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仙缘道侣传 > 第86章 魔元法至三重境 苦练神识乱念停

仙缘道侣传 第86章 魔元法至三重境 苦练神识乱念停

作者:云哥师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06:46:18 来源:小说旗

昆仑山玄妙洞之中。

张玄真和程妙音乘七宝琉璃车从汴梁返回,将屋内盛放培元灵浆的池子装扮一新。以南诏石材将池底铺就如镜面光滑,才把培元灵浆灌满一池。南诏石材可是大宋国生辰纲的上好贡品之一。

又在修行的屋子中央,以法力催动五行铁斧,凿石而成一个精巧的石架,稳稳地把魔灵石和仙灵石都镶嵌在上边。两块巨大灵石仿佛屏风一般,分开二人。张玄真在南,程妙音在北,盘坐在金丝线的绸缎蒲团之上。再运转五行之术,以金力化出一长柄金铃铛,一个小拇指大小的长柄小灵锤,这一铃一锤儿,便是‘引磬’。两个五行‘引磬’悬在两人头顶上方。二人口中默念《静心咒》和《常清常静经》,很快便进入忘我无我之境,只有灵明觉知存在,两个人便都处于住定状态。只有一炷香的功夫,张玄真和程妙音双双从入定之态进入住定之境。三日后身心安宁清净,洞府中慢慢悠悠传出绵延悠长的‘叮’一声,由轻柔至清晰,悦耳清亮,使人神魂一振。张玄真和程妙音的五感和神智逐渐回返。此刻二人便已进入修行功法之佳境。

程妙音:“夫君,我之前在运转魔元曳影的时候,祭出血魄针,发现血魄针似乎从魔元功法之中得到很大的助力。仿若同是来自魔界的两个兄弟见面,异常兴奋。我猜想是不是魔元功本是魔界太和幽冥境的功法,而血魄针同来自太和幽冥境,故而相互共鸣。如果我们使用那块巨大的魔灵石,辅助我们修炼魔元功会不会事半功倍?”

“我倒觉得单单使用魔灵石不是十分稳妥。”张玄真不太赞同。“魔灵石有助魔元功,其实我担心的是煞气太重。不若咱们以仙灵石加之魔灵石辅助,仙魔两种灵气,共同修炼魔元功。但是也不能忘记常诵《静心咒》和《常清常静经》,以便清除神魂神识之中,丝丝缕缕的煞气执念。”

“也有道理!”程妙音点点头。

张玄真和程妙音掐起手诀,以灵力引导仙魔两方灵石的灵气,灵气便如海上的‘水龙卷’一般,一灰一白两道精纯灵气灌入二人丹田。

灵气一入丹田,二人便以丹田温火炼化,然后按照魔元功的功法描述,神念引导灵力依照魔元功顺序依次行过,逐渐加速。心念第一重、第二重功法咒诀,双手结‘魔元印’,灵力运转速度越来越快,如此往复,灰白两道灵气相互缠绕,越行越快。魔元功对仙、魔灵石的灵气特别有效,加持作用异常明显,很快便有灰白双色气旋在灵气中出现。一个月后,灵力气旋在经脉循环中运转如流星划过,灰白两色灵气已经融合,并发出赤青银三色神光。神光映照骨骼,光亮透出肌肤之外,骨骼晶莹如玉,气旋光罩经脉。

在两方巨大晶石的助力之下,两个人进入无我无物之态,只有魔元功法在体内运转,不断冲击第三处位于膝盖后部的委中穴‘魔元灵窍’。只有冲开了第三处灵窍,才算是第三重圆满。

洞府之外,日升月落,两个寒暑交迭,两年时光一晃而过。委中穴的‘魔元灵窍’终于被打通。

第三重是身形化虚。由于极快身法,若不隐匿身形,便是虚影百千,所见皆为虚身,是为‘身形化虚’。若隐匿真身,则气息无法被探知。

张玄真,程妙音,魔元经第三重圆满。

……

冬末初春。

玄妙洞的培元灵浆池,张玄真二人沉浸于灵浆仙气的氤氲包裹之中,极速补充灵力。魔元经突破第三重,二人心中欣喜,一边闲聊下一步作何打算。

“夫君,你我二人现在逃跑的功夫可是不弱了吧?哈哈哈……”

“何止是逃跑,现在娘子隐匿身形,于暗处隐匿,伺机动手,恐怕结丹以下十拿九稳。”

“结丹以下啊?还是差了些。”程妙音稍有失落。

张玄真:“虽说前些日子能感觉到筑基的瓶颈稍有松动,可是距离五行凝结,四象和合,三宝成丹,达到结丹期,还是有一段距离。”。

“夫君,我们现在直接强行结丹,是否可行?”

“咱们现在一无功法,二无丹药,想要结丹恐怕还是不行。”张玄真。

“两年前,借着查玄铁令的事情,我本意是看看玄铁令背后有没有结丹的机缘,可是结果却完全没有收获。”张玄真叹口气。

“不但没有机缘,还查出人界可能有一场劫难。”程妙音补充。

程妙音转念一想,又问张玄真:“我们现在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实力啊?”

“暂时没有结丹的条件,便不能再一次脱胎换骨,丹田容纳灵力也不会有本质改变。但是咱们可以增强神识,这样可操控的法宝数量大大增加,以数量取胜。”

“又要练《太清通玄修神术》吗?这个可是好辛苦。”程妙音有点犯愁。

第二天,二人便开始修练第二重了。

心中默念第二重的功法经文,依照功法,运转体内灵力,很快便听音不惊不乱,不出定。玄妙洞外,鸦雀鸣叫,融雪化冰,风吹枯枝,各种声音都无法扰乱二人心智。入定之后,常处入定状态,便是住定。如此住定两年。

两年后,二人的神识已经可以离体,好似银河闪动,悬于头顶,又仿佛无底深洞,吸纳仙灵之气。魔灵石,仙灵石,两方晶石上的灵气,如涓涓泉水,流向二人头顶的神识。神识不断膨胀扩大,神室在修神术的功法作用之下,出现了无边无际的空间,神室上空的道纹愈加清晰明亮。如此又是两年。

住定之中,二人万念停止,不入不出。没有任何杂念,逐渐进入五感六根皆如虚无之态,眼不观,耳不听,口无味,鼻不闻,无受、想、行、识。体内世界,一切归于寂静,只有神识如天地创世一般,吸收着仙魔晶石上的无尽灵气,多年淬炼,神识已经元盈炁满,稳固坚韧。

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二人再参悟《太清通玄修神术》再也没有第一重时的那种种痛苦不适。

如此又过了四年。玄妙洞外风雨雷电,花开花落,玄妙洞内浑然不知。前后八年修炼,张玄真和程妙音身体周围瑞兆再现,玄妙洞外一道神霞出现,神辉千丈。

二人的泥丸宫中曾经听到过的颂道之音,此刻再起—— 造化之根,洞照神识,平平荡荡,烨烨煌煌,心悟玄音,早证无为…… 神室上空如骄阳的道纹金光,光芒由金变红,道纹愈发清晰,那道纹散发出如意之光,光芒柔和温润。神识如银河旋转,其中隐隐出现一个银光人像,神相庄严。如仙雾般人像一出,神识范围毫无预兆猛然增大,无边无际,好似驾驭流光而观世界,又极速返回。红光道纹镇神室,定精魂。

《太清通玄修神术》第二重,大功告成,神魂出定!

魔元功和《太清通玄修神术》各进一阶,张玄真和程妙音自是心中欢喜。

两个人结伴飞出玄妙洞,设下防护结界封闭洞府。这次张玄真二人决定不借助七宝琉璃车,携手御空飞行。结果两日便以魔元功‘身形化虚’遍游了华夏。虽然速度飞快,但是丹田内灵力有限,张玄真和程妙音这两日时间,马不停蹄,日夜疾驰,几乎用掉一半还灵丹来补充灵力。待回到玄妙洞,丹田灵力仍然消耗一空,赶紧以培元灵浆补充丹田的空虚。

张玄真和程妙音十年来在洞中修炼,忘记凡间岁月是何年,而外界此时已经是北宋康定元年。这年发生了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 在豫北的淇河附近,有一处名叫‘坟头岭’的偏僻古村,村里一户人家添了新丁。古村北边是一条小河,南边是一片丘陵,把村子夹在当中。丘陵形状像一片巨大的坟堆,所以这里的丘陵和这个村子都叫‘坟头岭’。

村里有户人家姓唐,户主叫唐义,是他家里添了新丁。新添的是老三,老大是儿子,老二是千金,这刚生出来的婴孩儿是老三。本来是件喜事,但是在老三生出来的那天,月色血红,星空虽明亮却有滚滚雷声不断,唐家祖宗牌位摇晃掉地,家里养的看家狗,自己咬断绳子,再也没有回来。家里看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凶兆频现,怕他夭折,给他起名字叫唐全寿,乳名叫土蛋。家里人觉得名字越贱越好养活。

坟头岭原本就很小很偏僻,早先只剩了十几户人家,这个唐义是个外来户,领着十几口人来了坟头岭定居。村子里的人都以为是哪里发了洪水,这个有钱的唐家逃难,带着金银细软,一家老小到坟头岭安家落户来了。村里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唐义是走江湖混绿林的。唐义本来准备纳个投名状,上山入伙,结果杀了一个有钱的大户,夺了好些银钱。有了这些银钱,唐义就打消了上山的念头,买了十几个男丁和婢女,躲到‘坟头岭’在北水南山之间,盖起了自己的三进大宅院,当上了本地的员外,开枝散叶起来。再加这里距离皇城近,大杆子大柳子的土匪很少,结果唐义就在这儿安安生生过了二十多年。

一岁之后土蛋便学会说话了。这孩子在他娘的怀里,对着爹娘竟然说:“你二人虽是我爹娘,但是,我叫裘心牢,不叫唐全寿。”任唐义是经历过生死风云的江湖人物,听到自己儿子说出这番话来,也是满脸惊讶,满心疑惑,半晌说不出话来。唐义一边多方打听他小儿子嘴里的这个裘心牢是什么来头,一边请和尚道士做法驱邪。裘心牢看这情景,不愿多生事端,便隐藏了自己内心。在唐义看来,还以为是小儿子恢复正常了。

三岁之前,土蛋无师自通,会讲话,会写字读书,就是不和人交往,整日独来独往。经常双眼直勾勾的盯着地面,自言自语说着一些父母根本听不懂的东西。

四岁这一天,家里的佃户交完租子正要离开,看到土蛋正在掐诀念咒,手掌心竟然还有火团,但是这孩子却毫发无损。这佃户见了,吓得抱头鼠窜,自打那以后,村子里传出流言,说是唐家生了个妖怪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