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238章 先生大义

盛唐华章 第238章 先生大义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08:31:25 来源:小说旗

一个时辰后,萧嵩果然带着户部尚书裴宽来到了戏苑,并在戏苑迎宾的安排下进入了扬州厅。

“听说你们戏苑的《五丈原》最近比较火爆,老夫就与裴尚书欣赏此剧。”

萧嵩也不询问裴宽的意思,按照和李瑛商量好的计划,直接做了决定。

“哇呀呀……”

已经成为大唐名伶的陈长生化妆成诸葛亮,亲自登台表演。

经过半年的磨练,陈长生的功力又突飞猛进了一大截。

他演的诸葛亮栩栩如生,将诸葛武侯的悲壮与忠义还有无奈演绎的淋漓尽致,让萧嵩和裴宽不由得当场洒泪。

“唉……演的真是太好了!”

当舞台上落下帷幕的时候,萧嵩感慨不已。

裴宽附和道:“听说戏本是唐王殿下写的,他可真是个奇才!”

萧嵩道:“也只有心怀忠义之人,才能写出这般荡气回肠的剧本,才能将诸葛武侯的忠义展现的淋漓尽致。”

裴宽对此表示赞成:“太子一定是忠义之人,否则他也不会亲自出征吐蕃!”

就在这时,扬州厅的门帘被挑开,李瑛笑吟吟的走了进来。

“萧太师、裴尚书,孤这厢有礼了!”

“见过唐王殿下。”

萧嵩和裴宽站起来一起施礼,然后闲聊起来。

在萧嵩的刻意引导之下,话题很快就转移到了李瑛的西征军身上。

裴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李瑛的圈套,随口问了一句:“殿下这次西征,可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户部帮忙?”

“有、太有了!”

李瑛立即大倒苦水,把折冲府制度的缺陷说了一遍,最后道:

“由于府兵制度存在巨大缺陷,导致这支人马战斗力低下。为了鼓励他们奋勇作战,所以孤决定每名士卒每月发放六百钱的军饷。”

裴宽顿时警惕起来:“一个人六百钱,那四万人就是两千四百万钱,一年下来就是三十万贯,这可是个不小的支出。”

李瑛这才将目的托出,笑吟吟的道:“所以需要裴尚书帮忙解决,这三十万贯无论如何都要给孤拨付下来。”

“哎呀……这!”

裴宽一脸为难,“殿下为国出征,第一次向裴宽提出请求,按理来说,老朽不该拒绝。不过呢,去年边关战事紧张,咱们的军费支出,由往年的七百万增加到了九百三十万,直逼千万大关,老朽愁的是夙夜难眠啊!”

“既然已经支出了九百多万,也不差殿下这三十万,裴尚书你说是不是?”萧嵩谆谆善诱。

裴宽叹息道:“去年的赋税只有两千一百万贯,比前年少了三百万,而军费却增加了两百万,导致入不敷出,我们户部现在头疼的紧啊!”

“就说王忠嗣吧,自从去年四月份出任陇右节度使,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已经靡费军饷一百八十万贯,这不催着让我们户部在二月中旬前拨付三十万贯,要不然亲自回长安弹劾老夫,你说我招谁惹谁了……”

“老夫承认,王忠嗣确实能打仗,也给圣人长了脸,不仅收复了安西的所有失地,甚至还反攻进了吐蕃境内。”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裴宽也不能自己变出钱来,王忠嗣若是再这样咄咄逼人,下官只好告老还乡……”

萧嵩蹙眉道:“陇右加上安西的兵力,大概十二三万人,王忠嗣一个月就要消耗二十万贯吗?”

裴宽双手一摊:“可不,听说王忠嗣能打胜仗,靠的就是阵前重赏,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方才所向披靡,打的吐蕃军节节败退。”

“裴尚书,孤也知道你们户部比较拮据,所以孤打算向你借钱,等孤西征归来,你拨给孤的军饷一定如数奉还。”

“借钱?”

李瑛的话显然超过了裴宽的认知范围,“殿下指的是借军饷?”

“正是!”

李瑛点头,“每个月借我两万四千贯军饷,最长持续一年。一年之后,如数奉还。”

“呵呵……”

裴宽抚须苦笑,“古往今来,没听说过有借军饷的,殿下将来拿什么偿还?”

“战利品!”

李瑛笃定的说道,“此次出征,孤定然能够直捣敌巢,满载而归。”

裴宽眨了眨双眼,陷入了沉思之中。

打仗可不像做生意,哪有借钱打仗的道理?

而且听李瑛的语气似乎还对胜利信心十足,这可是兵家大忌!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就算是太宗再世,李靖复生,也不敢说百分之百就能打胜仗,还能掠夺战利品满载而归,殿下这话说的也太自大了吧?

“唐王殿下,恕裴宽直言,打仗可不是儿戏,万一殿下没有打赢,将来拿什么偿还军饷?”裴宽捻着胡须问道。

李瑛道:“我也不瞒裴尚书了,这个戏苑一个月就能赚两万贯,就算是吃了败仗,孤也有足够的能力偿还你三十万贯。”

裴宽急忙解释:“老臣倒不是计较殿下能否将三十万贯还给我们户部,四万将士的性命可是掌握在了殿下手里,相比之下,三十万贯不值一提……”

“孤明白裴尚书的意思,但孤这次西征,定然会凯旋而归。孤绝不是吹牛,裴尚书如果不信,可以问问萧太师,他可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李瑛信心十足的说道。

萧嵩急忙开口:“裴尚书,等哪天你去一趟渭城大营,看看西征军的表现就知道殿下没有信口开河。老夫相信,殿下此行,定然能够凯旋而归!”

李瑛趁热打铁,起身作揖道:“孤也知道裴尚书忠君爱国,忧国忧民,节操堪比诸葛亮。孤相信区区三十万贯军饷绝对难不住你,而且孤保证一年之后,所借的军饷如数奉还!”

李瑛说的这番话倒不是为了恭维裴宽,而是他的确是个德操高尚之人,为人正直,既不结党营私,也不阿谀奉承,堪称忠臣楷模。

当今的五位尚书里面,礼部尚书王琚性格懦弱,工部尚书韩休刚愎自用,刑部尚书陈希烈阿附李林甫,吏部尚书韩朝宗圆滑中庸,也只有裴宽堪称忧国忧民。

所以,即便王忠嗣现在如日中天,既打了胜仗又深得李隆基厚爱,但裴宽依旧亲自核算陇右军与安西的经费,尽量为大唐节约开支。

听了李瑛的这番话,裴宽才知道萧嵩邀请自己看《五丈原》的用意,把自己拿来对比千古贤相诸葛亮,把高帽子戴在自己头上,让自己无法拒绝。

“好吧!”

裴宽长叹一声,颔首应允:“既然唐王殿下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裴宽还能说什么?明日就先行拨付给渭城大营十万贯军饷,三个月后再将第二笔饷银送到军中。”

顿了一顿,接着道:“至于借钱一事万万不可透露,由我裴宽一力承担,对外就说是拨给边兵的军饷。若是殿下将来真的打了胜仗,收获颇丰,那就悄悄把这笔支出还上。

如果殿下并没有取得计划中的成果,这笔钱也不必还了,由我裴宽一力承担,辞职便是。”

“先生大义,请受李瑛一拜!”

李瑛拱手作揖,对着裴宽深深的施了一礼,诚挚的表示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