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327章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盛唐华章 第327章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08:31:25 来源:小说旗

李林甫并未急着回答,而是一脸玩味的转动着桌子上的茶盏,开口问道。

“敢问殿下,鼎之轻重,可知否?”

李亨闻言大惊失色:“右相这话何意?”

张去逸也被吓了一跳,瞠目结舌的望着李林甫,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呵呵……忠王殿下莫要紧张,老夫与张太府说过,找你有好事相告,不必紧张。”

李林甫捋着胡须奸笑:“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储君不稳,忠王有望啊!”

“啊?”

李亨半惊半喜,或者说惊讶大于欢喜,甚至认为有可能是李隆基让李林甫来试探自己。

当下急忙弯腰作揖:“右相,我李亨安分守己,在十王宅相妻教子,从无争储之心。请右相收回方才说的话,我李亨绝不敢有不臣之心!”

“哈哈……好、好!”

李林甫抚须大笑,当下不再当谜语人,直接开门见山。

“忠王啊,实不相瞒,昨日我去兴庆宫见了一趟圣人。圣人告诉我,说他对现任太子不满,问我将来何人可以胜任储君之位?

老朽毫不犹豫的举荐了忠王殿下,圣人对你的沉稳内敛也很满意。

也就是说,如果皇后与太子一旦倒台,忠王殿下便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储君。”

张去逸感觉李林甫不像是在试探,急忙冲李亨瞪眼:“还不赶快拜谢右相!”

李亨略作思忖,还是弯腰致谢:“多谢右相举荐,只是我才疏学浅,根基浅薄,恐怕难以竞争储君之位。”

“忠王直管放心,只要你有这个雄心壮志,老夫会与同僚们极力支持你。”

李林甫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挑明态度,表示要跟李亨合作。

张去逸为官多年,自然知道李林甫的宰相党实力雄厚,急忙提醒李亨:“既然右相肯举荐你,就一定会力保你,无须担心!”

“既如此,多谢右相提携。”

看到李林甫不像试探自己,李亨这才放松了戒备之心,再次作揖拜谢。

李林甫正色告诫道:“此事唯有两位知道,万万不可泄露消息,以免招惹祸端。”

谈完了正事,三人一块赴宴,举杯畅饮,尽兴而归,就此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返回十王宅的路上,张氏百般询问李亨李林甫找他有什么好事?

但李亨守口如瓶,一个字也不肯多说。

“别问了,知道太多对你没有好处!”

张庭气的呲牙咧嘴:“连我也瞒着,你可真行啊,你就看我问不问阿耶就行了!”

李亨无奈,想着张庭诡计多端,也算是个贤内助,于是压低声音道:“此事关系重大,谨防隔墙有耳,等回到家中我再告知与你。”

“这还差不多。”张庭这才满意。

半个时辰后,回到家中,刚一进门张氏就迫不及待的询问李亨。

“快告诉我,李林甫找你有什么好事,莫非要授予你实职?”

李亨似笑非笑:“比这个还要让人兴奋。”

“啊……不会是?”

张庭闻言,一颗心不由的狂跳起来。

李亨颔首:“你猜对了,李林甫说太子之位不稳,他向圣人举荐了孤。而且,圣人也对孤很满意,如果太子一旦倒台,圣人很可能会册立我为储君……”

“哎呀……这真是太好了!”

张庭击掌欢呼,“怪不得我今天早晨眼皮跳个不停,原来有这样的天大好事,真是天降喜讯啊!”

“嘘!”

李亨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点,知道这件事的不超过一个巴掌,你可千万别走漏了风声。”

“哦呵呵……知道了。”

张庭暗自得意,这话岂不是意味着此事连韦氏这个正房也要瞒着。

一想起这个女人,张氏就有点恼火,说好听的叫做善良,说不好听的叫做软弱,平日里又没有多少主意,凭什么她做正房?

若是将来自家男人做皇帝,难不成还得让她做皇后?

此事万万不行,必须找个机会挑唆李亨与她和离,把自己扶正。

“只是这二十一郎什么时候被废黜呢?”

张氏又嚼起了舌根:“这小兔崽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比李瑛还要惹人讨厌,我忍受她很久了!”

“那就要看武氏什么时候倒台。”

李亨抓起一把核桃仁,在灯光下边吃边与爱妾密谋。

张庭道:“圣人在潼关遇刺案十有**就是武灵筠指示的,没想到三大衙门联合调查,竟然没抓住她的把柄。”

“不急,圣人与她的裂痕已经比峡谷还要大,武氏倒台是迟早的事情,咱们只需要稳坐钓鱼台即可。”

李亨边吃边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

你李琦娘俩蹦跶的再欢有什么用,你李瑛战功再怎么赫赫有什么用,圣人的天平不还是向我李亨倾斜了过来?

有时候,锋芒内敛,韬光养晦,藏巧于拙也是一种大智慧!

此刻,李亨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甚至在幻想自己身穿龙袍,接受百官朝贺的场景。

这一夜,夫妻二人难以入眠,秉烛长谈,一直到东方发白。

……

灵州。

三秦大地的这场降雪并没有覆盖到草原上,李瑛带着幕僚率领五千骑兵,携带战马万余,押运着数百车从突厥牙帐缴获的物资,以日行两百多里的速度向南走了七八天,穿过贺兰山峡谷抵达了灵州境内。

灵州刺史东方睿得知消息后,急忙率领麾下的官员出城二十里迎接。

驿道上旌旗招展,人头攒动。

这里本来是朔方节度使驻节所在,但皇甫惟明移师蒙古高原,东方睿就成了灵州最高官员,随行的有灵州别驾、灵州长史、司马参军、司法参军、灵武县令等数十名官员。

灵州是上州,刺史的职位是从三品,身穿紫色官袍的东方睿站在人群中格外惹眼。

众人在瑟瑟寒风中苦等了一个多时辰,便看到北面尘土大起,滚滚烟尘遮天蔽日,马蹄声震彻大地。

“来了!”

灵州别驾韦智朝北一指。

东方睿吩咐一声:“奏乐。”

一声令下,鼓乐齐鸣,上百人的乐队夹道欢迎。

片刻之后,队伍的前锋就来到了迎接的众人面前

看到天策上将的大纛,东方睿急忙率领众官员上前施礼:“灵州刺史东方睿率灵州的文武官员前来迎接天策上将。”

“吁!”

李瑛勒马带缰,在马上笑道:“呵呵……东方刺史这排场也太大了。”

东方睿道:“殿下一举荡平突厥汗国,为灵州彻底解除了危害,功劳之高,直追太宗。非但是下官率领众人迎接,灵州的百姓更是在城门口焚香点烛,夹道欢迎。”

“哈哈……孤乃是大唐天策上将,此乃分内之事!”

李瑛翻身下马,接受灵州官员的参拜,并介绍了太师萧嵩与回纥首领骨力裴罗。

众人叙礼完毕,李瑛率领大军跟随东方睿一行直奔灵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