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与儿子一起长大 > 第七十一章 背诗的诀窍

与儿子一起长大 第七十一章 背诗的诀窍

作者:落花为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20:50:19 来源:小说旗

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诗词文化的三个巅峰,留下了无数的名句,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有很多作品被引入了语文教材,要求学生默记背诵,但对于年纪尚小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背诗是件疼苦的事。他们都还是顽童,自律性很差,虽然有超强的记忆力,但他们的精力并没有放在学习上,更多的是对书本外,课堂外的世界有浓厚的兴趣。

二年级的萧小鱼背诗也是老大难,他年纪还小,理解不了诗中的意境,对诗的兴趣不大。而学校的语文老师也只是教识字,要求背诵,对诗中的意境,并没有详细的评述,这种教法让孩子们感觉,诗就是由几十个字组成的,枯燥乏味的句子,丝毫没有要深入学习的兴趣,背诵也就变得难了。因为背诗的事,一向成绩不错的萧小鱼还被老师批评了,新学的诗《春晓》老师要求要背诵,萧小鱼一时贪玩,给忘记了,第二天老师让默写的时候,他没写岀来,被语文老师批评的萧小鱼闷闷不乐的回到家。

“小鱼,今天怎么不高兴?”萧鱼见到回家吃午饭的儿子闷闷不乐,开口问道。

“我被语文老师批评了。”萧小鱼嘟着嘴说道。

“老师为什么批评你?”萧鱼问道,他一定要问,只有弄清楚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很多家长看来,学生被老师批评很正常,很少去追究,只是安慰几句,应付了事。岂知有多少学生就是因为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应付,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从优生变得平凡,再从平凡变成差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批评学生是常有的事,也是很正常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家中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润滑剂,要调节好他们的关系,更要照顾好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孩子在学习中才不会掉队。

“昨天我们学了一首诗《春晓》,放学的时候老师让每个人要背下,我因为贪玩忘记了背,今天老师让默写的时候,我没默写出来,所以被批评了。”萧小鱼说道,小家伙很诚实,也敢于承认自己是因为贪玩,忘记了该做的事没做,才被老师批评。这种诚实的品格,得益于萧鱼的教导,也得益于萧鱼从不会因为他承认错误,就骂他、揍他,萧鱼都是先和他讲道理,他知错能改,就可以免去惩罚,再犯萧鱼才会打他,也不是真的想打他,打只是教育他的手段,目的是让他知道疼,加深记忆,不再犯错。

“是这样,你为什么不背?”萧鱼问道。

“背古诗太难了。”萧小鱼说道。

“难吗?《春晓》才二十个字,记住很难吗?”萧鱼问道。

“难,要花好多时间才能背下来。”萧小鱼说道。

“你先读三遍,再背给爸爸听。”萧鱼说道,他要现场指导儿子背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深

花落知多少

萧小鱼念了三遍,朗朗上口,念得还不错。

“好,下面合上书,背给爸爸听。”萧鱼说道。

“春眠…不…不…不觉晓,处…处…处处闻鸟叫。夜…夜…夜来天黑色,花…花…花开枝上好。”萧小鱼乱背一通,把萧鱼逗笑了,他从儿子背的诗中,大致听出了儿子在边背边猜,简单的诗儿子读了三遍不会背,问题出在那,他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下午儿子还要上课,在家里不能耽误太久,这个问题只能等到下午放学后再解决。

“好了,小鱼不要难过,背不好诗,下午放学回来爸爸教你背,现在先去吃饭,吃了饭高高兴兴去上学,不开心的事别想了。”萧鱼对儿子说道。

“真的吗?爸爸您要帮我?”萧小鱼一脸期待的看着爸爸说道。

“当然是真的,爸爸什么时候骗过你。”萧鱼认真的对儿子说道。

“好,一言为定。”萧小鱼高兴的说道,小家伙瞬间多云转晴,心情一下子好起来,吃好饭,高高兴兴的去上学。

下午放学回到家后,萧小鱼先做好作业,然后就拉着爸爸,要爸爸教他背诗。

“爸爸,我作业做好了,现在您教我背诗好吗?”萧小鱼问道。

“好。”萧鱼放下手中的事,跟儿子去了他写作业的房间。

“爸爸,诗要怎么背?”萧小鱼问道。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而作,是诗人内心感情的表达,要背好诗,首先要弄明白诗人想要表达什么,体会诗的意境,才能快速记住,甚至还可以从原诗的题材上创作出新诗。”萧鱼对儿子说道。

“什么是诗的意境?”萧小鱼问道。

“你去爷爷家过暑假,见过大白鹅吗?”萧鱼问道。

“见过。”萧小鱼说道。

“鹅的脖子长吗?”萧鱼问道。

“长。”萧小鱼点点头。

“毛是不是白色?”萧鱼问道。

“是白色。”萧小鱼又点了一下头。

“脚是不是红色?”萧鱼再问。

“是红色。”萧小鱼答道。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拔清波

“这首鹅是不是写出了鹅的特征,又勾勒出了一幅白鹅戏水的画卷?”萧鱼问道。

“嗯,是的,一幅很美的画卷。”萧小鱼说道。

“这就是诗的意境,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卷,可以是人物画,也可以是山水画、风景画,还可以是融合万物的众生画。”萧鱼对儿子说道。

“《春晓》是什么画?”萧小鱼问道。

“风景画,你看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夜思是春夜睡眠好,天都亮了,睡觉的人还没醒来,这时候脑中的画卷是一间茅屋,屋内的床上躺着一个熟睡的人。”萧鱼对儿子说道。

“‘春眠不觉晓’春夜睡眠好,天亮人还没醒。”萧小鱼重复,不知不觉间,他就将“春眠不觉晓”记住了,这是因为萧鱼的讲解,引起了他的兴趣,兴趣可以激活大脑中的记忆兴奋中枢,要记住就变得很容易,何况五个字本就不难记。

“‘处处闻啼鸟’,天一亮,鸟就叫了,这时候脑中的画面应该是几棵大树,树上歇着无数正在鸣叫的飞鸟。”萧鱼又解释第二句。

“‘处处闻啼鸟’,大树上歇着鸣叫的飞鸟,画面好美,好想去看看。”萧小鱼一脸向往的说道,第二句他又在不经意间记住了。

“‘夜来风雨深,花落知道少’,这时候脑中的画卷,是茅屋中的人,推开窗,看到地上被雨淋湿的花办,才知道晚上下了一场大雨,由此进一步强调,睡得太沉,下大雨都不知道。”萧鱼给儿子解释了最后两句。

“‘夜来风雨深,花落知多少’,推开窗,看见落花,才知道晚上下了大雨,以此衬托睡得太沉。爸爸,一首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竟然包含如此多的东西。”萧小鱼惊讶的说道,最后两句他也记住了,只是他自己还不知道。

“对,诗讲究的是意境,言虽有尽,意却无穷,所以诗虽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却包罗万象,可以让读诗者发挥想象,任意驰骋,自己去勾勒理想中的画卷,是不是很有意思。”萧鱼对儿子说道。

“嗯,很有意思。”萧小鱼答道。

“你再背一次《春晓》试试。”萧鱼让儿子再背一次。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萧小鱼很顺利的就背出了四句诗,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兴奋的说道:“爸爸,我会背了,没有反复诵读就会背了。”

“对,这叫主动记忆,主动记忆是你对某一件事,产生兴趣后,就会主动去记住它,爸爸所做的,不过是让你对诗产生兴趣,激活你的主动记忆兴奋中枢,你才能在不知不觉之间记住全诗。”萧鱼对儿子说道。

“什么是主动记忆?”萧小鱼问道。

“主动记忆是兴趣记忆,当你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后,兴趣就会引导你主动去记住这件事,所以爸爸才叫他主动记忆。你早上背《春晓》困难,不是因为你不认真,是因为你认为诗枯燥,对它没有兴趣,大脑的记忆兴奋中枢,就会排斥它,你想记住他就很难。”萧鱼对儿子说道。

“爸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意思吗?”萧小鱼问道。

“对,就这意思。”萧鱼摸摸儿子的头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