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712章 无处买粮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1712章 无处买粮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2:48:14 来源:小说旗

阿母表情讪讪的,她可没阿道夫脸皮那么厚。

当初她毅然决然把无法行动的丈夫抛弃在了工地,跟着儿子逃走,如今丈夫回来,还带着一艘小船。

她抛弃了丈夫,丈夫却划船来救了他们,这种打脸还是让她感觉到有些不是滋味的。

更何况丈夫船上还有粮食,不过他们也捞了一些粮食了,反倒是阿母啥都没有贡献,也就不骂子女多不孝顺。

阿父问起二儿子,得知已经死于洪水,一家人此刻表情才多少有些黯然。

离开了危险的境地,人也就逐渐回归了本心。

他们略微休整之后,一家人上了小船,划着船沿着洪水漂流而下。

一路上又捞了些东西,甚至还捞到了一头淹死后泡得都开始腐烂的獐子,这下有食物了,他们饿得连同类都吃,又怎么会在意腐烂的动物尸体。

靠着这只獐子在漂流了十多天之后,他们终于回到了他们的在恒河边的家乡。这里距离王朝的都城克久拉霍已经不远了。

他们回到村子的时候,洪水已经退下去不少了,村子以及四周的耕地全都成了一片狼藉,洪水摧毁了一切,冲走了村子里不少的房屋。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原本是郁郁葱葱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此刻只剩下一地垃圾,找不到一颗粮了。

倒是还有高处小山上栽种的茶叶棉花之类的,还有一小部分因为地势高没有被洪水冲毁,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把这个东西卖给大宋就能换到钱,就能从大宋的米行购买粮食。

反正大宋对茶叶不挑,什么样的茶都收,只是给钱多少而已。

所以这些茶叶应该还是能卖出价钱的,大宋收茶叶的价简直不要太让他们心动了。

虽然王朝拼命的宣传大宋的恶毒,对王朝的盘剥,但是任何一个王朝的普通百姓心里都很清楚,没有大宋就没有他们幸福生活,美好的现在。

可这一切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恒河洪水毁掉了,村子里还来了不少逃难的灾民,他们留在了村子里,希望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村里消息闭塞,还以为剩下的茶叶能卖出价换取粮食,可是很快消息便在村子里传开了,他们的梦想破灭了。

阿道夫也听到了这消息,他焦急的跑回家,喘着粗气对父母和姐姐说道:“不好了,听说京城里大宋的茶叶铺、米行啥的全关门了,城里连一个宋人都没有。

之前京城里国王下令抓捕宋人,后来趁着**师讲经造成近千人死亡的踩踏事件的混乱,大宋的特战队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所有宋人全都解救出来,并转移出了京城,并带着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回到了大宋控制的印度河流域。

那之后整个王朝就几乎见不到宋人了,而发生这一切的时候,阿道夫一家人已经被抓丁去挖掘堰塞湖去了,消息闭塞,一去大半年,自然不知道这些发生的事。

他们还以为离得不远的京城仍旧满大街都是宋人的商铺,都是收棉花、茶叶、甘蔗的宋人的加工厂,他们的茶叶依旧像以前那样,不管质量有多差,送去就能卖掉。

而现在别说他们这种最次一等的茶叶了,就算上好的新茶也没地方卖了,因为大宋商铺都关门了,所有宋人及其家属都被大宋特战队营救走了。

没有了宋人和他们的商铺,他们的茶叶、棉花、甘蔗能卖给谁呢?

没有受灾的少量经济作物就算有了收成,也找不到买家。

甘蔗之类的还能勉强算得上食物,棉花和茶叶又如何拿来吃呢?茶叶可以当野菜,棉花却是没法吃的。

而现在阿道夫和所有恒河两岸的百姓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他们没粮了,所有的粮站全都关门了。

倒不是这些人打算囤积粮食,而是他们真的没粮食卖了。

在大洪水出现之前,恒河流域粮食不值钱,没有谁愿意在家中囤积大量的粮食。

就算是专门卖粮的粮站,也不愿意囤积大量的粮食,新粮比陈粮价格差不多,又何必把粮食存放起来,反正只要有钱,哪里都能买得到粮食。

以至于这些米行本身仓库里就没多少粮食存储,基本上都是低价收购当年的新粮,然后转手就卖掉。

在大洪水出现的时候,恒河平原成了一片汪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米行仓库全都毁于洪水之中,粮食被水冲走了。

少量建在高处的粮站还有些余粮,但是饥民太多了,发疯一样的饥民在发现他们面临饿肚子的时候,粮站成为他们优先抢夺的目标。

开始还是用钱采购,当买不到时便开始抢。

等到阿道夫他们回到村子的时候,几乎没有一家粮站还能找到粮食。

没有了粮食,那粮站开门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从河里打捞上来的东西早就吃光了,阿道夫一家商量以后的生计,好在他们的田地里还有一些茶叶,可以煮烂了做成茶叶饼,当野菜用能充饥,但是坚持不了多久。

洪水过后满地狼藉,尸体到处都是,大部分是人的尸体。

因为恒河流域是整个印度半岛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是古印度的粮仓,有三分之一的粮食来自于这,孕育了数千万人口。

在这场洪水中,很多人被淹死了,他们的尸体在洪水退走之后,便留在了满地狼藉的淤泥之中,在炽热高温下很快便腐烂,整个大地弥漫着可怕的恶臭。

开始还有一些僧侣组织百姓掩埋尸体,可很快这些有道高僧们也放弃了这没有多少作用的举动,因为尸体太多了,根本埋不过来。

最主要一点,他们请人埋尸体,就算不给钱也得给吃的,不然谁会听他们的,而寺庙的粮食是有限的,拿出来给埋尸体的百姓,那么僧众就要饿肚子,僧众自然不干。

主持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让自己的人饿肚子,去拯救别人。

瘟疫开始流行,酷热的高温,洪水过后的垃圾,无数的尸体腐烂,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不形成瘟疫才怪,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

阿道夫的父母和大姐都染上了瘟疫,就在他们还没有决定该去哪寻找未来的时候,家人便病倒了。

当阿道夫知道瘟疫开始流行的时候,他做的决定就是把病倒的父母和大姐关在了一个柴棚里,上了锁。

每天只把茶饼和水塞进去就不管了,无论父母大姐在柴房里如何哀求。

而他一个人靠家里的茶叶充饥,等待着救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