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等他知我意 > 第167章 书记主任都下课

等他知我意 第167章 书记主任都下课

作者:娃娃不是菜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8 05:03:18 来源:小说旗

陈启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从那头修过来也要一段时间,可以缓解村民的焦虑,再说这路不涉及村民的私有财产。”

黎帆想了想:“但这条路会触动绝大数村民的利益,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陈启目光坚定,压低了声音:“那就只能拿张书记和罗主任开刀了。”

“谁让咱俩没有耕地呢。”

陈启说了一下计划,黎帆觉得虽然得罪人,这要是放在那栋大楼里是万万不可行的,但在里,她觉得可以。

“那些庄稼既不合理又不合法,咱们也是正常行使权力。”陈启说,“这事咱们得和沈书记汇报一下。”

黎帆点点头:“还要先动员一下,虽然没什么结果,但可以让两位领导表个态。”

俩人说干就干。

先找到了村委的干部和党员们,挨个表态。

张书记先发言,表明态度,说全力支持修路的决定,就是工作不好做。

他说从始至终都同意推倒庄稼修路,但村民说他有工资,当然不在乎。

罗主任也说村头第一块地就是当年跟他家有过节的村民家的,他一去做工作就说他打击报复。

诸如此类的苦水一箩筐,陈启说:“我们今天不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就是表个态。”

最后所有人都举手,表示支持先修田地间水泥路的决定。

第二天陈启和黎帆又跑去了沈书记那,待了好半天才出来。

沈书记是既支持又害怕。

他喜欢干劲十足又有学识的年轻人,但又害怕他们年轻气盛,捅娄子。

其实他也猜到新宁村修路这事拖拖拉拉真正的原因。

自打陈启来了,在报价上一点都不含糊,所有费用都贴在公示栏上,上次修了个小广场,价格压到最低,施工队是本村的,最后只落个辛苦钱。不做还不行。

如果给外村做了,有一就有二,包工队长怕下次就轮不到自己了,只能硬着头皮接了下来。

没了利益,动力肯定就不足,各个相关人群也就不那么上心了。

没有这些群体的支持,新宁村的工作肯定难做。

但黎帆说的对,不作为也是**的一种。

看着这俩人的身影,沈书记微微扬起了嘴角。

他们可能不懂政治和人心,但论干实事,应该是一把好手。

-

陈启和黎帆回去后就准备召开修路动员会。

动员会定在了晚饭后,在村委会前的运动广场开。

开会之前,村领导班子在办公室里又开了一个简短的小会,传达了一下沈书记的指示。

陈启说:“沈书记说如果这路修不上,书记主任都下课。”

黎帆看着陈启面不改色的胡说,只能附和,跟着他一块以下犯上。

沈书记怎么可能这么说?

但谁能真的去找他求证?

就让他们狐假虎威一次吧。

管他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动员会开始了,虽然各家都派了一名代表,可这村子不小,呜呜泱泱的站满了小广场。

陈启态度很强硬,一如拆台阶那天。

他说这块地属于国家,不属于个人,谁都没权阻拦修路。

他说要感谢国家感谢党,中国几千年来,各种苛捐杂税,就算最好的朝代也就是减轻赋税,只有在**的领导下,农民再也不用交税了,所以要支持党的一切决定。

他说不要只考虑个人利益得失,那点收成富不了也穷不着。要考虑集体利益,坚定的拥护我党的决策。只有大国崛起,才有小民幸福,我们都是国家的一砖一瓦,千万别给国家拖后腿。

他说咱们村子依山傍水,条件得天独厚,改革几次都没有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一条好路。要致富先修路,这话是绝对有道理。这土路只会让人联想到刁民和破败,所以致富第一步就是先修路。

他说现在国家有好政策,别等政策过去,大家才想明白,到时候政策结束了,大伙只能去集资修路。

他说咱们要共同努力,要争取第一个致富,做标杆示范村,实现共同富裕。

陈启知道自己说的片面,路只是一个基础性设施,要做的还很多很多,但是村民只关心眼下的,说远了反而会产生畏难心理。

最后,陈启做了陈词:“这路必须修,明天谁敢阻拦就是与政府作对,明天开不了工,书记主任都下课。”

这就是陈启的背水一战,人只要利益相关往往会事半功倍。

他将张书记和罗主任推到前面挡着,谁敢从中作梗就是就是逼他俩下课,黎帆说的对,不作为就是**,推出去也不冤。

若这招还不成,不就是落个没脸,以后不好开展工作,那也要拼一把。

-

第二天天一亮,黎帆和陈启就到了村头,等着推土机。

很快张书记和罗主任也来了。

然后是开着警车的民警。

站在路边的村民一看这个架势,

知道今天就是玉皇大帝来了,这庄稼也得铲。

推土机一动,第一家的棉花秧立刻被铲除,那是姓张的村民。

张书记就路边听那村民嘟嘟囔囔,张书记说:“白种了这么多年也可以了。”

第二块田边种的是黄豆,那村民看形势不好,赶忙叫家里人来割,至少还能吃点毛豆。

第三块是玉米,还未成熟,但可以喂牛。

众人看大势已去,纷纷跑过去将庄稼割了,能吃的都割回家,没有牲畜的就送给别人割,连牛羊都不吃的,就省心了,直接铲除。

自此新宁村启动了轰轰烈烈修路的大工程。

-

农村的生活简单,人们从地里回来,吃完晚饭后就坐在小广场那乘凉聊天。

俗称农村的情报站。

有妇女说:“这俩年轻人真不懂人情世故,就是蛮干任性,秋天收完庄稼再修就不行么?非得害得我损失了两个地头,可惜了那么好的棉花。”

没有地头的村民体会不到她的痛苦,扇着扇子说风凉话:“让你白种好几年还不知足?”

又有个妇女接话说:“可别以前那样虎头蛇尾,想一出是一出,一点都不考虑现实问题,最后留一堆烂摊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