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与儿子一起长大 > 第七十九章 课外书

与儿子一起长大 第七十九章 课外书

作者:落花为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20:50:19 来源:小说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精神修养的源泉。一本好书,能让人获益良多,从中受到启发,打开进步的窗户。

看书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好的爱好,不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都应该多看书,因为看书使人进步。科技大爆发的今天,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一天不看书,你就可能落后于时代,成为社会的残次品。

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其实就在于看书,成功人士喜欢看书,也善于选书,他们所看的书不外乎三个门类投资、管理和科技杂志,从投资、管理类书籍中学习技巧,从科技杂志中去发现方向,这就是成功人士为什么成功的原因,他们有方法,有技巧,而且在方向上还先人一步。而普通人,要嘛不看书,要嘛看个热闹,以获得暂时的精神上的慰籍,看过之后,又重新陷入空虚,空虚后,又去找热闹看,他们一直陷在空虚、热闹的死循环中不能自拔。因为他们只是为看书而看书,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随书一起沉沦堕落,最终而平庸一生。萧鱼对儿子的要求,虽不一定要他将来有多伟大,但一定不能平庸,所以在对儿子看课外书上,也是下了一翻功夫。

“爸爸,问您个问题。”萧小鱼做好作业后,问陪在一边的爸爸。

“什么问题?”萧鱼问道。

“语文老师说我们开始写作文了,应该多看一些课外读物,丰富知识面,提高写作技巧,爸爸,您看我该看什么书好?”萧小鱼问道。

“《中华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这两本都很不错。”萧鱼给儿子推荐,他推荐的两本书都很有针对性。《中华成语故事》每一个故事不但是一个成语,还是一个人生哲理,多看不但能丰富萧小鱼的词汇,还能教会他做人的道理,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湾路。《十万个为什么》相当于科学入门,其上面的问题,很多都与自然科学有关,而这些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巧,知道的越多,生活就越容易。当然萧鱼把《十万个为什么》推荐给儿子,可不只是为了让他学习生活技巧,是要培养他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从书中去发现科学的快乐,从而爱上科学,这对他今后的学习会大有好处。当人带着问题去学习的时候,效率会出奇的高,《十万个为什么》所提的问题,都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中华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这两本书好像家里没有。”萧小鱼说道。

“别急,爸爸明天就去买。”萧鱼说道。

“嗯,好,可是这两本书,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看完,这两本看完了,该看什么书?”萧小鱼问道。

“多了,还有《诗三百》《论语》、《礼记》、《史记》、《资治通鉴》等等,好多好多书可以看。”萧鱼说道,他推荐的都是三纲五常,讲大道理的书,他对儿子的期望颇高,望子成龙是所有做父母的心愿,萧鱼也不例外。

“这些都是什么书?”萧小鱼问道。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诗三百》全是诗;《论语》、《礼记》主要是讲做人要遵守的礼仪;《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史书,但是它们又与普通史书不同,这两本书,不但写历史,还注重以史为鉴,探讨治国的方略,尤其是《资治通鉴》是这方面的翘楚。你还记得爸爸给你讲过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吗?”萧鱼对儿子说道。

“记得,记得,司马光为了救伙伴,用石头砸破缸,放掉缸中水,司马光与这些书有什么关系吗?”萧小鱼先大致重复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问爸爸司马光与这些书的关系。爸爸在推荐书的时候,突然提到司马光,他猜测司马光一定与这些书有关系。

“《资治通鉴》就是司马光编写的。”萧鱼说道。

“原来《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他小时候就很聪明,编写的书也应该很有道理,这本书我得好好看下。”萧小鱼说道,因为一个故事,他对《资治通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一本都应该好好看,好男儿要知书达礼,要有抱负,有责任,明白吗?”萧鱼对儿子说道,在教育儿子上,抱负与责任,是他提到最多的两个词。

“嗯,一定好好看。”萧小鱼说道。

“这才是好孩子。”萧鱼说道。

“爸爸,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您。”萧小鱼说道。

“你问。”萧鱼说道。

“我的同学,他们的课外书,好多都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之类的外国书,为什么您给我推荐的都是国内的书?”萧小鱼问道。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应该从小陪养对自己的文化的认同感,何况《中华成语故事》并不比你说的几本书差,爸爸认为就质量而言,《中华成语故事》远在你说的三本书之上。”萧鱼说道,他推荐书,也是在塑造儿子正确的价值观。

“什么是文化认同感?”萧小鱼问道。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认同感,是对某一种文化的认可。中华文化有五千年历史,中国是全世界仅存的,文化不曾断代的文明古国,从这一点上说,中华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优于别的文化。但在近代,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央央中华积贫积弱,饱受欺凌,中华文化也遭到了西方文化的渗透。原本世界文化的融合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由于西方科技的先进,让一部分崇洋媚外的人,认为西方文化也比中华文化先进,认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这是十分错误的。西方文化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他们终究是新生文化,还没像中华文化一样,经历时间的考验,就妄断比中华文化先进,这是不负责任的。而你现在还太小,分辩不清是非,所以要优先培养你对中华文华的认同感。只有牢记自己的文化,在与新的文化交流融合之时,才能不忘初心,将彼之长,拿来为己所用,明白吗?”萧鱼对儿子说道。

“原来看书,还有这么多门道。”萧小鱼说道。

“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每一种文明,只要有书传世,这种文明就不会消亡,中华文化也经历过几次大的融合,秦始皇一统六国,是一次大融合,汉朝之后,五胡乱华是第二次大融合,元宋之争是第三次大融合,除了第一次是汉文化的融合外,其余两次都是汉族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从表面上看,都是游牧文化占了上风,他们击溃了汉军,但实际上是汉文化胜出,他们的统治者都被汉化,接受汉文化和推行汉文化,他们自己的文化也被汉文化同化。从这三次融合中,就可看出中华文华的生命力何其强大,我们身为中华儿女,应该自觉自愿的传承中华文华。”萧鱼对儿子说道。

“嗯,身为中华儿女,传承中华文化,我责无旁贷。”萧小鱼说道。

“现在知道为什么爸爸给你推荐的都是中国的古书籍了?”萧鱼问道。

“明白,爸爸是为了让我传承中华文化。”萧小鱼说道。

“嗯,很好,爸爸不只是希望你传承中华文华,还希望你从这些书中吸收营养,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更希望你看了这些古籍,为身为中华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萧鱼说道。

“为身为中华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为什么?”萧小鱼问道。

“只有为身为中华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才会为中华民族重新变得伟大而不懈奋斗,说简单一点,爸爸是希望你长大后,能为祖国的建议贡献力量。”萧鱼说道。

“就像爸爸曾经给我讲的祖逖一样吗?”萧小鱼问道。

“对,像祖逖一样,为国努力。”萧鱼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