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军阀:就发了点小财,真没建国 > 第401章 红箭十一式

军阀:就发了点小财,真没建国 第401章 红箭十一式

作者:网文小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21:19:17 来源:小说旗

大漠深处,那片被黄沙与寂静笼罩的洲际导弹发射基地,此刻正被紧张而严肃的氛围所填满。巨大的发射车矗立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如同一只蛰伏已久、即将苏醒的钢铁巨兽,承载着国之重器——红箭十一式洲际导弹。

发射指挥中心内,灯火通明,数十名身着军装的操作人员紧盯着面前的屏幕,空气中弥漫着凝重的气息。倒计时的数字在巨大的显示屏上飞速跳动,每一秒都敲击着人们的心弦。

“10、9、8……”

广播里传来的倒计时声音,在空旷的戈壁滩上回荡,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随着数字的逐渐减小,整个基地的气氛愈发紧张,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3、2、1,点火!”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发射按钮被重重按下。刹那间,导弹发射车下方,一股巨大的火焰喷射而出,犹如一条愤怒的火龙,瞬间将周围的空气点燃。强烈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戈壁滩,仿佛白昼降临。

洲际导弹在巨大的推力作用下,缓缓升起,如同挣脱了大地的束缚,向着浩瀚的苍穹飞去。导弹的尾焰拖着长长的光带,在夜空中格外醒目,宛如一条金色的巨龙直插云霄。

随着导弹不断攀升,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突破了音障。一声巨响在天空中炸开,如同天神的怒吼,向世界宣告着它的力量。地面上,人们仰望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震撼与自豪。

在飞行过程中,导弹不断调整姿态,凭借着先进的导航系统,向着预定的目标飞去。它穿越云层,冲破大气层,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那震撼的场景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脑海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鹤脸带笑容来到秦林跟前说道,“陛下,试验结果已经出来了,非常优异,具体数据还在统计。”

“好啊。”

此时,秦林还在刚才的发射场景中久久不能回神,遥想当初大秦帝国连一门重型火炮都造不出来,现在才短短十年过去,已经能够发射这种战略型武器了。

“数据已经统计出来了。”

在过了不到半刻钟时间,详细的数据已经统计出来了,白鹤看着手中的数据开始为秦林介绍道。

“陛下,对于十一代红箭导弹,我们做出一些改进,成效非常好。”

“这款红箭十一式导弹的射程远远超过了洲际导弹该有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1.5万公里,也就是说,从我们大秦帝国,能够对花旗国本土实施火力打击。”

“好啊。”

秦林激动说道,“等这款武器出现,总算是等出来了,你们没让我失望。”

“除去1.5万公里的射程,”白鹤继续介绍道,“命中精度在0.4千米以内,采用车载发射,地下井发射两种,起飞质量35吨,采用全惯性制导,威力的话,携带双芯弹头12枚,每一枚双芯弹头的威力相当于3000公斤tNt当量,12枚可摧毁一个镇,或是小一点的县城,也能够进行半毁灭性打击。”

“造价多少?”秦林问出了关键问题。

“280万星币,一枚。”

听到这恐怖的造价,秦林并没有感到多惊讶,光是1.5万公里的射程就值这个价,更不要说还配备了十一代双芯弹头,一枚威力就能够达到3000公斤的tNt当量,不可谓不恐怖。

当然,想要达到广岛之恋的威力,还是需要努力的,下一步就该实现广岛之恋,这也是十三代红箭的必要条件之一。

“现在国库充裕,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那就多生产一些,以应对不时之需。”秦林大手一挥道,“先小试牛刀,生产1000枚。”

“多少?”

白鹤咽了咽口水问道,“是一百枚吧?”

“一百枚连热身都不够,”秦林反驳笑道,“一千枚,第一步先产一千枚放在军火库,后续再看,只要是有战火牵扯进汉洲地区,就启动大规模量产。”

“陛下。”

白鹤提醒道,“我红箭九式洲际导弹已经有了3000枚的储存量,红箭七式远超导弹更是有了5万枚的储存量,要是这红箭十一式再生产1000枚,这个导弹的储存量会不会太多了些,我感觉一百枚足以。”

“资金问题你不用担心。”

秦林笑着回应道,“前半年的肃清活动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白鹤点头道,“当初有这样一句话,就是路边的黑猪路过,锦衣处都得看这只猪正不正经,是不是贪污得来的。”

“哈哈。”

秦林笑着回应道,“这个肃清活动,缴获非法资金能够生产三万枚红箭十一式洲际导弹,我国库里面的资金能够生产六七万枚红箭十一式洲际导弹,所以说,这一千枚,不过是小试牛刀。”

“明白了。”

白鹤两眼冒金光笑道,“我这就去跟武装部签署生产文件。”

说完,白鹤又带着秦林参观了一下西疆科研基地,在扩建之后的科研基地,能够容纳科研人员超过10万名,当下西疆科研基地有五大分所,总计科研人员35万人,特级院士188位,算是集结了全国院士的百分之六十之多。

还有就是高级工程师等,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当年秦家出资让他们去海外学习的人才,现在开始反哺秦家,拥有高级工程师超过3000人。

不仅如此,五大科研所,联合教育部成立了八大工业大学,号称大秦八子,专门为国家培养新型工程师,科技人才,如今得到了非常大的进展,正在源源不断的为五大科研所提供高尖端人才。

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些学员,已经开始担任一个项目的总设计师,几乎印证了那句老话,一代更比一代强。

对于科研教育,在秦林这里是比较重要的,他对于国家的治理经验可总结成为一句话,就是经济为先锋,科技为后盾,教育为基础,军事为保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