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这女同志也太能叭叭了!惹不起! > 番外 (一)

这女同志也太能叭叭了!惹不起! 番外 (一)

作者:心如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6 09:05:26 来源:小说旗

微风穿过窗户,风铃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电视机声音洪亮,一位小女孩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的看着。

精致的五官,仿佛精心雕刻的娃娃。漂亮的公主裙,崭新的红色皮鞋,麻花辫梳的一丝不苟,发梢上绑着一朵花。

“杰出青年科学家陈书宁女士,将最新研究成果,无偿捐赠给国家。这一举动,推动我国多项科研的进展。”

“今天我们请到陈书宁女士,

“刺啦——”

鲜嫩的芹菜落进锅里,也热油擦出火花。郭君山蹙着眉,捻起一撮盐丢进去,快速颠勺。

“卓卓,把声音放大一点,爸爸听不见。”

“爸爸,你过来看,妈妈马上就要出来啦!晚点吃饭没关系。”

郭君山弯腰,透过窗帘缝隙,在电视上看到陈书宁,嘴角勾起笑意。

结婚十三年,陈书宁还是老样子。只是那头乌黑的长发,为了工作方便,剪成利落的短发。成日泡在实验室里,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

郭君山抬手关上煤气灶,抬脚走进客厅:“卓卓,去换双鞋,在家里还穿皮鞋,你不累吗?”

王卓手脚往后收,皮鞋藏进裙摆里,嘟起嘴巴抱怨着:“老爸,你好啰嗦!比太爷爷话还多。”

王卓的话从耳边刮过,郭君山注视着电视屏幕,心思早就跑到陈书宁身上。

“这项专利,能够为我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国家更需要它,这项技术能推动多个技术项目进展。

我愿意放弃个人利益,个人得失和国家利益比起来,不值一提。国家培养我们,现在我做出一点成绩,愿意为国家做贡献。”

主持人嘴角含笑,柔声说:“我看到过您的个人资料,您来自农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生。可以讲讲您的家庭吗?”

“我的故乡是河东省春安市安定县陈家村,我是农村孩子。父辈奋力托举,供我们三个孩子念书。”

“我是女孩,高中毕业在家干了一年农活,才等来高考的机会。我备考那段时间,很多人嘲笑我爸妈,说他们俩犯傻。”

“说女孩子早晚都要嫁人,花那么多钱培养我,不如全力培养两个儿子。可我的家人并不在乎那些言论,他们全心全意爱我,托举我。

我大哥读书时成绩不错,为减轻家里负担,初中读完就在家务农。我和二哥上大学时,他和大嫂经常贴补我们。哪怕我说不要,我嫂子也会把钱换成东西,给我寄过来。”

“你的家人很不一样。”主持人感叹道:“那段日子很难吧?一下供两个大学生,这对农村家庭来说,很不容易。”

“确实很不容易……”

陈锋坐在电视机前,早已佝偻的后背,今天挺的格外直。苍苍白发,却挡不住眼中的光芒。

屋里挤满人,却格外安静。所有人都盯着电视屏幕,耳边只剩下陈书宁的声音。

“我呼吁,请大家重视女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要因为性别和封建观念,剥夺女孩子读书的权利。”

刘香花双手紧握,神色激动,扭头和李珍对视,婆媳俩相视一笑。眼眸中闪烁着光芒,她们为陈书宁骄傲。

王二秀目光灼灼,压低声音对陈洪江说:“闺女小时候家里条件差,没有供她读书。现在想起来,我都悔得睡不着觉。

洪江,咱们俩最少还能再干十年,存点钱,留着让孙子、孙女读书。不求孩子有多大出息,长大以后日子能轻松点,别像咱们俩这么累。”

陈洪江低头,轻声应道:“二秀,孙子孙女不用咱们操心。你把身体养好,多陪我几年。”

王二秀笑着点头,扭头看向李宝珍:“宝珍,还是你有远见,你家满意学习不错,有希望考上大学。”

“满意没谷子学习好,谷子考上沪大,我们家满意能考上大学,就算我烧高香了。”李宝珍感叹道:“凤萍总算熬出头啦!”

“爱国,厨房有西瓜,你拿过来。”陈锋头也不回,开口吩咐道:“书宁为咱们家争光,切个西瓜,请大家伙吃。”

“知道啦!”陈爱国红光满面,挤出人群,钻进厨房。

“一个西瓜不够吃,我回家拿两个。”陈二赖起身,喜滋滋往外走,走到高希望身边,弯腰轻声嘱咐:“闺女,你在这里等我,爸回家拿西瓜。”

高希望目光不离电视屏幕,点头应道:“爸,叫我妈过来看会儿电视,凑个热闹。”

“你弟弟妹妹岁数小,动不动就哭。”陈二赖眼睛一转,笑着说:“我回去换你妈,让她过来看电视,我在家看孩子。”

杨凤霞拍了陈二赖一巴掌,催促道:“二赖子,快让开,我看不见啦!”

陈二赖蹲下来,抱怨道:“你就是有福不会享,大江和书意日子好过,要接你过去享福,你就是不去。”

“我住不惯,在家里多自在。”杨凤霞翻了个白眼,语气透着得意:“孩子要上学,书意白天要去公司,大江全国各地跑,不经常在家。那么大的房子,我一个人住害怕。”

陈明理声音沙哑,压着嗓子说:“奶奶您不诚实,上次您还跟我说,姑姑家换了大彩电。姑姑日子过得好,您心里不知道有多得意。”

“明理这名字没起错,这股敢说敢干的劲像书宁。”陈万全凑过来,嬉皮笑脸的说:“嫂子,你跟我们说实话,书意和大江日子过得红火,你得意不?”

杨凤霞中气十足的说:“得意!”话锋一转,反问道:“万全你家日子也不错呀!大平说,你们打算盖新房,有这回事不?”

陈万全收起嬉皮笑脸的模样,说:“有这么回事。国栋二十了,眼瞅着要说媳妇,不盖房怎么办?不仅要盖正房,东西配房我也要盖,大丫二丫带孩子回来,有地方住。”

陈万林竖起大拇指,笑着说:“老九,大哥佩服你。”

“你佩服我干啥?小琴她们两口子多孝顺,我还羡慕你呢!”陈万全瞪大眼睛,关切的问道:“小琴是不是快生了?”

陈万林笑呵呵的说:“下个月的日子,你大嫂已经进城了。我们也没想到,小琴这么大岁数,还能生孩子。”

“这话说的……大哥,小琴怀孕,王山比你们高兴。”

这些年王山跑遍大小医院,为调理好身体,吃过的药能用卡车拉,一直都未能如愿。没想到他放弃之后,竟然有意外之喜。

“我们也高兴。”陈万林急声说道:“王山对福妞很好,吃穿不缺,还费心费力供她读书。小琴她婆婆也没少出力,孩子从小就是她带,看得跟眼珠子一样。”

陈爱军拍着巴掌,大声提醒道:“大家先别说话,听书宁说。”

主持人用柔和的目光,看着陈书宁,继续问道:“你考上清大之后,村里有变化吗?”

“周镇长一直申请资金,想要重建各村小学。我们兄妹考上清大之后,这笔款项顺利通过。我结婚那年回村里看过,读书的女孩子明显比以前多。

参加工作后,初中校长遇到我,邀请我回母校看看。母校变化很大,教室比以前宽敞。我和二哥的照片,贴在公告栏里,上面还有我的简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