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024章 两个儿子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1024章 两个儿子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2:48:14 来源:小说旗

黄小润生的是赵桓的第十三个儿子,这个儿子赵桓给了他取了个小名,叫万国。

这个名字极其霸道,万国来朝,可见赵桓对黄小润的儿子刻意的要拔高半筹,再给黄小润的第二个儿子万国取大名的时候,赵涵选择了赵诤。

几个博学鸿儒并没有取这个字,是皇帝自己想出来的,博学鸿儒很委婉的提醒赵桓,说这个字有争斗争讼的意思,寓意不太好。

赵桓却摆手笑道:“我就是要让他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我的儿子就是要敢于争斗,敢于挑战,当然不能窝里斗,哈哈哈。”

几个老学究也就不敢再多言了。

而在给黄小润儿子万国封爵位的时候,赵桓再次让众人惊掉了下巴。

本来赵桓已经改了规矩,给每个孩子都是按照他母亲的籍贯所在地来取名,来封爵位,可是到了黄小润的大儿子山河封的是秦国公,那是战国七雄的老大,最终一统天下的。

可是到了黄小润的二儿子万国,赵桓没有按照黄小润的籍贯给他封,而是封为晋国公。

晋国公和秦国公,这两个国公称谓,在历代爵位封赏中那都是顶尖的存在,只有最顶尖的亲王才会得到这两个封号,而一般而言,未来的太子,最先封的就是这两个爵位。

也就是说,一般而言,不是储君不会得到这样的封号。

难道这意味着储君会从黄小润的两个儿子中选择?

联想到之前太子各种的骚操作,把他自己逼上了绝路,皇帝到现在都没正眼瞧他,而且他还窝在东宫关着门抄录家训。

那是不是意味着皇帝想换太子了?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者,认为皇帝站立山河为秦国公的时候,就表现出这种意图。

现在过了好几年,也没有废掉太子,反倒又封了黄小润第二个儿子为晋国公,这不是两虎相争吗?

由此一来,太子之位是只有一个的,三个人争,这算哪门子事呀?因此得出结论,皇帝之所以封黄小润的两个儿子,一个秦国公,一个晋国公,仅仅是出于对黄小润的喜爱。

所以才恩宠有加的给了孩子这样高的两个爵位吧,其实这也只是人的观感,并没有实际的规定说秦国公和晋国公要比其他国公高一层。

总之各种议论都在。

赵桓又得了两个儿子,很高兴,还下令叮嘱崔雪姬随时留心着有没有月事停止怀孕的迹象?

可惜的是,虽然辛苦了一个月,崔雪姬的月事还是如期而至,没怀上。

赵桓倒也不气馁,安慰崔雪姬说没关系,再接再厉,后面的一个月到过年之后,他恐怕就得照顾一下其他的嫔妃了,否则别人该有意见。

但是他还是会算着崔雪姬的受孕期,然后临幸她的,争取早日开花结果。

……

时间回到崔雪姬他们入宫的第二天。

副相霍汝文便与高丽宰相金富轼两人在政事堂举行了商谈。

金富轼非常激动,他原以为这一次会无功而返,可没想到柳暗花明,淑太妃崔雪姬竟然意外的救了三皇子,从而力挽狂澜,事情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也能够与大宋皇帝与大宋皇帝派来的副相崔霍汝文进行商谈了,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可不像金国那般嚣张,甚至也不像拓俊京那样的算计。

他只希望达到一个目的就好,其他目的能够达到最好,达不到也没关系,首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得到粮食援助。

金国现在急需粮食,饿死的饥民太多了,他金富轼都不忍去看那些饿殍遍野的惨相。

他以为会费尽口舌,才能让大宋点头给粮食赊销,没等他开口,霍汝文便主动说了:“我们皇帝陛下已经看过你们的国书,对你们的第一个要求赊购一千万石粮食,表示没问题。”

金富轼真是又惊又喜,他这些天抓掉了多少头发,一个字一个字的斟酌该如何开口才不激怒大宋,又能够让大宋仁慈的把粮食赊销给他们。

现在大宋居然直接开口就答应了,怎么不让他欣喜若狂?

急忙起身冲着皇城的方向长一揖礼,说道:“老臣替高丽百万饥民叩谢大宋皇帝陛下救命之恩。”

霍汝文又说道:“你们国书之中好像第二个要求说的有些含糊,陛下让我当面问问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这封国书王楷不敢写的太明确,第二个要求他就是希望大宋能够给予高丽军事援助,帮他重新组织组建一支军队,以便将来大宋在对金作战中,他们可以充当马前卒,替大宋打前锋。

但是又害怕大宋不答应或者产生歧义,所以写的用的是春秋笔法,十分的含蓄。

现在霍汝文当面问,金富轼赶紧诚惶诚恐的回答,将国王王楷的意图小心地说了一遍。

霍汝文当即点头。

其实大宋皇帝从他国书中已经读懂了高丽想要干什么,只是当面想确认一下,所以把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先告诉了霍汝文。

霍汝文当即对金富轼说道:“大宋可以向金国提供低息贷款,至于军事装备,高丽可以用我们提供的低息贷款向大宋购买,购买武器的种类数量可以由双方兵部再沟通商议,最终敲定。

但是话说到前头,大宋的比如大型海上舰艇,运兵船,车床弩,船用陀螺稳定仪,以及神臂弓和火炮等先进装备不再出售之列。”

金富轼很是有些失望,可是能够得到制作的兵器和铠甲装备等常规武器也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要求,还是用大宋的低息贷款的钱来给大宋买东西。

他不太明白大宋为什么还要折腾这么一招,不过很快他就听懂了,因为霍汝文又接着说了一番话。

霍汝文说道:“大宋提供给高丽的低息贷款,只能用大宋的靖康通宝来支付,当然你们靖康通宝是可以用来向大宋购买除了我们禁售的物资之外的其他物资。

包括生产生活用品物资和你们需要的粮食,包括之前说的一千万石,你们都可以用大宋提供的低息贷款来购买,这样你们便可以重新恢复高丽的经济运转,并能够有钱招兵买马了。”

金富轼惊喜之下又有些担心,他多少听出来了,毕竟他不仅是一个军事家、文人,也是一个精通经济金融的大管家。

如果说按照大宋皇帝的构想,提供低息贷款给高丽国,再由高丽国用这些钱去跟大宋购买东西,这不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吗?这有什么不可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