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038章 蒲甘战争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1038章 蒲甘战争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2:48:14 来源:小说旗

他们望着达拉城黑压压的蒲甘军队,以少敌多当然不能登陆作战,便在海港用远程投石机和车床弩发射火箭袭击达拉港,将达拉港变成了一片火海。

蒲甘水师立刻出港,想攻击大宋海军,结果数十艘蒲甘的水师被大宋海军碾压式的全部击沉,上千名水师官兵葬身大海,其中有一两百人在海上漂浮求饶。

但是水师恨透了这些蒲甘人,一个不留全部射死。

蒲甘人大怒之下,把一些水手和商人拖到海港斩首,将人头扔进大海,以示报复。

水军迅速向大宋传递消息,同时皇家海军爪哇舰队请求增援,虾夷舰队提督是韩世忠的二儿子韩彦朴,立刻调集一万海军陆战队赶赴蒲甘。

这支海军陆战队到达达拉之后,达拉也调集了三万大军等在了达拉港,准备与大宋决战。

宋军海军陆战队丝毫不怯,海军在海面上佯攻,利用远程投石机和车床弩袭击达拉海港。

但是七千海军陆战队却从距离达拉港十多里的海滩抢滩登陆,并包抄到了达拉的后方。

达拉港地处平原,他们利用夜晚登陆包抄到达拉的后方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领军的正是韩世忠的二儿子韩彦朴,以少敌多他丝毫不惧,大宋的海军陆战队都是重甲骑兵配轻骑兵,重甲骑兵如雷霆千钧之势,朝着海港的蒲甘军队发动强攻。

而两翼的轻骑兵则包抄,用远射来袭扰敌军两侧。

蒲甘军队虽然也打了不少战斗,算得上身经百战了,各种战争都打过,可是他的对手基本上都是丛林国家,双方都是在丛林地区作战,像这种旷野平原则很少。

而且蒲甘军队基本上都是步兵,骑兵也非常少,他们的马更是远远比不上大宋的彪悍的战马。

何况蒲甘非常穷,他们的军队披甲率不到两成,而且甲胄质量也很差,甚至连棉甲都没有,光着膀子,最多拿块竹藤编制的箩筐盖子前后包着就算铠甲了。

这样的防护自然是挡不住大宋铁骑的,何况大宋从他们的后方突然发动进攻,这让一直面向大海布阵的蒲甘军猝不及防,后方被袭,顿时乱作一团。

前方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方便被打乱了,四下奔跑,把整个中军和前军全都搅得一塌糊涂。

而海上的海军陆战队趁机登陆,会同之前的两千人,共计四千人从正面发动进攻,靠着强大的骑兵冲击力和娴熟的骑兵战术前后夹击。

面对拿着弯刀盾牌,擅长丛林战,却不擅长野战的蒲甘军队,真如一头头猛虎冲入了无数的羊群中一般,直把蒲甘军杀得大败,四下溃逃,死伤过万。

这一仗大宋以少敌多重创蒲甘军,将蒲甘军从达拉港赶了出去。

海军陆战队趁机夺取了达拉港,并开始布防,准备固守。

这时,皇家海军爪哇舰队的韩颜亮也率领一万海军陆战队赶到了达拉港。

韩彦直是韩世忠的大儿子,从前在爪哇舰队原本是护送金矿运输的,十分骁勇善战,虽只能抽出五千人马,但五千人也足够给蒲甘制造麻烦了。

他们这五千人马没有固守达拉城,而是利用皇家海军的强大的机动性,在蒲甘沿海海港四处袭扰,从最南方的丹那沙林开始再到北边的土瓦直通。

蒲甘的水师本来就不强,蒲甘的海岸线很长,海港没有什么水师驻防,根本挡不住五千大宋海军陆战队的报复袭击,所有海港全部被劫掠并付之一炬,使得蒲甘军队疲于应付。

等他们赶到被袭击的海港时,大宋海军陆战队已经撤走并直奔下一个目标,这一番袭扰,将蒲甘南端沿海几个大的都市杀了个遍。

蒲甘国王这时才察觉有些不对,他隐隐觉得似乎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物,但此时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黑了。

……

大宋,东京汴梁,皇宫。

赵桓望着几案上的紧急军报,也是一脸的沉郁。

他来到了福宁殿旁的地图室,看着蒲甘国,嘴角浮现一抹冷笑。

他原本还没打算这么早在对蒲甘动手的,但蒲甘的猖狂进攻成功的激怒了他,既然蒲甘这么着急的找死,若是不成全他,岂不是说不过去。

大宋时期,两国没有发生过战争。但是蒲甘曾经率军入侵过大理国,起因是为了争夺大理国的佛指舍利。

现在显然是受到金国的挑唆,居然从后面对大宋捅刀子。所以赵桓决定打这一仗。

蒲甘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把蒲甘拿下,那么大宋将会同时拥有两大洋的出海口——太平洋和印度洋。

而拿下蒲甘,在蒲甘南部建立军港,从这里进攻古印度以及进攻中亚都非常方便了,不用先到南洋,绕马六甲海峡再进入印度洋,路程节约了一半以上。

而且,蒲甘是水稻的主产地。

在一百年前,蒲甘国王就在蒲甘的广大平原地区修建了很多的灌溉水渠,使得这些地方水稻种植灌溉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保证了粮食产量。

所以拿下蒲甘,对于解决大宋的粮仓问题也有很大的意义,将会获得一个充裕的粮仓,同时战略上意义更大。

因为蒲甘往南一直延伸到三佛齐,与敌对的吴哥王朝直接接壤,拿下蒲甘便可以从蒲甘直接进攻吴哥王朝,而无需再经过大越国和占城国。

吴哥王朝这个当年东南亚的老大,串通起来掐大宋脖子的人,赵桓早就想还以颜色了,现在这场战斗提上了议事日程。

赵桓完全可以利用他对蒲甘历史知识的了解,以及蒲甘与周边的战争的了解来顺势而为,解决蒲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上,蒙古、明朝和清朝都曾经与蒲甘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最大的问题都是水土不服,不适应蒲甘那湿热的丛林气候,非战斗员减员非常严重。

而且士兵因此厌战情绪非常强烈。

清军与缅军的战斗,清军将军提督都被热带丛林的瘴气感染病死,将士病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三个朝代对蒲甘的战争,都没有能够打穿蒲甘,联通印度洋,最远的一次是蒙古大军,但也不过是打到了蒲甘的中部,便无力再往前挺进。

以蒙古大军的骁勇虽然占据了蒲甘的半壁河山,但也未能将整个蒲甘收入囊中。

赵桓这一次出兵,要充分吸收三次战争的优势和劣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