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998章 借别人妻妾赎身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998章 借别人妻妾赎身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2:48:14 来源:小说旗

其实来之前皇帝赵桓也没给他具体的方案,让他随机应变,达到羞辱对方的目的就好。

所以牛皋摇头说道:“这个太划算了,用女人和钱财就把你的手脚买了,这也太便宜了。

这样吧你找三家人,把他们的妻妾拿来替你赎身,包括你们的家财,其中一户人家是赎身之用,另外两户是用来买你的手脚。

不过如果是正常人,还会有阉割,但你已经被阉割掉了,没有了,你说割你什么地方来替代为好?鼻子还是耳朵?选一样吧。”

金兀术都要哭了,不带这么折磨人的,但牛皋一副不能商量的口吻,让他无可奈何,最终他选择了两只耳朵,鼻子丢了那太影响形象,耳朵割了倒还好,用头发遮挡住,勉强能遮挡过去。

对撒离喝也是同样如此,其他的金军高级将领也按照这个模式来,之前没有成为俘虏,自然是砍掉手脚然后阉割,不过赎身的时候只需要另外找一户人家的妻妾和家财来赎身就可以了。

至于之前已经被俘虏过的,要么割鼻子要么割耳朵,同时要提供三户人家的妻妾和成年女儿,以及家产用来赎身。

金兀术他们赶紧写信回去,让皇帝吴乞买帮忙沟通,看看谁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拿出妻妾和家财替他们赎身,将来回去他会加倍偿还。

信送到了金国吴乞买手里,吴乞买都气笑了,你金兀术所有的家人都成了俘虏,所有的钱财都随军带去了川陕,结果也落到了宋人手里。

你现在在金国上京除了一座房子,啥都没了,你拿什么来加倍赔偿?你这不是空口白牙说瞎话吗?

但没办法,谁让金兀术是他吴乞买的兄弟呢,而且又是金国最为看重的大将之一,不管怎么样都得把他弄回来。

撒离喝也同样如此。

于是吴乞买便将皇亲国戚全部招进皇宫,征求他们的意见。

因为大宋皇帝要求用来赎身的不能是普通人家,只能是皇亲国戚,而且必须是完颜家族的。

所以吴乞买就只能把完颜家的这些人召集来了,好在完颜家族是个大家族,各个分支下来有几百户人家。

吴乞买又许下诺言,但凡愿意把妻妾成年女儿拿出来替金兀术和撒离喝赎身的,回头皇帝会重新赏赐美女和金钱,弥补他们的损失,并且还会多给赏赐。

这样一来都有不少人家动心了,尤其是那些不是很受待见被边缘化了的家族,他们也都知道这位四太子金兀术在金国的地位。

如果因为这件事跟他搭上关系,给了他这个天大的人情,那么将来必然受他的庇护,对家族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于是便有好几户人家提出愿意帮忙把自己的妻妾和成年女儿,以及所有家产拿去替金兀术和撒离喝赎身。

吴乞买选了其中的六户,然后把他们的妻妾和成年女儿,以及所有家产都装车运往大宋。

现在从幽州到开封有柏油路,速度快,但从上京到幽州还是老路,比较颠簸,好在已经春暖花开,路上倒不如何辛苦。

对于这些人来说,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从金国过来,一路颠簸流离,见到的全都是乞讨的灾民,饿死路边的饿殍,破败的村落,看不到炊烟的荒芜的村子,以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的城镇街道。

而过了幽州,进入大宋,修的柏油路他们就舒坦多了,几乎没有颠簸的地方。

进入京湖战区宋军控制的疆域之后,看到的更是人间天堂一般的美景。

到处花团锦簇,莺歌燕舞,百姓衣着靓丽光鲜,打补丁的都很少,田间地头三三两两的农人满目春风,田里地里庄稼长势喜人,城镇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街两边商户林立,幌子如国旗一般在风中飘荡,十分热闹,街道又平坦又整齐,尤其是进入开封,那更是好像进入了梦中才见过的仙境,开封的富足繁华热闹,把这些人眼珠子都瞪圆了。

一个个目不暇接,之前还哭哭啼啼,不愿意来的那些女人们,此刻都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这样的地方为啥不来?早知道大宋这么美好,只怕挤破脑袋都是要来的。

牛皋带着礼部的人把送来的六户人家进行了接收清点,确认她们的身份,的确是完颜家族皇亲国戚送来的,家财数量也达到了最低要求。

清点了那些妻妾和成年女儿,也跟记录上的这些人家相符,于是便收了下来,然后把金兀术和撒离喝耳朵割了之后放他们回去了。

两人羞愧不已,带着几个同样赎身了的高级将领,有的被阉割砍了手脚,有的此前已经做了俘虏,跟他们一样被割了耳朵,用了三户人家来赎身才得以自由。

当然这些普通将领吴乞买就不管了,让他们家人自己去想办法,能想到办法的便赎了身,想不到的没办法赎身的,赵桓也不客气,将这些人直接砍了脑袋,枭首示众。

所以得以赎身的将领们死里逃生,跟着金兀术和撒离喝逃回了金国上京。

这些用来赎身的完颜家族的皇亲国戚们,这些女眷赵桓全部都送给了这一次仙人关大战立下战功的将士们。

撒离喝和其他的金军被俘将领之前带来的家眷,已经作为战俘,被分送给这些将士。

吴乞买为金兀术、撒离喝赎身送来的这几家皇亲国戚的妻妾、成年女子和万贯家产赵桓也全部赏给了立了战功的将士们。

这天礼部尚书李弥逊前来拜见,向赵桓禀报说道:“陛下,大和国和高丽国都上折子,请求给他们粮食援助。

如果没有粮食救助的话,只怕又会有很多人饿死。”

赵恒之前赈灾大和的时候,将岳飞他们离开前多出来的军粮留在了大和,交给虾夷海军提督韩彦亮,一方面作为军粮,另一方面作为救济粮食。

在重灾区的大都市设立开粥场,不能把粮食发下去,否则很多人恐怕粮食吃不到嘴就被抢了,或者拿去卖钱了。

开粥场是赈济灾民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因为必须到粥场来领粥,而且有登记。

使用了这一招之后,极大地缓解了大和的饥荒,救了很多人。

既然大和已经成为大宋的一部分,当然要把他们的子民当做自己的子民了,予以必要的救助,当然与大宋本土的待遇那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