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083章 汉文化推广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1083章 汉文化推广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2:48:14 来源:小说旗

整个蒲甘由三家共同治理,归入了他们各自的版图,这样大宋也不用从大宋遥远的地方派遣官员到这里来统治了。

这是皇帝赵桓在总结了明朝对大越国的治理失败经验教训之后得出的,当地人治理当地人,这是在交通和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否则从中土派官员去,就可能会像当初明朝派官吏到大越统治一样,在当地横征暴敛,欺压良善,激起民怨,暴乱不断,统治根基动摇,最终不得不放弃。

赵桓不想把所有权力都揽在手里,该放权要放,底线不能突破,军队、司法和外交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就翻不了天,同时也可以避免过多的介入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冲突。

把这些矛盾交给当地政府来负责,大宋更能够抽身事外,而集中于整个疆土的军事控制和司法管理,才能保证能够其行之有效的实施统治。

完成了地界的分割之后,吴敏接着要推行的便是金融货币政策,先要把整个市场稳定下来。

他一方面将自己的相关措施向大宋皇帝做禀报,另一方面根据之前的安排,迅速的引进了大宋的皇家金行和商业银行,在蒲甘推行大宋的靖康通宝纸币。

同时以半年过渡期,金银铜金属货币跟靖康通宝进行兑换,半年之后将停止金属货币的流通,市场上只认靖康通宝。

吴敏同步大力推行汉式教育。他已经得到了皇家金库的大笔资金支持,可以让他顺利的在蒲甘各地开设汉语授课的新式学校。

这些学校全部都以汉语教学。另外还有大量的单纯教语言的汉语语言学校。

所有学校都是免费入读,还推行奖学金制度,尤其欢迎未成年的孩子入读。

对于未成年的学生,在学堂里可以享受一日三餐免费餐饮,并且还发校服,解决他们吃和穿的问题,这是生活的两大基本需要。

蒲甘百姓真的很穷,这一招出来之后,百姓争先恐后的把孩子送到新式学校来学习,不为别的,就冲着一日三餐和一年两套衣服都足够了。

新式语言学校是按照着大宋的新式学校开办的,除了教授汉语言之外,也教授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等相关知识。

当然,师资不太好解决,都是从大宋高薪聘请那些落第的秀才,以及有相应知识的人前来应聘,教授一段时间之后便可回去,其间可以获得丰厚的薪酬待遇。

另外,还开设了若干成人汉语普及班,这些班也全部实行免费教学,解决一顿中餐。

就是这一顿中餐的诱惑,也足够让很多人来这些学校学习了,因为这一顿中餐是很丰厚的,他们可以吃到白米饭,还可以吃到鱼肉,这在家里根本想都不敢想的。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使得汉语语言学校在整个蒲甘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并迅速的扎根,几乎每个语言学校都是人满为患。

蒲甘虽然有文字,但文字掌握在极少数的贵族和统治者手里,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能力学习文字。

而现在他们学习汉语,认汉字,还能挣钱,不用花钱,有吃有穿,何乐而不为?

汉文化的普及是增强对大宋的认同和向心力的基础,赵桓拨了专款来推行。

在推行汉文授课教育的同时,赵桓还拿出了任何一个地方他要优先推行的措施,那就是英雄母亲计划。

在蒲甘开始街头巷尾都贴着各种漫画,形象地描绘英雄母亲计划的内容。

当地官员也都得到了培训,宣传英雄母亲计划,号召和动员鼓励蒲甘的十五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育龄女子前往大宋从事英雄母亲计划。

这个计划有非常大的诱惑力。

在这些女人原本的心目中,嫁男人生孩子,养儿育女原本就是女性天经地义的责任。

她们何曾想过有朝一日大宋皇帝会把女人的这份天职变成一项职业,给予丰厚的薪酬,给房子,给荣誉地位,还评星级,生的越多星级越高,获得的薪酬待遇就越高。

三十五岁以后还可以选择退休,有可以维持终身的养老金,晚年还能有生下的女儿照料。

没有生下女儿的有朝廷专门的养老院负责养老送终,完善的英雄母亲计划,方方面面的福利措施,让这些蒲甘女人纷纷心动,都争先恐后的便报名参加英雄母亲计划。

反正嫁男人生孩子都是女人要做的事,现在皇帝让她们把这些事当成职业来做,何乐而不为?

吴敏还在蒲甘、女王国以及波帝迦耶普遍设立了邮政局,可以保证他们能够通过邮政通信获取前往大宋成为英雄母亲计划的女人的来信,与家人保持通讯畅通,使家人能放心。

这些去大宋的女人还能把她们在大宋挣的钱寄回来,使家人过上好日子。

另外,大宋的几家大型物流公司在这些地方开设了自己的公司,可以从大宋把邮包送到遥远的蒲甘国、女王国以及波帝迦耶国等地。

在推行这些措施的同时,吴敏还开始了让所有人都眼热的柏油马路的修建工作,这在这个时代是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什么比交通更让人心潮澎湃的了。

有了交通便利,他们就能够走出家门,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去看外面的世界了,增长见识,扩展眼界,可以把他们土特产送到需要的地方出售,换取钱财。也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了。

在大宋强大的经济后盾支持下,公路的修建也在蒲甘如火如荼的推广起来。

第一条柏油路就是从蒲甘城一直到南边的达拉城。

蒲甘也出产天然沥青,只是当地人并不知道这东西可以用来铺路,所以他们不需要从大宋长途跋涉的运沥青,就地取材便可获得。

同样在女王国和波帝迦耶平原地区,道路的修建也在同步进行。

与此同时,北方的战斗已经打响。

虽然十万大军在原始丛林中难以寻找,却也不是无迹可寻,尤其是在训练有素的宋军特战队的搜寻之下,很快便发现了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蒲甘军队的踪迹。

将其区域锁定之后,宋朝山地旅源源不断的从各个方向开始合围,堵住了他们逃走的所有通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