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529章 热心肠的老娘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1529章 热心肠的老娘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2:48:14 来源:小说旗

藤原得子忙说道:“奴家在跟崔淑仪说话呢,这两天都在她那,所以不曾知道这边的事,刚刚才得知圣子出事。”

“哦,你跟崔淑仪关系不错?”

“是呀,她的外婆就是我们大和人,而且算起来还是我的一个远房姨妈呢。”

赵桓更感兴趣,说道:“搞了半天原来你们俩是亲戚,那倒不错,都说什么了?”

藤原得子一直趴在地上,因为赵桓根本没让她起来,也不知道是故意借这个敲打她,让她吃点苦头,还是完全忘了,但藤原得子更愿意相信是前者。

她也乖巧的扑在地上,连头都没抬,说道:“那倒没有说什么,只是刚好她母亲进宫来看她。

她也不知道从哪得到的消息,知道奴家跟了官家了,便让人来叫奴家过去说话,还说起了家乡的一些事,她小时候还在大和住过呢,所以很是怀念,一来二去就说了一天。

奴家还以为就这么说完了,结果第二天又她又叫人来叫奴家过去,所以这几天都在她那。”

赵桓点头,来一句:“崔雪姬的老娘叫什么?”

“只知道她姓金,我叫她婆婆。”

“是干什么的?”

“这个奴家倒没问过,也不好问她,不过看她穿着打扮,倒不像是大富大贵人家的。”

赵桓又点了点头,仿佛这才想起她还跪在地上似的,才说道:“起来吧。”

得子赶紧从地上爬了起来。

赵桓说道:“你既然不知道圣子的事,那也就怪不着你,行了,你退下吧。”

藤原得子答应了一声,羞怯怯的又低声说了一句:“奴家新编了一段舞蹈,什么时候官家有空,奴家跳给官家看看,给官家解解乏。”

赵桓顿时想起她那惨白面容跳日本艺妓舞蹈的样子,顿时头皮就有些发麻,看着面前人的脸也不怎么可爱了,忙说道:“再说吧,先退下。”

藤原得子神情黯然,答应了一声,便行礼退了出去。

退到外边,她悠悠的叹了口气,想起刚才赵桓说的话,略一思索,又带着随从来再次来到了崔雪姬的院子。

崔雪姬的母亲进宫来看望女儿,崔雪姬向皇帝请旨,能否让母亲在宫里住几天?因为母亲离得远,来去一趟不容易。

赵桓同意了,所以崔雪洁的母亲金氏这几天就住在皇宫里,跟女儿住在一起。

藤原得子来到崔雪姬的宫殿,还未走近,便听见里面的笑声,不知道说了什么高兴的事。

她抿了抿薄唇,小碎步走了进去,见她来了,崔雪姬赶紧招呼她坐下,关切的问她:“没什么事吧?”

藤原得子摇了摇头,扭头望向同样关切的看着她的金氏,说道:“时才我到官家那去了,官家问我这几天都在做什么?我就如实说了,说在您这跟老太太聊天呢。

官家特别关心老太太,还问了老太太名字,哪里的人?家里过得怎么样?说实话,我还没见过官家这么在意一个人的,老太太,看样子官家对你这位亲家母是很在意的。”

金氏一听高兴坏了,乐得嘴都合不拢了,说道:“哎呀,既是这样,得找个机会去拜见一下皇帝呢。

以前老身就担心不会说话得罪了皇帝,都不敢去拜见,再说了,皇帝日理万机的,哪有时间见我这老太婆呀?既然现在皇帝问起了老身了,得先去拜会。”

说着望向女儿崔雪姬,说道:“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崔雪姬从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她知道自己的老娘特别喜欢管闲事,上一次整个高丽遭灾,很多人都饿死了,她跑来找自己要粮食,只是回去拯救村里的灾民。

而村子里的那些人贪得无厌,一个劲跟她哭惨,所以她便一次又一次的来找崔雪姬,崔雪姬连压箱底的钱都掏出来,买了粮食给老娘回去救济。

若不是后来改嫁给了赵桓,离开了高丽,只怕那一大摊麻烦事还脱不了手呢。

所以她对金氏说道:“娘啊,人家官家那么忙,哪会有时间见你?你就别去添乱了,再住两天就回去吧,我估摸着我们差不多也会离开高丽回大宋去了。”

“那我就更应该去看一下,不知道这一见面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我一把年纪的人还能活几天啊?”

崔雪姬拗不过母亲只好答应了,派人先去向邵成章知会一声,看皇帝有什么时候有时间,老太太想去拜见,一盏茶的时间就可以。

没想到很快就回话了,说老太太现在就可以去,崔雪姬一起陪同去。

金氏大喜,拉着女儿的手说:“听听,皇帝要见我了,皇帝是真心关心我呀。”

崔雪姬却知道皇帝十有**是看在她救了山河的情分上,才这么关心自己的母亲,不过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于是微笑点头,陪着母亲来到了福宁殿,很快便传见。

进去之后,金氏紧张得手心冒汗,连磕头都忘了,怔怔的只是傻笑。

崔雪姬赶紧低声道:“娘,快跪下磕头吧。”

金氏这才醒过神了,赶紧跪在地上磕头:“民妇金氏叩见皇帝陛下,恭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笑了,对崔雪姬说道:“还不赶紧把老人家搀扶起来,不用多礼,赐座。”

崔雪姬赶紧把金氏扶起来坐下。

赵桓说道:“老人家,日子过得怎么样啊?”

“日子过得很好,尤其是这几年咱们高丽中南部归顺了大宋之后,又种了很多土豆、玉米、红薯,出产的当年饥荒就解决了几乎就没有人死了,因为有的是粮食吃的。

再后来大宋把大量的生活物资都运到了咱们高丽来了,都是市场价,而且在金行还能贷款,利息很低的,拿了钱用于做生意或者农业生产。

买种子、买耕牛都不在话下了,所以那一年地里就开始有庄稼长起来了,赶上风调雨顺,很快日子就好起来。

而且很多年轻的女子去大宋做英雄母亲,大把的钱寄回来,日子简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红过一天。

现在在高丽中南部,要想找一家吃不上饭饿肚子的还真是困难,家家户户都有余粮都有耕牛,日子好过着呢,全都是大宋大把的钱砸来的,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说起来老百姓都感念皇帝陛下您的恩情呢,家家户户都在灶台供菩萨的地方供皇帝陛下您的牌位,把你当成神仙供着呢。

还都说拜菩萨不灵,拜皇帝陛下那是一拜一个准,要什么有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