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 > 第125章 再建高炉

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 第125章 再建高炉

作者:韩师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8 05:03:34 来源:小说旗

广昌县建设好酒坊后,因为是在内城。

而研究后来的钢铁厂就成了大问题。

蔚州原计划打造成人们向往的一个贸易交流点,那么广昌县就要雪藏。

蔚州和广昌县交汇的地方,有个铁矿需要马上开采,现在就是高炉建在什么地方。

“我觉得放在县城比较安全。”

广昌县县令孙继平建议道。

鲁师傅带着徒弟前来,为了就是见高炉的事情而来,听了孙继平的话后,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我觉得还是放在就近比较好,顺便在那里将水泥厂也建了。”

现在铁渣造水泥效果不错,赵龙能想到的就这些。

“嗯……赵龙的这个建议不错,我也比较倾向就地建设钢厂,不过招工有点难度。”

赵生看向鲁师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鲁师傅点头道:“就地冶炼成精铁模胚,确实不错,这样拉回来打造武器也方便。”

鲁师傅并没有说武器的制造点,其实这些东西还是需要运回径县平山的,那里才是武器制造基地。

长孙湛是鲁师傅的大徒弟,有三十多岁了,跟在他身边已有二十年,那一身结实的肌肉,好似铜浇铁铸一般,在阳光下闪耀着健康的光泽,充满了爆发力。

在师傅面前他显得有些腼腆,或者说是稳重。

不对,应该说这是古人的规矩,不可在师傅面前造次。

赵生很是羡慕古人的忠诚,不像他们雇佣军,虽然一直提倡友爱,但在危难的时候,还是会有人给予抛弃,或者说是背叛。

大概也是文化理念不同,东西方的思维不可能在一个频道上。

好在自己穿越过来,总的来说运气不错,身边的人不能说全部是忠诚的,目前自己没有受到伤害。

既然计划提上日程,铁矿的挖掘也是从径县平山,调集了一批技术人员前来。

也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高炉以及铁矿场地,都建设完毕,只要等待开工就行。

一晃又是年关,今年匈奴似乎没有朝蔚州方向前来打劫的想法。

赵生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或许与那兰家族有些关系吧,至少赵生是这样想的。

年前,陈大还是在广昌县驻守,不过前来了一个十六岁少年,在陈大门下做谋士。

他叫公户愈,是赵生指派前来,协助陈大管理广昌县的都督职责。

其实,陈大手下有个副将,是以前大营的都督,为了稳固广昌县的安全因素,特意将陈大调任在广昌县,实际上也是考验新军的将军思想。

赵生担心有些官员能上不能下,尤其是彪悍的武将,遇到这种事情牢骚满腹。

不过暗地里收集的情报来看,这个副将还算不错,经受得住考验,他叫习志坚,一个身材不高但作战勇敢的武将。

起初赵生已经动了让习志坚上任都督,这不又新城建设,广昌县需要主政的人才,本身广昌县就小,赵生又不想从外面空降人才,于是陈大又被安排在广昌县。

“公户愈,你好好跟在陈大都督后面,没事多和习志坚走动……”

赵生的话公户愈秒懂,他这两年被培训的,智商标高在一百五,非常人能比。

“公子,我知道应该怎么做。”

“另外,习志坚我打算让他带一个团过去,你也随着他一起,要是人手不够,从蔚州再调一个团上去。”

“我明白了,到时候的便宜是找赵龙都统吗?”

赵生看着稍显稚嫩的公户愈的脸,笑着说道:“你说蔚州你还能认识谁?”

公户愈闻言一笑,吐了吐舌头道:“也是,也只有赵大哥我熟悉,也没有认识的人了。”

定州军原先就是王爷的军队,里面的新军又是后来打散重组的,军官也都临时任命,赵龙进去当什么官,这些人都没有意见。

这也给赵生在军队安插自己的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况且他是驸马,又是新军的实际掌控人。

虽然说大周驸马是不能掌兵权的,可人家定州军是赵王爷的封地,膝下又无儿子,只有一个女儿,驸马等于赵王爷的半个儿子。

或者说,就是儿子,以后给他摔盆的那个人。

一切安排妥当,赵生就回到栾城。

宁悦和欣悦一岁多了,喊起来阿爹特别的嘴甜。

小棉袄的暖贴贴,谁人能受得了?

有那么一刻,赵生都不想再奋斗了,真的想守着妻子和孩子在一起,美满地生活在一起。

就在这时,朝廷的一个决定似乎打破了平衡。

大周皇帝突然宣布,重新彻查太子造反一案……

这个决议让一直揪心的赵伟按捺不住了,处心积虑地将太子干进冷宫幽禁,没想到二年后,居然有能力翻盘。

“不行,我的计划不能这样失败。”

“伟儿,你放心,你舅舅这段时间也在为你奔走,看看是谁让你父皇改变了主意。”

“哼!多次让你们帮助劝谏父皇,新立太子,结果就是因为一些小事,一拖再拖!”

二皇子赵伟在他的母妃的寝宫,发起牢骚。

“现在看来,当时你父皇是有求于我们韦家,和一些你背后支持的世家官员,难道是过河拆桥?不应该啊……”

韦贵妃不只是花瓶,也是一个头脑聪慧的女人,她意识到这背后有什么阴谋。

毕竟太子翻案这件事,他一个做皇帝的是不会主动提出,但是现在大臣中谁能帮助呢?

右丞相?

一个念头闪过,但是很快被自己否认掉。

这两年右丞相范文渊几乎没有提过太子赵康,也是因为这个太子太伤人了,曾经的拥护者在关键时候挺他,却表现得懦弱无为。

最后在多名官员的指证下,他居然主动地承认错误。

就这点而言,他的下台不等别人诬陷,就被吓得支棱不起来。

谁要是支持这样的太子,早晚得出事!

但是,皇后不甘心啊!自己的儿子不能做上龙位,以后自己的家族都不好受。

毕竟皇权争储这件事,一旦有人做了,上位者就不会给自己的政敌,留下复盘的机会……

究竟是谁给了太子和皇后的勇气?

韦贵妃和赵伟这时候想起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嫡***的驸马范熙佟。

这段时间范熙佟修建几条快速路,在大周出尽风头,搞得几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和他合作。

韦贵妃这时想起,和世家大夫共天下,是皇权的支撑法宝,谁能带动世家和朝中大夫,谁就有话语权。

这样说,太子最大的依仗,难道是那个同父母的姐姐在背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