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与儿子一起长大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重走长征路(八)

与儿子一起长大 第一百六十七章 重走长征路(八)

作者:落花为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20:50:19 来源:小说旗

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位于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汇川区与桐梓县的交界处,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峦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

萧鱼一家去遵义,先到距遵义城五十公里的娄山关,这里曾发生过着名的娄山关战役。

1935年1月7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贵州军阀王家烈、候之担闻讯,慌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设防,以保老巢。为确保**中央在黔北遵义建立新战略根据地,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中央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率部追击,向北逃窜的敌军,夺取娄山关,以防御川南之敌向遵义进犯,这就是在红军长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娄山关战役。

“小鱼,站在娄山关上,你有何感想?”萧鱼站在关上,任山风吹拂,意气风发的问道。

“站在娄山关上,让我想起了主席的《忆秦蛾》。”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一家三口,站在娄山关上,一起吟诵《娄山关.忆秦娥》。

“站在娄山关上,吟诵这首《忆秦娥》特别有感觉。”吟完词,萧小鱼兴奋的说道。

“身临其境,吟此佳作,感觉自是不同,主席才大,只是他的军事和政治才华,光芒太盛,才掩盖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萧鱼说道。

“单以诗词的成就而论,主席的成就,不亚于久负盛名的豪放词代表苏辛。”梅映雪也加入讨论,浪漫的女人,对古诗词,有一种说不出的偏爱。

“这首《忆秦娥》已是词中佳作,课本上收录的《沁园春》,更是千古佳作,尤其是那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除了主席能写出来,再不作第二人想。”萧小鱼对主席的词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句的确是千古第一名句,不论是意境、才情,还是豪气,都凌驾于众词之上。”萧鱼也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倍加推崇。

“诗词托物言志,也只有主席那样志大才高的人,才能写出这千古佳句,像我辈这种才疏学浅的人,只会写一些莺莺燕燕,柴米油盐。”梅映雪有自知之名。

“小鱼,你对娄山关战役作何评价?”萧鱼话风一转,又从诗词转到历史,梅映雪对历史没兴趣,很自然的被排除在外。

“娄山关战役虽然规模不大,但对红军来说,却极具意义,这次战役,拿下娄山关,扼住战略咽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争取了时间。”萧小鱼说道。

“还有一点,你没说到。”萧鱼指出儿子的遗漏。

“那一点?”萧小鱼不明白。

“这次战役,还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对稳定军心,鼓舞士气,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嗯,这一点,我是没想到。”

“你觉得这次战役胜利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遵义会议。”萧小鱼肯定了战役最大的收获是遵义会议,然后作补充说明:“遵义会议的召开,是红军长征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这些都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

“嗯,从《忆秦娥》中就可看出来,主席对这次战役胜利,寄予厚望。”萧鱼又把历史结合到文学上。

“主席词风豪放,《忆秦娥》是少有的婉约,而略带悲凉的佳作。”萧小鱼也被他带偏。

“老头子,你怎么从词中,看出来,主席对这次战役寄予厚望?”一说到词,梅映雪也找到共同话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句。”萧鱼说道。

“哦,你到是说道说道。”梅映雪想要抬杠,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到文学,要抬杠很容易。

“雄关漫道真如铁,看字面说的是娄山关天险,易守难攻,如果结合当时主席的心境。可以说是,他对红军长征路途艰难的一种担忧,当时他被左倾排挤,空有满腹才华,无处施展,只能看着同志蒙难,兄弟流血,才有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感慨。”萧鱼的解释合情合理,虽说不一定全对,但基本符合当时主席的心境。

“而今迈步从头越呢,又怎么解释?”梅映雪虽已认可萧鱼的说法,但还是要一杠抬到底,这就是女人,宁输脑壳,不输耳朵的主。

“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前途寄予的厚望,希望踏过此关,前面一片坦途,从此一帆风顺。这一句虽不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却也体现了主席的豁达乐观,对革命前景,充满希望。”萧鱼说道。

“你可别忘了,后面还有‘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一句又作何解释?”梅映雪抬杠的本事,不是盖的。

“这一句比较悲凉,尤其是残阳如血,这一句看似写残阳,实则主席是在暗喻,红军走到那一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既是对已逝战友的哀悗,又是对革命付出巨大牺牲的痛心。”萧鱼说道。

“说半天,也没听到你说的寄予厚望在那。”梅映雪还嘴硬,萧鱼明明说了寄予厚望的一句,是“而今迈步从头越”。

“妈,爸说了,寄予厚望的是‘而今迈步从头越’。”看热闹的萧小鱼站出来主持公道。

“要你管,要你管。”梅映雪又用手轻敲儿子的头。

“妈,您这是欺负老实人。”萧小鱼对母亲的暴行,表示抗议。

“老实人就是用来欺负的?”梅映雪没想讲道理。

“谬论,人总活在谬论中。”萧鱼笑着说道。

“比如说?”萧小鱼问道,他对此感兴趣。

“能欺骗的,是信任你的人,能伤害的,是爱你的人,而人却一直自以为聪明的在这个恶性循环中轮回,还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