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朱重八,哪里跑,我是你小舅子 > 第587章 崇祯和王承恩的真相

突然有官兵站出来,“请皇上上路。”崇祯皇帝表示不理解,没想到自己身边的官兵也选择背叛自己,“大胆,朕可是皇帝。”

没想到对方不慌不忙地站出来,“现在你是皇帝,那是过去了,你的大明已经结束了。李自成已经进了北京,女真人已经进了山海关,吴三桂已经投降了女真人,你难道还指望他们过来救你?”

看到这一步马小帅直接愣神了,没想到最终的幕后黑手终于跳出来了,对方哈哈大笑,“我们足足等了200多年,当年朱元璋的大屠杀,经过200多年的准备,终于把大明王朝搞完蛋了。” “你放心好了,朱由检你是一个皇帝,我们会让你死的体面。”

说完这群人就开始动手,当场就把崇祯皇帝给勒死了,然后套上麻袋,把尸体吊上去,王承恩的下场,和崇祯皇帝没什么区别。

对方干完之后拍拍手,带着这些人就离开了,刚刚离开山脚下,突然就在背后动手,将山上的目击者,屠杀光了,剩下的都是自己人,也就32个人。

马小帅偷偷摸摸躲着,所以看到了这一切。几天之后,北京城突然发生了一系列火灾,这些着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官府,还有一些皇宫的重要位置,这些大火烧毁了重要的文件,这就是有人在试图销毁揭露真相的证据。

一些原本效忠于明朝的军队,比如说在北京城外的吴三桂,马上就向清朝投降了。崇祯皇帝的一些亲信都失踪了,包括最主要的宫女和太监,他们是掌握了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被人刻意给处理掉了。

浑水摸鱼,玩得非常溜,各种各样的流言就出来了,无非就是混淆视听,转移注意力,幕后的黑手终于满足了。让人更加奇怪的是,李自成在撤离北京的时候,也下令销毁了大量的官方文件和记录,这也是为了掩盖历史的真相。

太监王承恩的故事,马小帅觉得奇怪,反正自己现在有时间,不如研究一下。毕竟陪伴在皇帝崇祯面前的,也只有这个太监了,却留下了一个让人尊敬的名字,用自己的行动,在历史上写下了王承恩三个字,这毕竟是有人给自己的荣誉。

亡国之君的崇祯,却有一个太监名垂青史,这就是王承恩,自己的坟墓和皇帝的陵墓靠在一起,这就是读书人给的奖励,如果没有王承恩出卖崇祯皇帝,恐怕幕后的黑手很难成功。

王承恩留下了历史正面的形象,历史也对这个人的行为做出了肯定,可惜呀,只有死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咬牙切齿也没用。

至于说给李自成东西的王承恩,根本就不是太监王承恩,你要知道有些人的名字是一样的。在明史当中记载很少的将军王承恩,在《明史·曹文昭传》中还是有几条消息的。

《绥寇纪略》和《明熹宗实录》这两本书里说的,和农民起义军作战的王承恩将军,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将领世家,成了一个总兵级的大将,长期镇压农民军。

《青海历史人物传》中,将军王承恩祖上参加过靖难,明仁宗时期有一个王姓世袭的西宁卫指挥佥事的职位,这就是王承恩的祖上。

万历三十三年将军王承恩继承了西宁卫指挥佥事的世袭职位,一直在崇祯,都在打仗。曾经受到过崇祯皇帝的接见,崇祯八年,这个人因为母亲去世,所以回家了。

所以王承恩交给李自成的东西,说的也不是这个王承恩,因为这人并不是太监。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崇祯17年的三月之后了,黄花菜都凉了。

在崇祯临死之前,还有一个王承恩,这个是锦衣卫,而且是世袭的。这个特务王承恩,在南明隆武朝的历史记载中能够找到相关内容,比如《思文大纪·卷七》。

所以历史记载并没有错误,因为有的人他名字一样,在顺治六年的时候,李成栋在广东英德遇见了王承恩,请对方吃饭,顺便便给杀了。

问题是历史上还有第四个王承恩,这个是李自成的人,当时的李自成率军队进入北京城之后,这就是一个小头目,当时的主要是负责搜索皇宫,交给李自成东西的应该就是这个王承恩,但是这个人在跟吴三桂交战的时候,直接战死沙场了,如果不是偶然之间见到这个人的记录,历史上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明朝历史写得特别诡异,就是我们说的明史也存在在相当多的问题,版本太多了,毕竟是后面的政权,前面的政权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君权天授是最大的政治基础,后面的政权必须要先承认,前面的政权合法性,也就必须对前朝皇帝一概承认。

明史的主编张廷玉,他在写书的时候,他不能对明朝鄙视,否则的话,也就没有办法在人间生活了。明史中的明朝皇帝各个如此诡异,黑材料真的是太多了,主要原因就是,财政大权,军队的权利,历史的笔杆子,都是文官利益集团,他们背后站着的就是江南士绅,无论是清朝还是明朝,都在拼命的抹黑明朝的皇帝。大量的黑材料,就这样写进了明朝的官方档案,朝廷当中的事儿,都可以记录下来,还可以写一些神话八卦,进行各种歪曲,或者是相互矛盾的资料,让读者去自己理解,但是他们有一个原则,不能够篡改基本事实,也必须符合主旋律。

明朝的这些文官利益集团,背后站着的就是江南士绅,他们实际上属于官僚资本主义,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就是一肚子坏水,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并没有什么错,可惜这些江南士绅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并不是优待,也不是加入,而是残酷的掠夺,甚至是从**上的消灭。

如果不是满清贵族在江南地区屠杀,有些历史资料永远没有办法重见天日,这个时候后悔也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