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 第809章 人口的重要性!(感谢 靳宪聪的打赏~)

“......之前听着户部郎官同兵部郎官商讨这咱大唐的水军南下一事,下官作为太医署的人,心中也是有些想法想要说的。”

李三娘一边说着话一边冲着之前的于尚书和兵部那个回话的郎官拱手示意,户部的于尚书佯装不知并没有什么表现,倒是兵部那留着络腮胡子的郎官对着李三娘微微点头。

“下官虽然是只是个女医,懂医理会给人瞧病,但下官不仅仅知道这打仗费银钱,还知道这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且打仗必定是要有咱大唐的好男儿受伤甚至死亡!

作为医者,治病救人乃是我等的天职。

下官尚未进太医署之前,就已无偿把救治金创伤的好方法教授于疡医科的众医师了,如此西征东突厥一站我大唐将士的伤亡人数下降八成多。

下官不敢居功,此乃跟随前往边关的众医师的功劳!

只不过,过后我等也深入探讨过,若是能有专门的照料伤者的人,帮助医者和伤者两头的忙,那就更可以放出更多医者来救治更多的伤者,也能让伤者的存活人数再高一些。

因此,下官想着,何不专门培养医女里的一支专门用于在伤兵营里照料伤者?

下官不懂兵事,但也知道这上过战场活下来的兵士都是厉害的,那都是大唐的宝贝!”

李三娘这一句句话说得当真是给大殿里的众人带来了新的体验,他们并不是真的觉得李三娘这要把一部分医女训练成专门的军队护士是对的,他们是对李三娘这么一个妇人不过刚做了个七品小官就敢当殿大说特说而惊奇。

李三娘知道一鼓作气的厉害,因此她也不给他人插画的机会,说着这军队女护士的事儿过后紧跟着就继续说:“除了这一点之外,下官心中还有一些想头。

下官的阿娘赵大妮是个从业三十余年的稳婆,在这长安城里给上千人接生过,甚至我阿娘还给上下两代人都接生过。

下官是个自小跟随我阿耶李华林学习医术的女医,但因着下官女娘的身份,自从下官进了长安医药联盟于永平坊的医药三堂坐堂后,前前后后就有不少女娘妇人来寻我看诊。

下官近年来也接生了上百个婴孩,在这其中也有因着各种病症而未活下来的。

因此,下官这才起立了新式稳婆学堂来。

诸位郎官,你们都比下官的学识要高,但下官也不是目不识丁,知晓丁口对国家的重要性!”

李三娘说到这里,她就对着投注在她身上的目光的主人拱手示意,而在这大殿上听着她一人说话的人哪怕再是那般瞧不起她女娘的身份,此时此刻也把她口中的话听了进去。

人丁兴旺、添丁进口里的丁指的人口,某些语境下也特指成年男子。

成丁,也就是指成年的男子,可以承担赋役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人口就是一切!

有人口就可以开垦荒地,就可以一步步养地,就能多收赋税,就可以多很多人来做徭役,这是国家很是至关重要的。

而国战里消耗的粮草是人种的,打仗死的也是人,这些人抢回来的人口、土地和财货更是好东西。

所以,说到这里的李三娘当真是引起了原本那些瞧她不起的郎官们的注意力,毕竟往常在这些人眼里,一个妇人能懂什么?

家国大事,哪里是围着灶台转悠的妇人懂的大道理?

可这会子李三娘竟然点出了这一点来,那还真的是吸引了这些人想要继续听下去的**,他们想知道李三娘还能说出些什么来?

“想要人口那就只能让妇人来生,可有句话,想必诸位不会不知道,妇人生产犹如过那鬼门关!

诸位都有阿娘,有的人还有姐妹,你们娶了新妇,会由新妇为你们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下官在这里问一句,在这大殿之内的郎官,你们当中必然有人听过,甚至就是你们自己的新妇就是因为生孩子而死的!

是也不是?”

李三娘高声冲着身后的站着的文武百官问了这么一句,她凌厉的眼神从身旁的人一一扫过目光所见的几十位郎官来。

大殿之中上百人之多,如何能没有家中妇人因生产而亡的呢?

有的人想起自己的亲眷中就有这般的,可能是阿娘,可能是阿姊,可能就是他们的新妇,不禁悲从中来,李三娘隐约之中都听到了抽泣声。

“而妇人生下婴孩并不算完,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往后要护着这小小婴孩平安长大才是真难!

一个妇人,若是幸运,一生或是可生十几个孩子,再是命好,可能会存活过半。

可要是不幸,最后,能留下三两个孩子健康长大成人就不错了。

这是何其哀乎!”

李三娘低头伸手抚额,好似是在擦自己眼角的泪水。

“可因着男女天生的差异,女娘的力气小,种不了地,干不了重活,导致多有人家早年生了女娘就直接溺毙于尿桶、水盆甚至就丢弃在河里、山里。”

李三娘转过身,面对上首的武帝恭敬的行了一礼,“多亏圣人有远见,早年就下诏不可随意溺毙女婴,生了婴孩还给发粟米,这才在今时今日让很多人娶上了新妇,要不然......”

李三娘站定,站直了腰板,环顾周围的那些身穿绯色官袍的郎官们,语气一变从怜惜难过变成斩钉截铁带着些许杀气:“丁口重要,那妇人生产就更加重要了!

诸位,下官想要建立专门为妇人生产做事的妇产堂,妇产堂不在的地方,可培养新式稳婆,从而提高妇人生产时妇人和婴孩二者的存活人数。

一个新式稳婆一年能接生上百婴孩,保下七八成,大唐未来就多七八十人。

一百个稳婆十年就是上万人不止,还有女医,女医可为女娘和妇人保住性命,提高体质,让她们顺利度过产育难关。

一代人少说要十五到二十年才算是长成,此事重要,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