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166章 李清照当喉舌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1166章 李清照当喉舌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2:48:14 来源:小说旗

所有宰执都发表了他们的意见。

赵桓望向了在一旁担任记录的李清照说道:“你怎么看?”

李清照愣了一下,她只是《大宋日报》的总编辑,这样的会议她的记录也只是为《大宋日报》报导这次会议时准备材料用,是从来不发言的,怎么皇帝今天会主动问到她?

一愣神的时候,看到了皇帝那期待的目光,她顿时就明白了,皇帝想让她当喉舌。

皇帝说话是要讲策略的。

原则上他不会主动表态,而只会赞同其中一方的主意,这样将来才会有回旋的余地,就算这主意错了,也只是臣子出的而已,而由臣子来背黑锅,这是君臣之道。

赵桓把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提拔到了左谏议大夫位置上,就是让他当自己的口舌的。

在一些重要事情的决策上,会先给赵明诚通气,然后再由赵明诚把皇帝想说的话说出来,皇帝再赞同他的观点,从而完成口舌任务。

而现在,赵明诚被皇帝派到了中亚战区去了,身边就少了一个口舌。

很可能皇帝还没有找到适合的替代之人,李清照是赵明诚的妻子,赵明诚之前多次替皇帝充当口舌,作为记录的李清照都很清楚,也知道其中的规则和如何操作。

皇帝这是想让李清照接替丈夫赵明诚继续充当口舌的。

李清照也是个的兰心惠质女子,瞬间便想明白了这一点。

可是皇帝到底要说什么,并没有跟她交过底,或许就是要考一考她揣测上的圣意当好皇帝口舌的能力。

毕竟有些话皇帝不方便直接告诉喉舌,完全需要喉舌根据各种蛛丝马迹来揣测皇帝的圣意,最多给一两个提示,而且很隐晦的,聪明的臣子是能够揣测出皇帝想说的话的。

李清照可以说是这些臣子中跟皇帝最近,也跟在皇帝身边时间最多的臣子了,她甚至要帮着朱皇后和黄贤妃整理奏折,提出处理意见,随时随地都能揣测到皇帝的想法和思路。

而这件事上,她迅速整理了关于吴哥王朝整个战略布局以及皇帝屡次表达出的将争霸世界,让万国来朝,让每块太阳能照到的地方都成为大宋的疆土的思想,所以吴哥是迟早会并入大宋版图的。

之前没有对吴哥动手,不是大宋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大宋需要吴哥充当马前卒进行征战,但前提是这个马前卒要更听话,如果他不听话,这样的马前卒不要也罢。

没有这样冲锋陷阵的人,大宋同样可以办成事情,只不过多费些周章,可能会多牺牲一些将士,但有时候也不得不壮士断臂。

赵桓最厌恶的行为就是恩将仇报。大宋给了吴哥很多的帮助,包括提供低息贷款,帮他们重整军队。

大宋对吴哥是不错的,尤其是皇帝救了苏二世心爱的妻子的命,他却不问青红皂白就派人来大宋烧杀抢掠劫持人质,这是完全不把大宋看在眼中,严重超越了皇帝的底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李清照对皇帝的性格的理解,他是绝对不会容忍的,而且报仇不隔夜。

在当初大和国背叛大宋,把大宋的粮食卖给金国,而且还主动进攻大宋的对马岛宋军的时候,赵桓就没有跟他们客气,跨海作战,百万大军杀到大和,血洗了平安京。

联想到以往种种,李清照瞬间便想明白了,皇帝赵桓真正的想法是什么。这个想法需要由自己说出来,自己来当皇帝的这杆枪。

于是李清照清了清嗓子,施了一礼,说道:“臣以为这件事是吴哥王朝国王组织的,至少也是他放任的。

既然幕后黑手是吴哥王朝的国王,那么任何谈判都没有意义,他已经把战火烧到我大宋疆土,杀我无辜百姓,烧毁城池,无数人流离失所。

刺伤知府,绑架大理国王后和王妃,以及知府夫人和女儿,胆大妄为,完全不把我大宋放在眼中,对于这样的狂妄之徒和残忍无耻之辈,跟他任何废话都是多余的。

既然他没有任何征兆的对我们大宋下手,我们大宋为什么还要客客气气的跟他谈判?哪怕是威胁都没有任何必要,直接动手干他奶奶的,让他知道大宋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赵桓忍不住笑了,很快又把笑容收敛,语气带着促狭的说道:“李卿,你可是天下扬名的大词人,居然也口吐芬芳,就不怕别人说你吗?不过这话朕喜欢,——没错,干他奶奶的。”

赵桓的促狭让李纲等人立刻就明白了皇帝想干什么。一个个心里都有些紧张起来,倒不是担心他们之前的意见跟皇帝不一致,而是由此一来会带来的各种后果。

同时众人也用复杂的目光望向了李清照,没想到这位女词人居然准确的揣测到了皇帝的意图。

而且她说的有道理,你吴哥王朝既然怀疑大宋抢走了你的王后,你有证据吗?你为什么不派使臣过来查问清楚?至少问一问你夫人是不是在大宋?

没有这么做,反而直接派人到大宋进行恐怖袭击,屠刀直接针对大宋无辜百姓,杀伤知府,甚至还劫持归顺大宋的大理国王后和王妃,以及大宋的知府夫人和女儿。

这已经把矛头直接针对大宋和大宋皇帝了,对于这样狂妄的人,正如李清照所说,任何谈判都是多余的,直接干他奶奶的,才能彰显大宋天国威武,又何必去计较其他的得失呢?

赵桓示意李清照坐下,然后扫了一眼李纲等人,说道:“朕倒觉得李清照的意见值得考虑。他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诸位意下如何?”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这帮人精如果还看不出皇帝是什么个态度,那就当不了宰执了,立刻都起身表示附议,认为李清照的意见很有道理,不用谈判不用通告,直接出兵灭了吴哥王朝。

至于人质,在两国战争这样的背景下已经不重要了。

当初真实历史上,徽钦二帝被金国破城后劫走,曾经押着他们到边关逼迫守将出城投降,守将也是坚决拒绝,认为金国找了两个假的皇帝来,他们不认可。

面对皇帝被挟持,领军作战的统帅都没有屈服,更不要说其他人质被挟持了,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就是要有牺牲的。

赵桓见众人立刻意见一致,他很满意,赞许的望了李清照一眼,点了点头,也示嘉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