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大国工业:你一个民营企业搞航母? > 第1156章 涡扇-19的研发拉开序幕

“所以,现在我们的中推项目,有两条路线。”江老总结:“一条,就是在几十年代后期,我们自研先进中推的基础上,继续走正向研发的道路,将这款中推研发出来,弥补我们的空白,另一条,就是由来阳集团主导,改进Rd33,提升性能。”

一款发动机的生命周期是漫长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不断改进,提升性能,Rd33是老毛子特色的产品,油耗高,寿命短,这些都可以用东方技术来进行改进,同时还能捎带着提升一下发动机的推力。

但是,Rd33的设计思想是落后的,无论如何改进,也不可能有特别强的性能提升,所以,想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还是得自研。

“这个简单。”秦川快刀斩乱麻:“咱们来阳集团负责,改进Rd33性能,国家队有狗大户资金支持,走正向研发道路,重新上马新的涡扇项目,这款项目,编号是多少?”

“暂时还没有编号。”

“那就叫涡扇-19吧!”秦川说道:“这样,两个项目一起进行,也好有个保障。”

先进涡扇发动机的研制,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在涡扇十项目的成熟依旧遥遥无期的现实下,所有人都得有思想准备,说不定得十年二十年,才能把中推捣鼓成熟。

万一项目失败了,还有来阳集团的Rd33仿制品,也就是涡扇13的升级产品呢。

这可不是开玩笑,后世的时空中,就出现了涡扇十和涡扇十五的竞争。

涡扇十经过了几十年的开发,终于成熟了,不仅仅用到国产苏27系列、歼十飞机上,甚至还成为了歼二十的动力!原本涡扇十五是准备给歼二十用的,但是,涡扇十成熟了,改进到了涡扇十c,最大推力已经提升到了14.5吨!而涡扇十五的设计推力才不过15吨,根本就拉不开差距,于是,还没有装机的涡扇十五,只能重新回炉,把指标提升到了18吨。

“嗯,多谢秦总!”

这生意,是秦总给拉来的,只要秦总说一句,改进涡扇13就够了,那狗大户的研发经费,就进入了来阳集团的口袋!

秦总没这么做,改进涡扇13,是他们来阳集团自筹资金的,而研发涡扇-19,用的才是狗大户的经费!

“谢啥啊,咱们可是竞争关系。”秦川笑了笑。

“嗯,我们当然知道,这次如果还竞争不过,那我们就……”江老在脑子里组织着用词。

中推验证机项目下马,当时,江老流泪了,刘老、江老他们两代人的心血,都付诸东流了!后来,刘老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我暗暗下定决心,不高出先进的中等推力发动机来,死不瞑目!

“那就继续升级呗。”秦川说道:“江老,我认为,既然已经有了我们涡扇13的改型项目,那么,涡扇19的指标,得适当地定得高一些,今后二十年,都得是一款先进的发动机。”

“那得定多高?”

“这样吧,看看我们的涡扇-13,能升级到什么程度吧。”秦川说着,打开电脑,开启聊天视频,同时把聊天框投影到了大屏幕上。

几秒钟后。

“秦总,找我们天骄航空什么事?”赵玲的笑脸出现在了上面。

“我想要知道,我们的涡扇-13有没有改进计划。”

“您稍等。”

噼里啪啦的敲键盘声音之后,赵玲开口:“秦总,找到了工程师递上来的一份报告,改进计划分成两步,第一步,将直径从1.04米缩小到1.02米,但是进气量却从76公斤每秒增加到80公斤每秒,长度从4.25米缩短到4.15米,交付质量降低65千克。”

“怎么做到的?”江老立刻开口。

赵玲一愣,这声音是谁的?她看到的摄像头景象里,只有秦总啊。

“赵玲,这具体做法,给我们会议室里的人说说。”

“好的,主要是将风扇和高压压气机各自减掉了一到两级,再加上运用一些轻质材料,这样降低重量,推力方面,压比提升到23,加力推力提升到了8.8吨,油耗降低到了2.02……”

听着这些数据,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些指标,已经比中推预研项目的指标要高了!

“大修间隔提升到810小时,总寿命提升到2100小时……”

“就这些吗?”

“嗯,秦总,这是一期改进项目,后面还有二期改进项目,加力推力提升到9.5吨,再加上各种轻质材料的使用,比如复合材料的几下,这样发动机的推重比可以提升到9,可以对标F414和EJ200……”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这还搞什么涡扇-19,人家来阳集团通过提升涡扇13的性能,已经比咱们的还强了!

孙工那叫一个兴奋,好啊,这意味着动力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赵玲汇报完毕,通话结束,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几分钟后。

“我们的涡扇-19,指标是应该定得更高一些,否则……根本就没有研发的必要了。”江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我认为,这款发动机的推力要超过十吨,推重比也要超过十……”

秦总说得没错啊,这必须得竞争才行!

“老江,这样的指标,我们能做到吗?”顿时有人开口问道。

多少年来,航空工业的指标一直都不敢定太高,否则做不到!

“如果还立足过去的技术,肯定做不到,我们得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比如说,降低压气机的级数,对标EJ200,压比得足够高,后面得使用我们的最新单晶材料,还得有双层壁冷却技术……当然,我们也不能好高骛远,得脚踏实地。”

江老开始捋顺思路:“我们预计花五年时间搞核心机,五年时间搞验证机,五年搞具体型号,这样至少用十五年的时间,走正向研发……”

之前搞发动机,一年造出来上台架,之后用十年二十年来解决各种数不清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正确的研发规律来进行,现在,不仅仅要研制世界一流水平的发动机,更是要走完型号研发的整个流程,锻炼队伍!

这个机会是相当难得的!

“嗯,还得有很多技术,比如说模块化设计,更换容易。”秦川补充。

己方的涡扇13再厉害,也是仿制品,还是得正向研发才行,他支持国家队的这个方案,当然,要求也得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