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 > 第550章 太和殿

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 第550章 太和殿

作者:韩师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4:46:40 来源:小说旗

在赵生的一番筹谋之下,内阁迎来了重大变革,不仅规模扩大,连职务也进行了改变。

改组后的内阁,七人新就位,紧接着便要进行内部选举内阁总理一职。

那是一个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议事厅地面的日子。

厅内气氛庄重,七位内阁成员围坐一堂。

范文渊,这位资深老臣,虽从丞相之位卸任,但凭借着多年在朝堂积累的威望与人脉,在众人的投票选举中脱颖而出,顺利当选为内阁总理,稳稳坐上了这第一把交椅。

随着内阁的成立,赵生对朝堂制度也进行了调整,实行五天一次的大朝会。

平日里,朝中诸事便交由内阁处理。

改组后的内阁与往昔大不相同,五个常务内阁成员还兼任着其他部门的工作。

如此一来,便有效避免了常务们在处理事务时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情况。

日常工作流程颇为严谨,常务们处理完折子后,会进行详细的摘要与批注,随后提交给总理或者副总理进行批红。

最后,由助理将摘要和批注誊抄整理,呈递给身处太和殿的赵生。

赵生本就对皇位并无太多执念,只在太和殿与大臣们开会商讨事务。

他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五年之后,我便会让贤。”

赵晖拗不过这个弟弟,在与赵生深入交谈后,也真切明白了他的心意,心中不禁感慨,自己先前的担忧,着实是多疑了。

此次变革,内阁依据工、农、商、兵以及礼政五大科进行划分。

其中,礼政涵盖了礼仪、外交、教育等诸多事务的处理。

与此同时,以往的六部也被进一步细化。

刑部一分为二,变为监察院和大理寺;工部分成工业部和农业部;礼部也拆分为教育部和外交部等。

唯有户部未作划分,毕竟其往后的主要职责,便是为国家广开财源,搞钱理财。

不仅朝堂之上如此,赵生还将变革的触手伸到了各州县。

他依据新的九部架构,对州县职位进行了补缺完善。

在每一个县,由县令和县尉共同负责治理。

县令主要掌管民生事务,从农田耕种到百姓衣食住行,皆在其职责范围内;县尉则主抓治安,维护一方稳定。

表面上看,这两个官职地位相当,平起平坐,但实际上,二者又相互监督制衡。

当然,事事无绝对。

为了确保权力的公正行使,每个县都设立了监察院分院。

这些监察人员多从外地选派而来,他们虽接受县一级的领导,却不直接向县里汇报工作。

他们拥有建议权,但无干预具体事务的权力。

不过,他们对县里官员拥有监察权和考核权,这一权力着实不小。

而且,监察院的所有文件,在上报到上级府衙后,会经历严格的核实过程,并且会联合本县人员一同核查,以保证公正客观。

赵生这一系列举措,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官场风气为之一变,相互监督的机制开始悄然发挥作用。

税收方面,同样发生了显着变化。

赵生格外重视商业税的征收,将收税重点放在商、工、农三大领域,彻底废除了人头税。

农业税则依据土地核查情况进行征收。

此外,赵生还推出了一项极具人性化的军户减税和免税政策。

在市井街头,常能听到百姓们对此政策的讨论。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坐在街边的茶摊前,端着粗瓷大碗,喝了口茶,缓缓说道:

“现在这政策,可真是好啊!一人当兵,名下三亩田就能免税,退役后五年还减半。

服役期间,家里直系亲人同样能享受三亩地减半的优惠。要是家里没了劳力,还能直接免税嘞!”

旁边一位年轻人接口道:“是啊,我听我入伍的儿子回来说,伤残军人更是全免,直系亲人还能减半。

而且,失去土地的军人和伤残军人,县里还会优先安排工作,要是想经商,也有扶持政策呢!”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些政策拍手称快。

那些世家地主们,可就忧心忡忡了。

一些刚刚获得官身的秀才学子,同样满心不开心。

有世家大族心中暗自琢磨着搞些事情来抵制这些政策。

但碍于皇家手段强硬,他们又有所顾忌。

毕竟,朝廷查没贪官家产的田产,如今大多变成了国有土地。而大地主们,更是成了县衙眼中的“肥肉”,几乎天天被盯着。

在一处深宅大院里,几位地主老爷聚在一起,唉声叹气。

其中一位穿着绸缎长衫,面色阴沉地说道:“这日子可怎么过哟!做地主的难道就没有人权吗?

现在走在路上,遇见佃农都得让道,稍有不慎,就会被县衙抓去,动不动就罚没土地抵押。”

另一位捻着胡须,无奈地摇头道:“可不是嘛!想当年,咱们哪受过这等气。现在这新政策,对咱们太不利了。”

有人不甘心地提议:“要不,咱们……”

话未出口,便被旁边一位老者赶忙捂住嘴,低声呵斥道:“你不要命了!没听那口号嘛,‘一弹灭一城’,谁要是敢造反,那可是死路一条。

现在谁提到打仗,都习惯性地看看天上,就怕一颗炸弹下来,方圆十里无活物!”

众人听了,皆是一阵沉默,心中虽有不满,却也只能暗自憋屈。

而在市井之中,百姓们的生活却因这些政策悄然发生着变化。

更多的百姓,尤其是那些佃农,如今在村里已然能扬眉吐气。

以往,有钱人仗着权势肆意欺压他们,如今却不敢再随意找麻烦。

一位佃农扛着锄头,满脸笑容地对旁人说道:“以前那些有钱人,看咱们就跟看蝼蚁似的。现在可不一样咯,咱也能挺直腰杆做人啦!多亏了皇上的好政策啊!”

旁人纷纷附和:“是啊是啊,听说皇帝还成仙了呢,能引来雷电风雨,保佑咱们过上安稳日子。”

百姓们每每听到这些传说,都会满心感激地仰望天空,感谢上天,感谢皇帝,为他们带来了这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