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041章 百万雄师南征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1041章 百万雄师南征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2:48:14 来源:小说旗

赵桓点头说道:“是,朕也有此意,而且吴敏不仅要去出使女王国,以及与掸人等磋商联盟,而且还要负责整个东南战局战后的规划工作,整个东南亚的战斗需要有一个人来全局负责。”

赵桓目光望向了一直坐在那儿不说话的杨再兴。

杨再兴的级别比较岳飞等人是要低半截,他只是个副使,虽然他的爵位已经很高了,达到了伯爵,因为他抓到了西夏国王。

可是论全局而言,他仍然要弱一些,在大帅说话之际他一般是不主动插嘴的,除非皇帝亲自询问。

此刻便是如此,赵桓对杨振兴说道:“杨爱卿,你有没有兴趣去东南组织整个战局?”

杨再兴又惊又喜,又有些不解。

他一直统帅的实际上是中军的精锐特战旅,现在皇帝却让他去主持东南亚的战局,他有些摸不清楚皇帝准确的打算。

所以赶紧躬身说道:“臣听从陛下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具体皇帝让他去做什么他不知道,但是先把态度表明了。

皇帝赵桓微笑说道:“整个东南亚是盘大棋,涉及到非常多的邻邦国家和中央集权的国家,跟他们作战,受东南亚特殊的丛林环境影响,不大适合大兵团作战,除非是平原地区。

在丛林地带更多的需要特战队,也就是需要组建适合山地的特种作战部队执行丛林作战任务,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之前实施的多次特种作战都非常有效果。

所以朕的意思让你到东南亚去,担任东南亚战区的制置使,负责整个东南亚战局的决策指挥,包括这次针对蒲甘的战斗。”

岳飞等人都有些意外,岳飞还以为皇帝会再次派他率全军出征蒲甘的,却原来这项任务交给了杨再兴了,他也很为杨再兴感到高兴。

的确,岳飞虽然有过在大越国作战的经验,但他也感到在大越国作战很不适应,主要是那样的炎热和潮湿的环境,他也曾经患过病,幸亏他身体强悍,最终熬过来了。

但是那种伤寒病痛让他记忆犹新,他毕竟是北方人,很不适应东南亚的湿热环境的,而杨再兴就好一些,他是江西吉安人。

江西虽然算不得是丛林热带,但属于南方气候,接近东南亚,靠近岭南了,所以对南边的气候相对要容易适应一些。

再加上杨再兴此前在东南亚对大越国的战斗,以及大理国的特种作战中一直待在南边,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所以从这一点角度来看,杨再兴更适合担任此任。

至于岳飞,赵桓当然不会把他闲着,他负责指挥蒲甘南部登陆作战这个局部战争,而整个蒲甘战局,以及整个东南亚相关战局,都由杨再兴来全盘掌控,这是赵桓的通盘考虑。

听到杨再兴表态,赵桓很满意,说道:“朕要在东南亚成立第六个战区,东南亚战区,朕任命你为东南亚战区制置使。”

杨再兴赶紧单膝跪的拱手领命:“臣领旨谢恩。”

赵桓扫了一眼众人,又说道:“朕会下旨任命曲端、张俊、吴璘为西南战区制置副使,吴敏为西南战区安抚使,负责整个西南的行政财政和招抚工作。”

赵桓又望向岳飞和韩世忠,说道:“岳飞上前听令。”

岳飞上前抱拳拱手:“臣在。”

“朕任命你为蒲甘之战南部登陆作战前敌总指挥。”

“臣遵旨。”

赵桓又对韩世忠说道:“朕任命你为蒲甘战区南部战区前敌副总指挥,主要负责海战和海上运输。”

韩世忠赶紧抱拳拱手:“臣遵旨!”

赵桓又望向吴玠说道:“你回川陕后,留下十万给你镇守川陕,剩下十五万让你弟弟吴璘率领从川蜀入川,并进入大理,到了腾冲府听从杨再兴调遣,从北边参与佯攻。”

吴玠躬身答应。

接着赵桓又对杨再兴说道:“除了川陕战区十五万军队之外,原先大理的二十万大军以及这两年岭南新兵营新训练出来的十万新兵全部归你指挥。

这些部队用于北部的佯攻和等到蒲甘军队后撤之后,趁势杀入时的战斗,具体这一仗该怎么打,由你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

这就是授予了杨再兴根据战场变化临时决定作战计划的特权。

在以往基本上都是赵桓制定好作战计划,由统兵官遵照执行,而这一次因为历史上所没有的战役,又是一个灭国之战。

所以赵桓动用了三个战区的大部分兵力,以及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用来打这一场,当然还包括大理归顺之后本身拥有的二十万大军,这二十万大军是赵桓非常看重的。

大理的军队不说战斗力有多强,但是适应当地环境,熟悉地形地貌,用起来应该会更顺手。

经过这一年多在大宋境内整编同时集训,他们的战斗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对大宋的忠诚度也比以前有明显提高。

这次皇帝赵桓用于蒲甘之战的总兵力,从川陕战区、京湖战区和江淮战区各抽调十五万兵马,共计四十五万,海军陆战队为十五万,大理国为二十万,新兵营为十万,总兵力达到九十万。

其中南部主攻是六十万,北部佯攻是三十万。

当初攻打大和,赵桓动用了百万大军,那是因为大和地处海外,而且大和国的总兵力达到五十万,所以动用了百万大军前去攻打。

而这一次对蒲甘的灭国之战,蒲甘整个军队只有区区十五万。

但是赵桓却要动用九十万大军去打,主要是因为这一仗太重要了,这是打穿印度洋,夺取印度洋出海口的一个重要战役。

同时这些军队并不是打完就撤,下一步还将会对整个东南亚其他敌对国家发动接下来的战斗。

赵桓要利用北边金国已经被打残,短时间内无法组织大规模进攻的有利时机先解决东南亚问题,把东南亚彻底解决之后回头又要应付金国了。

同时蒲甘属于热带丛林,在这样的区域内作战,赵桓是非常谨慎的,他宁可用狮子搏兔的绝对优势兵力来打这一仗,也不愿意冒险。

其实元朝、明朝和清朝与蒲甘的战争,之所以没有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都是因为投入兵力不够,没有形成压倒性优势,没有利用中原政权人口军队庞大的碾压态势来打这一仗。

当然这跟重视程度不够是有关的,赵桓不打则已,要打就要打大仗,全力以赴,绝不能做做样子,那还不如不打。

赵桓能够一下动用九十万大军,几乎动用了所有兵力的三分之二,还是因为自己有钱,所以他不像元、明、清三个朝廷那样花不起钱,难以动用十万级别的军队。

作出战略部署之后,便各自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