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235章 要想让马跑,就要让马吃草!

盛唐华章 第235章 要想让马跑,就要让马吃草!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08:31:25 来源:小说旗

李林甫才不想给自己添堵,婉言谢绝:“中书省有个重要会议,下官就不去了,而且我对军事一窍不通,有萧太师足矣!”

“右相不去,我李适之必须去,否则岂不是故意给唐王殿下晾摊子?”

李适之早就想去看看李瑛的军威,以此来判断他的军事才能。

如果李瑛能文能武,那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做他的铁杆支持者,就算付出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

李瑛又向兵部侍郎郭虚己、夏侯功发出邀请,两人身为兵部官员,乃是职责所在,自然俯首领命。

李瑛最后向京兆尹萧炅发出邀请:“萧府尹乃是京兆府主事,孤的渭城大营位于你的治下,何不一道前往检阅?”

萧炅为人骄横,才疏学浅,到现在还没有看清局势。

在他眼里,李瑛被剥夺了储君之位,显然没了前途。

相比之下,有母亲作为依靠的太子李琦更有前途,所以他不想跟李瑛走的太近。

“真是抱歉,下官还有公务要处理,就让韦少尹代替本府去吧!”

李瑛也没有当真邀请萧炅,只是给他个面子而已,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让韦陟去参观自己的军营。

“有韦少尹去足矣!”

就这样,李瑛带着太子太师萧嵩、左相李适之、兵部左侍郎郭虚己、兵部右侍郎夏侯功、京兆少尹韦陟一起离开兴庆宫,前往天策府参观。

从兴庆宫到安乐坊实在太远了,所有人全部骑马,花了半个多时辰方才抵达。

望着这座昔日属于太平公主的府邸重新忙碌了起来,萧嵩感慨不已:

“府邸依旧在,只是人已非!想当年太平公主权势滔天,又怎能想到如今宫墙仍在,物是人非?”

众人一阵感慨,纷纷策马跟着李瑛进入天策府游览。

李瑛带着众人骑马围着天策府转了一圈,中午设宴款待。

为了酬谢贵宾,公孙大娘再次表演了剑舞。

没办法,她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妥妥的大唐顶流艺人,粉丝们的盛情难却。

李白不服输,在公孙大娘表演完了剑舞之后也表演了一段手鼓,赢得了一片喝彩。

在萧嵩、李适之等人看来,李白的手鼓确实很有水平,但跟公孙大娘的剑舞还不是一个档次。

不过呢,出于礼貌,所有人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下午还要去渭城大营检阅军队,所有人不敢喝的太多,只是浅饮辄止,只有李白不管三七二十一,感情深一口闷,自顾自喝的醉醺醺。

“诸位大人去渭城吧,恕李白不能作陪!”

“呵呵……太白先生就在家里歇着吧,军中事务你还是少操劳!”

李适之拍了拍李白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道。

李适之知道自己和李白一样嗜酒,但自己分得清什么时候该喝什么时候不该喝,但李白不行,只要有酒宴,绝对先醉为敬。

简单的午筵结束,众人纷纷上马,在天策卫的簇拥下自安化门出了长安城,直奔渭水大营。

由于南霁云和雷万春分别掌管朱雀军与玄武军,因此天策卫暂时由高适来统领,并升任为正五品的天策卫中郎将。

李瑛身为天策上将,五品及以下的武官可以直接任命,任命中郎将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马蹄隆隆,一个时辰后,李瑛一行抵达了位于渭水边上的渭城大营。

渭城大营北面的校场上人喊马嘶,三万大军分成四个方阵,正在接受操练。

张巡、田神功、南霁云、雷万春四个人铆足了劲,使出浑身解数锻炼麾下的将士,从列阵到走位,再到厮杀,再到冲锋,几乎手把手的亲自指导。

相比之下,四个人的训练又略有不同。

张巡更加注重给士兵灌输军事思想,教导他们审时度势,按照军令走位。

田神功则热衷于布阵,把手下的人马分成枪兵、盾兵、弓兵、骑兵,着重训练各个兵种的配合。

而南霁云和雷万春的训练则简单粗暴了许多,他们训练的宗旨就是提高士兵的武艺,加强单兵作战能力。

在两人看来,士兵的武力决定了战场上的胜负,只要你有足够强大的战斗力,可以粉碎一切阴谋诡计!

不同的是,南霁云更加注重训练弓兵,雷万春则强调一力破万军,只要力气足够大,城门都能给他干碎!

“杀!”

“冲啊!”

“全军列阵!”

“放箭!”

“咴~~”

三万人马在校场上训练的热火朝天,喊杀声震耳欲聋,踩踏的烟尘直冲云霄,遮天蔽日。

李瑛望着这些文官眼神中越来越钦佩的神色,得意的问道:“萧太师,你看孤训练的这支队伍如何?”

萧嵩竟然热泪盈眶,从袖子里掏出手帕擦拭了一下:“老夫实在想不到,殿下竟然还有这样的用兵才能。这样的纪律与精神,实在让老夫无法相信这是府兵!”

郭虚这个兵部侍郎更是感慨不已:“下官这些年去了不少折冲府,他们纪律涣散,精神萎靡,与边兵相差甚远。没想到经过天策府一个多月的训练,竟然如同脱胎换骨。”

李瑛笑着道出了自己的看法:“萧太师、郭侍郎,在孤看来,府兵战斗力低下的原因不在素质,而在于制度。”

唐朝的折冲府与明朝的卫所制度相似,都是采取军户制度,只要入了军籍,就要子承父业,祖祖辈辈生的儿子都是府兵。

没有战争的时候,朝廷会给折冲府划出一片土地来,作为折冲府士兵的耕种范围,好处是不用缴纳赋税。

坏处是府兵没有军饷,而且打仗的时候需要自备兵器、衣服、甚至是粮食,折冲府只提供马匹、甲胄、旗帜、弩箭等。

不错,就是这样,大唐各地折冲府的士兵出门打仗需要自带粮食。

唐朝建国之初,这些府兵们还能忍受,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尤其是和周边异族持续的拉锯战下来,府兵们不仅伤亡惨重,而且没有时间在家里种地。

这就导致了大量府兵逃亡,甚至有人投靠了异族,许多折冲府的兵力已经不足四成,直接导致了唐朝府兵制度的崩坏。

李隆基无奈之下,这才采用了募兵制,并由节度使全权负责,也为唐朝中后期的动荡埋下了祸根。

李瑛说道:“既想让马儿跑,又不想让马吃草,这怎么可能?

所以孤已经以兵部尚书的名义对这支西征军做出改革,所有府兵在出征期间不仅可以享受朝廷提供的粮食、衣服,每人每个月还能领到六百钱的军饷。

正是因为孤的这项改革,才让这些将士脱胎换骨,展现出了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孤相信,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上了战场之后,他们一定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让天下人刮目相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