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异域使命 > 第94章 民俗体验

异域使命 第94章 民俗体验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4 18:01:50 来源:小说旗

在阿史德部,阳光宛如金色的丝线,轻柔地穿梭于广袤草原的每一寸土地,为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薄纱。微风轻拂,青草如绿波般荡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与野花的芬芳。大唐使团已然深深沉醉于突厥这浓郁而独特的风土人情之中,而今日,无疑是他们旅程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深度参与突厥的传统民俗活动,一场充满欢乐与惊喜的奇妙之旅正悄然拉开帷幕。

清晨,当第一缕曙光如同灵动的精灵,轻轻唤醒沉睡的草原,使团成员们便在阿史德部族人那如同暖阳般热情的邀请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一片开阔且绿意盎然的草地。这片草地宛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草地上,早已整齐地堆放着搭建毡房所需的各类材料,木质的骨架犹如忠诚的卫士般排列有序,它们坚实而粗壮,仿佛在诉说着即将承担起的重任;洁白厚实的毛毡则乖巧地卷成一卷卷,宛如温顺的绵羊,静静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与形态,为人们遮风挡雨。

一位身形矫健、面容和蔼的突厥老者,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缓缓走到众人面前。他身着色彩斑斓的传统突厥服饰,那鲜艳的色彩如同天边的晚霞,彰显着这个民族的热情与活力。老者的脸上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眼神中更是透着对本民族传统技艺深深的自豪与热爱。他轻轻拍了拍一根粗壮的木杆,声音洪亮且充满热忱,尽管汉语不太流利,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真诚:“各位大唐的贵客,这毡房啊,可就是我们突厥人在这广袤草原上温暖的家。别看它外观朴实无华,搭建起来可有不少讲究和门道呢。”

说着,老者双手稳稳地握住一根木杆,动作娴熟而流畅地将其缓缓竖起,犹如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在精心雕琢一件伟大的作品。他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的要点:“这毡房的骨架啊,就好比人的脊梁,必须搭建得坚实稳固,才能撑起整个家。”只见他将木杆逐一竖起,随后拿起绳索,以一种近乎神奇的手法巧妙地捆绑固定,那绳索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紧紧地将木杆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毡房的基本框架。

使团成员们如同好奇的孩童,紧紧围在老者四周,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期待。萧嵩面带微笑,恭敬地对老者说道:“老丈,这毡房看似构造简单,没想到其中蕴含着如此多的学问和智慧,还请您多多指教,让我们也能亲手搭建出一座属于自己的毡房。”

老者微笑着点点头,目光中满是鼓励:“萧大人客气了,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能学会。”

于是,使团成员们纷纷踊跃上前帮忙。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些骨感。搭建毡房并非易事,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一位使团成员在抬起一根木杆时,由于用力不均,木杆差点倾斜倒下,引得周围人一阵惊呼。好在旁边的突厥青年眼疾手快,迅速伸出有力的双臂,稳稳地扶住木杆,笑着安慰道:“朋友,别急,慢慢来,这活需要点巧劲,找准平衡就好。”在突厥青年耐心的指导下,木杆终于稳稳地立了起来。

接着,轮到铺设毛毡了。洁白的毛毡展开,如同一片云朵落在草地上,又大又重。大家齐心协力,试图将毛毡平整地覆盖在骨架上。但毛毡似乎并不那么听话,总是这儿皱一块,那儿鼓一包。有人不小心被毛毡绊倒,摔了个屁股墩,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尽管状况百出,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笑声在草原上空回荡。

经过一番努力,毡房的雏形终于显现出来。虽然它看起来有些歪歪扭扭,与周围标准的毡房相比略显逊色,但这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萧嵩看着眼前的毡房,感慨道:“搭建这毡房,真是一项考验团队协作的工作,今日算是深刻体会到了突厥人生活的不易与智慧。”

老者笑着回应:“萧大人,这毡房虽简陋,但在草原上,它就是我们温暖的港湾,能遮风挡雨,承载着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中午时分,阳光越发炽热,大家带着满满的成就感,走进刚刚搭建好的毡房内,准备尝试制作奶制品。毡房内,摆放着各种制作奶制品的器具,木桶、皮囊、勺子等一应俱全,散发着一股质朴的生活气息。一位突厥妇女端来一大盆新鲜的羊奶,羊奶散发着淡淡的奶香,诱人不已。

她拿起一个皮囊,向大家展示如何将羊奶倒入其中,然后开始有节奏地摇晃。“制作奶制品,这第一步就是要把羊奶充分搅拌,让奶中的油脂分离出来。”突厥妇女一边摇晃着皮囊,一边耐心讲解。

使团成员们纷纷效仿,拿起皮囊开始摇晃。然而,这看似轻松的动作,做起来却十分费力。没过多久,大家就累得气喘吁吁。有的使团成员因为摇晃的节奏不对,羊奶溅了出来,洒在身上,引得众人又是一阵欢笑。

在大家的努力下,羊奶逐渐开始分离,油脂浮在表面。突厥妇女又指导大家将油脂捞出,制作成酥油,剩余的奶则继续加工成酸奶疙瘩。当大家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奶制品时,那酸甜可口的味道在口中散开,仿佛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这自己动手制作的奶制品,味道就是不一样,满满的都是成就感。”一位使团成员满足地说道。

“是啊,这不仅是美食,更是突厥文化的一部分,今日真是收获颇丰。”另一位成员附和道。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草原染成一片橙红色,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绚丽的地毯。在草原的一处空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射箭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阿史德部的突厥青年们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弓箭,他们的弓箭制作精美,弓弦紧绷,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

一位突厥青年手持弓箭,英姿飒爽地走到众人面前,笑着对使团成员们说:“大唐的朋友们,射箭可是我们突厥男儿必备的技能,今日就请大家与我们一较高下吧。”

使团成员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拿起弓箭,准备迎接挑战。比赛开始,突厥青年们一个接一个地站在射箭线后,搭弓射箭。他们的动作娴熟流畅,箭矢如流星般飞驰而出,精准地射中靶心,引得周围的人阵阵喝彩。

轮到使团成员上场了。一位年轻的使团成员深吸一口气,搭弓拉弦,箭矢射出,虽然没有正中靶心,但也射中了靶的边缘。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看来还得多加练习啊。”

接着,其他使团成员也依次射箭,大家的表现各有不同,但每一次射箭都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鼓励与掌声。

最后,轮到萧嵩上场了。他拿起弓箭,虽然心中有些紧张,但眼神中透着坚定。他缓缓拉弓,箭矢“嗖”地飞了出去,可惜偏离了靶心。萧嵩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一位突厥青年笑着走到萧嵩面前,说道:“萧大人,您虽射术不及我们,但这参与的热情让我们敬佩。”

萧嵩笑道:“重在参与,能与大家一同体验这欢乐的活动,便是极好的。今日见识了突厥青年的高超射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在欢笑声和喝彩声中,射箭比赛圆满结束。虽然比赛有胜负,但大家收获的欢乐与友谊却是无比珍贵的。这一天,大唐使团在阿史德部参与的传统民俗活动,不仅让他们深入了解了突厥的文化与生活,更在彼此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