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 > 第138章 混纺

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 第138章 混纺

作者:韩师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8 05:03:34 来源:小说旗

关于驸马掳虐儿童的这件事很快审讯出一个结果。

原本王家做错事,闭上嘴也就完事了。

大概是栾城这两年环境改变,让这些刁民觉得知府可欺,于是也不去多想,给钱就想挣一波的思想,一纸诉状还真的敢状告驸马。

真相大白后。

赵生以为,王家老太太是罪魁祸首,流放二千里算是最好的归宿。

王老太太听了泪涕满襟,一个劲地求饶。

王老石在询问过后,两个选择。

第一是就地服役,去挖矿接受劳动改造。

第二个就是陪着老太太流放,有可能死在半路。王老石憨厚,选择第二,陪着老太太流放,结果不足半个月,王家老太太就死在半路。

王老石最后坚持又走了二十多天,才到了流放的地点。

差役将王老石打骂一顿,原本十五天就能返回,这一下子多了二十多天。

这是后话。

王长青的事情也被调查了一番,栾城知县认为其人无德,剥掉功名为百姓。

大周士农工商等级分化,但没有任何阶级禁止读书的要求。

剥夺了秀才的身份,王长青等于是还有机会重新考试。

“王大丫,我恨你,你这丧门星,终于将我的前途尽毁!”

终于没有逃过厄运,王长青恨了不该恨的人,但他全然不知。

再说王大丫,在医馆医治好了后,本可回去王家。

整个事情给小家伙留下的心理创伤实在是太严重了,最后在婉秋的照顾下,留在医馆打杂。

这一个冬季定州的士兵过得最好。

第一批棉花出来就造了棉马甲,和棉鞋,每个士兵都能分到棉被睡觉。

相比较往年,今年没有一个士兵冻死。

老百姓其实相比较当兵的要好得多,至少有自己的房屋,家里面有条件的都有地暖,实在不济的家庭也有火炕。

这个冬季没钱的百姓家里用的煤炭可以赊账。

老百姓就是生产力。

赵生对这个认知始终如一。

“棉纺有突破吗?”

在定州唯一的一间制造布匹的工坊,还是一家私人麻坊。

这里纺织品大部分来自南方,附近豫州、并州一带也有纺织业,但是发展得不是很快。

去年赵生打算搞毛纺,出现棉花后,他改变了主意。

“公子,黄嫂子带着女工纺线,已经将你说的棉花抽出纱了,正按照你的要求,进行织布。”

“织机的效率如何?与麻纺相比呢?”

“公子,我们现在用的棉纺和麻纺是一种织机,就连毛纺也是一样的。”

武思凯差点被赵生派往南方了,造纸的事情还没有落实,这纺织的事情又走上日程。

“你要带人,这事情还要抓紧,对了,你找黄嫂子的人,给她们一笔钱,成立一个技术小组,攻克棉毛在一起的纺织技术。”

如果棉麻和毛纺混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仅是解决了成本问题,也在美观和舒适性上有所突破。

武思凯得到赵生的命令后,下去安排这些事情。

燕州去年并不太平,大小战争发生了几起。

其中匈奴和鲜卑打了几场战役,后来,匈奴大概是没有占到便宜,又朝着燕州的地盘骚扰。

“这次战争,我们又多了近万伤兵,以前受伤的基本上就是一个死,现在有了定州医疗伤兵的技术,能够还原的很多,但是伤残的依旧很多。”

燕州军营大将军秦廉,解下佩剑,哀怨地看着赵晖说道。

“你也是老将军了,怎么说这样的话,虽然是受伤的军人,好歹有一命。”

赵晖知道秦廉来的目的,就是那些伤兵后续问题,老兵不怕,就怕伤残。

“嘿嘿,我也是心急,要是真的死了也一了百了,可是看着这些伤兵我也心急。”

刚刚结束的大战,伤兵还在营区,就算是想劝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就是战争后遗症,搞到一个不好就会影响士气。

给个三瓜两枣也不行,这些人说不定没有出营房就将钱花掉,然后猝死在大营门前。

以往集体性的死亡也不是没有。

也怕有心人乘机造谣,万一被说成贪墨抚恤银而杀伤兵就不好了。

“先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定州或许有办法,按照以往的惯例,受伤轻一点的从新编入。”

赵晖为了这件事,曾经和范熙佟书信来往,他介绍过定州的做法。

而今定州通往通州的快速路修好了,老兵和轻一点的伤残都可以参加护路队。

所谓的护路队,有点类似后世的养路工,但不同的是,他们既要修路,也兼任着保护道路上的财产安全。

“我觉得各路驿站的服务点,可以安排一些老卒与伤卒在此。”

赵晖的长史官孙禀插话道。

“是呀,一个驿站可容下千人,这一路有好几个驿站。”

似乎打开了一道闸门,难题像水流一样流淌而走。

“一个驿站服务人员才百人,修路和守护人员也不过二百,何来的千人。”

赵晖说得也不错,至于说千人,那是盘踞在一起的人,而这些人都是自食其力。

“那还能如何?”

一时间犯难,这时外面侍卫来报。

“燕王,今天有邸报,叫做《快速路晚报》,说是定州栾城出刊,送给燕王分发的。”

侍卫的话是按照送信人传达而来,至于说的是什么,侍卫一般不猜测,免得词不达意。

“《晚报》,这是什么报。拿来看看。”

随着一声令下,一大捆报纸送了上来。

黄色的草纸,看似要比一般的草纸略微好点,但也仅仅是手感好点。

粗糙程度依旧不适合书写,但上面的字似乎是印刷上去的。

“燕王,这邸报甚是有趣,上面有栾城的上元诗会,而且诗集都有译解。”

“是呀,居然奖品是硕大的琉璃……”

“这里有话本连载,说的是一个猴子造反的事情!!!”

几个人看着报纸,不时地和赵晖说着。

赵晖也被里面的内容吸引,正孜孜不倦地看着上面的几首诗词。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好诗句,这个赵生不愧是赵王驸马,有些文采!

赵晖心中赞美起了,对赵生又平添几分好感。

自从修路一事不仅加快了燕地与后方的保障,也给自己一路伏下重兵而准备,现在搞报纸,他算是看出来了,这报纸必定是有用的一件事。

他总觉得这个赵生不做无用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