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206章 招贤纳士

盛唐华章 第206章 招贤纳士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08:31:25 来源:小说旗

兵部衙门位于太极宫外围的皇城之内,距离兴庆宫大概有六七里路程。

李瑛走出宫门,翻身上马,在伍甲、司乙等四十八名侍卫的簇拥下,顺着朱雀门横街前往皇城。

听说自家主子虽然失去了太子的身份,但却获得了天策上将的权力,还兼任兵部尚书,这些侍卫们顿时精神抖擞,一个个昂首挺胸,神采奕奕。

小半个时辰的功夫之后,李瑛抵达了皇城。

守卫朱雀门的禁军已经知道了这个让人震惊的任命,此刻看到李瑛策马到来,吓得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俱都挺起胸膛站的笔直,唯恐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烧到自己头上。

李瑛带着卫队穿过朱雀门,越过太仆寺、太常寺,一直来到兵部衙门前面驻足。

因为过年放假,兵部下辖的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四个衙门各留下一个主事值班。

李瑛来的太快,他们此刻还没有收到最新的任命消息。

听到院子里一阵喧哗,正在值班的兵部司主事来到院子里查看:“尔等是什么人,竟敢擅自闯入兵部衙门?”

当看清为首之人竟然是太子的时候,这名主事急忙作揖施礼:“原来是太子殿下驾临,不知有何指示?”

李瑛背负双手,高声道:“孤已经不是太子,如今是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前来巡视。”

“啊、这……”

这名主事顿时慌了神,抬手擦拭了下额头上的汗珠,“臣、下官……尚不知道此事。”

“无妨,你们的侍郎与郎中马上就会赶过来,孤先在兵部大院随便转转。”

李瑛也不着急,留下侍卫戒严,只带着伍甲、陆丙四名近卫在兵部院子里转悠了起来。

兵部为六部之一,排在礼部、吏部、户部之后,位居六部中的第四位,尚书为正三品。

兵部最初由尚书令统领,但因为李世民担任过尚书令,所以从贞观年间开始,尚书省不再设置尚书令,而是由尚书省的副官左右仆射来主持尚书省的政务。

但到了贞观后期,李世民为了加强皇帝集权,干脆连左右尚书仆射也不再任命,改由六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进行禀报,使得六部尚书的地位获得了巨大提升。

兵部并不能直接调动兵马,工作任务是考核武将功绩,向皇帝或者中书、门下提议武将的任免调度;给全国各地的士兵誊录军籍发放军饷,绘制地图,策划边防部署,蓄养战马,统筹车辆制造、甲胄兵器等事务。

如果以李瑛穿越之前的标准来衡量,兵部尚书这个职位相当于总参谋长与总装备部、总后勤部的结合体。

就权力而言,兵部尚书只有提议权,并没有直接任命武将的权力。

不要说十六卫大将军、节度使这样的高级武将需要皇帝任命;就算是兵马使、都尉这样的中级武官也需要中书、门下两个部门的批准方能生效。

但现在李瑛把天策上将和兵部尚书结合到了一起,那权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李瑛也知道,李隆基十有**是被李琦气昏了头,才报复性的任命自己为兵部尚书。等他冷静下来,或者等除掉武氏一党之后,肯定会免去自己的兵部尚书一职。

所以,在被免职之前,李瑛必须尽量掌握兵部的机密,并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部署。

“嘿嘿……说起来我得感谢李琦的神助攻,气得李三郎把天策大将说成了天策上将,还让我捞了一个兵部尚书过把瘾。”

李瑛心中偷笑,也不知道李隆基会不会纠正他的口误,把自己的“天策上将”改成天策大将?

但皇帝的话金口玉言,而且还是在大朝会上亲自宣布的,想来李隆基不会打自己的脸。

李瑛围着兵部衙门转悠了一圈,做了个大致了解,目测有大大小小的房屋六百余间,估计能够容纳上千人在此办公。

当李瑛逛到一半的时候,兵部左侍郎郭虚己、右侍郎夏侯功带着四名郎中和几个员外郎气喘吁吁的返回了兵部衙门。

兵部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文官,主要交通工具是轿子,所以比李瑛晚回来了一炷香的功夫。

没想到这位由储君纡尊降贵改任兵部尚书的唐王不回家过年,反而直接来到兵部,让这些郎中、员外郎、主事们俱都心怀忐忑,坐立不安。

李瑛围着兵部衙门转了一圈,便返回尚书署接见自己的属下。

“诸位同僚,自今日起,孤便与你们共事。孤希望你们大力举荐人才,齐心协力壮大我大唐的军队。”

李瑛话音刚落,驾部司郎中冯魏然立马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下官举荐一个同乡,他的名字叫做南霁云,目前在魏州折冲府担任别将。此人武艺高强,弓马娴熟,治军严明,深受士卒爱戴。

在牛仙客担任尚书期间,下官屡次举荐此人晋升折冲都尉或者果毅都尉,俱都被牛仙客置之不理。今日殿下为国求贤,下官便举荐我这位同乡为国效力。”

“南霁云?”

李瑛心中暗喜。

这不是在安史之乱中,跟随张巡一起镇守睢阳的骁将吗?

如果能把他招入自己的幕府,麾下将会平添一员悍将。

“好,孤记住这个南霁云了,将来定然予以重用。”

李瑛捻着逐渐茂密起来的胡须,扫了其他人一眼:“孤除了兵部尚书之外,还担任天策上将之职,需要招纳一批有能力的幕僚,除了武官之外你们也可以向孤推荐善谋之士。”

库部员外郎李炎站出来禀报:“举贤不避亲,下官举荐我的侄子李泌,希望他能到殿下的幕府谋一个差事。”

“李泌?”

李瑛忍不住击掌叫好,“孤听说过他的名字。”

这可是唐朝中期的名相,也可以说是中唐往后的第一名相,如果有他加入自己的团队,便拥有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

“明天便让他到兵部来见孤,只要他有真才实学,孤定然会加以重用。”

见李瑛从谏如流,其他的几个官员纷纷举荐自己心目中的人选。

“青州都督治下临淄折冲府长史宇文斌文武双全,精通韬略,建议殿下予以提拔。”

“并州太谷折冲府的果毅都尉杨昂力大无穷,善使一口大刀,希望殿下能够提拔举荐。”

“臣举荐冀州枣强县县丞田神功,此人精通兵法,善用一口长枪,是一个杰出的将才,可惜目前正在一个下县担任县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