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 > 第386章 大战之年二

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 第386章 大战之年二

作者:韩师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32:31 来源:小说旗

赵晖一声令下,工部即刻行动,如火如荼地投入到火炮的制造中,尤其是那些小口径的虎樽炮,其数量竟多达两千余门,随后被迅速分配至四支军队之中。

其中,五百门虎樽炮犹如铁流般直抵燕地,另五百门则浩浩荡荡地向着韩城进发。

赵晖早已洞悉赵钦撤离长安,于韩城孤军奋战、亟待援军的困境。

他深知韩城虽武器尚存,但弹药却捉襟见肘,即便中型火炮的炮弹也制造了不少,却仍难以满足持久战的需求。

与此同时,正欲南下的慕容家族,在筹谋南侵之际,亦从密探口中得知了上郡一战的惨烈与详情。

他们凭借多方搜集的细密情报,加之在夷舆秘密购置的枪械,一番苦心钻研后,竟自研出一种新型火器。

这枪械较寻常为大,颇有几分赵宏所创霰弹炮的风采,其独到之处在于可后膛装填弹药,便捷高效。

可好景不长,当他们惊闻上郡战役中炮弹落地即爆的骇人消息时,心头不由笼上一层阴霾,紧张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匈奴正蠢蠢欲动,意图南侵中原。恰在此时,他们也得知了上郡之战的种种奇闻异事。

通过王家这条隐秘渠道,匈奴人悄然掌握了这种新式武器的制造之法。

而王家所打造的兵器,亦悄然送至尔顿单于手中,为其野心勃勃的南侵计划再添一份助力。

这一切的起因,乃是上郡制造武器的原材料匮乏,赵宏向他的母族请求支援,甚至将缴获的新式武器图纸共享。

在赵宏看来,若无王氏给予的帮助,秦地之争断不会如此顺遂,更何况还要在自己的领地清除羌兵和司马家的势力。

当赵钦将长安拱手让出之时,司马酃顿觉被戏弄,怒不可遏,当即奔赴庆州,召集了他门下的子弟,决意和羌族合作,割据一方,自成诸侯。

与此同时,羌族王达拉乌尔布派出密使,寻到了达拉新布,令他率军队返回族群。

此时的达拉新布军队已被分解,手中仅余三万兵力,且还在上郡数百里外驻守。

“大王让我回去,就这样半途而走,定会遭到狙击。”

达拉新布满脸忧色,眉头紧锁说道。

“如今赵宏进入长安,延州空虚,而且你剩余的人马也在延州,此行无人可挡。”

密使苦口婆心地劝道。

“上郡正在全力制造武器,城内人员众多,我们想要撤离绝非易事。”

达拉新布仍在犹豫,他心底真正担忧的是回去后会被清算,只是这话他并未明言。

密使显然从达拉新布的神情中看出了他的顾虑。

“你若是能将新式武器图纸弄到手,最好还能带着武器回去,大王必定不会责备于你。”

“真的吗?”达拉新布眼中闪过一丝怀疑。

“这千真万确,你与大王同属一个族群,大王岂会为此事对你加以责难。”

达拉新布思前想后,最终心一横,说道:“给我三天,我定会带着图纸等物,朝着约定之地而去。”

密使见目的达成,心中暗自窃喜。

然而,三天过后,达拉新布并未偷到武器图纸,

无奈之下,只能劫持了一趟运往延州的车辆,车上满载的全是弹药等武器,走之前还抓走了两名配制火药的师傅。

在达拉新布眼中,有了这些,仿制便有望。

赵宏得知达拉新布离去,已是数日后,这段时日他忙于对新政重新部署,诸多事务缠身,未曾过多关注。

“这个养不熟的羌族崽子,当初见他作战卖力,还以为是可信之人,没想到最终还是叛逃了。”

赵宏坐在王府大堂内,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地说道。

当年秦永毅在京都一战,被压在废墟之下竟未死,后来被人救起,便隐匿于越州。得知赵宏在秦地有所动作,二人开始了书信往来。

秦永毅收到赵宏的书信,与越州的大将军葛鹏飞一同,来到了延州,还带来了他的亲卫。

此时秦永毅正在大堂内,听到赵宏的话语,先是一愣,随后上前劝说道:

“王爷不必为此等小人忧心,有些人注定无法为己所用,走了也罢,但愿此事不会扰了王爷的心境。”

赵宏听了秦永毅的话,不仅心情未好转,反倒愈发气恼。

“这混账东西,走便走了,居然还打劫了一批运往延州的武器弹药,他自己队伍配备的武器难道还不够吗?”

秦永毅这才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心中也忍不住暗骂达拉新布。毕竟当下赵宏欲独霸秦地,武器弹药何其珍贵,少一点都可能导致败仗。

原本要对潼关进行防御部署,因达拉新布这一闹,又耽搁了数十日。

司马家族和羌族联盟之后,起初也不敢轻举妄动,直至达拉新布的队伍归来,见识了长安拥有的武器,才深知其厉害。

“这些武器着实不错,用作攻城拔寨的利器毫不为过。”

司马彦看过武器后,赞不绝口,脸上满是欣赏之色。

岱贡山却是个喜欢在马上作战之人,对这些武器颇有些不屑一顾,觉得有些言过其实。

“我们战马一个冲锋,所有的箭弩都抵挡不住我们的铁蹄。”

看着这些人的轻视,原本信心满满的达拉新布,带回来的这些武器竟未受重视。

无奈之下,只好将武器运回王帐,等待达拉乌尔布的裁决。

同时,达拉新布的军队也被安排在庆州驻守,严阵以待,以防赵宏率军攻打庆州。

由于弹药的匮乏,赵宏无奈之下只能中断了进一步的行动,而潼关,依旧在原班守将的顽强坚守下,坚如磐石,屹立不倒。

时光匆匆,一晃二十余日已过。

闫如象统帅的河阳大军,在得到朝廷源源不断的弹药补给后,军中将士本能地萌生出收复延州的强烈念头,士气高涨,如日中天。

然而,赵钦却出人意料地颁布命令,让大军按兵不动,静待时机。

这究竟是何缘由?究竟还要等待怎样未知的契机?

其实,赵钦心中早已筹谋已定。

他深知,唯有彻底铲除司马家族这一心腹大患,方能迎来自己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再创辉煌的绝佳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