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 第958章 再五年(十一)五处妇产堂

(感谢偲偲不是猜猜投了12张月票。)

这些年来,当初在李家旁边的那女娘帮扶会里头,上过李三娘那新式稳婆学堂课程的人,有的已经考进了太医署,有的早就被李三娘送到了大唐别处开妇产堂去了。

后来也有人成了这稳婆学堂里的先生,一批批教导那些大唐各处来此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新式稳婆的人。

在这些人之中,与李三娘有师徒之名的,不过也就三个人罢了。

大弟子秋香那是一直就跟在李三娘身边的。

李三娘尚未进入太医署的那两年里头,多是秋香跟随在旁,于永平坊医药三堂坐诊。

但其实秋香一直履行的是面上是弟子,实为护卫的活计。

几年前,李三娘就和秋香谈论过,要不要把她从不良人里头要出来,不再给李三娘做护卫,而是出去去过那平凡的普通人的生活。

秋香拒绝了。

说是习惯了和李三娘呆在一起的日子,往后就这么跟着李三娘过,她觉得很好。

而李三娘的二弟子则是后来,一直跟随在她身旁的宋茯苓了。

宋茯苓的名字都是李三娘收徒那一日给她取的。

虽然李三娘说是要把宋茯苓外放,让她到长安之外的地方去历练一番;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和宋茯苓呆在一起久了,随着李三娘身上的官越做越大,宋茯苓帮她的也就越来越多。

如今都变成李三娘离不开宋茯苓来了。

但李三娘已经想好了,至多再有一年,宋茯苓终究是得自己出去独立坐堂,好好历练一番才好。

至于李三娘的三弟子,可不就是原本在平康坊里莳花楼上的铃兰么。

铃兰在收养了九娘与江湖侠客的孩子,也就是小平安,就退出了莳花楼,在李家附近买了院子,过起了平淡的日子来。

因着李三娘当年给莳花楼做过一段日子的女医,铃兰起了心思,就和李三娘学习,在往后的日子里,她就回到了平康坊,成为了各家花楼背后那个专门给花娘看诊治病的女医师了。

在李三娘成为了太医署里的医正之后,就提议了于长安城平康坊里头设置妇医堂。

就近于花楼之中选取适合的人来学习医术,专门为平康坊内的女娘妇人看病。

铃兰就在这时被李三娘直接任命为这妇医堂的堂主了。

当然了,李三娘的这个专门在平康坊里头设置妇医堂的事,一开头是不被太医署里的人接受的。

后来,李三娘专门写了一份折子,于大朝会之上,把在平康坊里头设置妇医堂的重要性,与整个儿长安的花柳病病人和传播速度以及人数的关系给列举了出来。

尤其是朝堂之上那些最是喜爱去平康坊里头寻欢作乐的文官们,在听了大朝会上李三娘那念折子时她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心里头可是既膈应又害怕啊。

是以,这妇医堂最后就建成了。

而与李三娘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的几人里头,于雪莲是在李三娘的帮助下,带着小婢女石榴在她自己病好之后,就进了长安城郊外的戒毒所,于清阳郡主手下做活去了。

现如今于雪莲已经是七品官了,于家再也无法拿捏她的婚事了。

李三娘也曾问过于雪莲可有意成亲?

于雪莲给李三娘的回答是:“师傅,成亲作甚?

这世上除了权力之外,哪里还有对女子来说是好的东西?

就看郡主她,她不得不听从父命成了亲,但好歹能自己选人,找了一个好拿捏的,也能因着手上的权力而在斡旋之后,可以在婚后继续留在朝堂之上!

可世上女子,又有几个人能如郡主这般?

更别说是能像师傅这样儿不可替代的女医师了。

我只是运气好遇到了师傅,得师傅帮助才能考医师,进太医署,入官场,于郡主手下做个小官。

我若是成亲了,师傅,焉知我还能保住现如今手中这一切?”

李三娘理解于雪莲的选择,于雪莲当初为了反抗家中为她安排的婚事都能用绝食来抗议,现在她手中有好不容易得来的自由和权力,她如何会放手呢?她如何能放手?

另一个与李三娘有师徒之实的孙春兰,自从十年前拖家带口的被李三娘安排着去东都洛阳开了妇产堂分堂后,就一直呆在了洛阳。

如今洛阳的妇产堂分堂就是除了长安城里的那个总堂之外,大唐里头最大的分堂了。

江南和西域那边的分堂尽皆都赶不上洛阳这个大。

孙春兰因着天生就是石女,无法与男子交合,也无法生孩子,也就断了成亲的念想。

不过,几年前孙春兰就收养了一个小女娘,亲自带着这个小女娘识字读书,一点点的把她从李三娘身上学到的都教给了那个小女娘。

这回李三娘收到的来自孙春兰的信,里头就写着她已经给这小女娘定了亲,信中还说,等将来她回到长安来,一定要带着这小女娘来给李三娘看。

如今大唐各处一共五处大的妇产堂,长安城里永平坊那一家是总堂,孙春兰在的是洛阳分堂,剩下三处,一处在西域边城,一处在江南东道,最后一处在广府(今广州地区)。

西域那处妇产堂分堂的堂主是金珍宝,就是当初和孙春兰一起跟着李三娘在稳婆学堂里头学习的商户人家的女娘。

江南那处分堂的堂主是姚青青,她是拖家带口,连婆母都一块儿跟着去江南东道了。

而广府那处分堂,则是钟离文莲家的人,是钟离文莲的堂侄女,名叫钟离亭的一个女娘。

李三娘这会子手里就正在看钟离文莲的信,自从在长安举办了第一届医师交流大会,且是圆满成功的举办,那“平民成药,富人补药”的事儿就让李三娘和钟离文莲有了联系,两人在后来的交往就很是频繁。

钟离文莲不愧是能对外掌管钟离家大半商事的人,她竟是能在四十余岁的年纪跟着自家商队去了广府!

李三娘看着信中所写广府之景,说她见到了白皮子的番人,说那些番人的粗鲁,说吃了很多未曾见过的果子,林林总总的竟是写了五六页纸去。

这给李三娘看得,都想跟着一块儿去广府瞧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