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334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盛唐华章 第334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08:31:25 来源:小说旗

不消片刻功夫,吉小庆就把阿史那乌苏召唤到了李瑛面前。

闷闷不乐的阿史那乌苏拱手道:“不知殿下唤妾身来有何吩咐?”

李瑛躺在床上道:“据斥候刺探,渤海国与吐蕃书信往来密切,大有进军草原的态势。

孤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分散到陇右和安西的两万突厥人追回来为孤效力。

只要他们能够杀敌立功,孤定然不吝封赏,与汉人一视同仁。

既然你们突厥的哥舒翰能够做到四品的将军,孤相信其他人也能做到!

你与岑参带着孤的书信与虎符快马加鞭的追赶,把这两万人马全部给孤带到灵州来。”

这两万突厥俘虏全部被缴了兵器与甲胄,而且没有马匹,甚至还携带着家眷随行,一天只能走四五十里。

掐指算算,这两支队伍离开蒙州也不过才半个月左右,充其量也就是走了六七百里,连蒙古高原的三分之一都没走出去。

只要阿史那乌苏快马加鞭,估计五六天左右就能追上这两支队伍。

突厥人曾经在武则天时期控制过灵州十余年的时间,对这里的环境并不陌生,在灵州定居无疑要比去遥远的安西好得多。

阿史那乌苏闻言露出欣喜的表情:“多谢殿下对我们突厥人的关怀,乌苏愿意为你效劳。”

李泌当即把刚刚写好的调令与虎符交给阿史那乌苏,又把岑参召来做了交代,命他二人带领百十名随从一人两马,即刻离开灵州返回草原,把这两支突厥降兵带到灵州。

“殿下请放心,僚属一定协助乌苏夫人完成任务。”

岑参拱手领命,与阿史那乌苏一齐离开天策上将府,带领了百十名随从离开灵州,向西朝着贺兰山峡谷疾驰而去。

李瑛与李泌商量的第二个策略就是等灵州的兵力壮大之后,以天策上将的名义派遣一员大将统兵两万进驻萧关,切断凉州与长安的联系。

这样一来,朝廷与凉州、安西等地的沟通,就会尽在李瑛的掌握之中。

如果不走萧关的驿道,使者就只能翻越险峻的秦岭余脉前往陇右,稍不留神可能就掉进山沟里摔死了。

只要能够拿下萧关,就可以控制河西走廊,李瑛就可以凭借天策上将的身份,逐步掌控安西大都护府、河西节度使两地。

再加上已经掌控的北庭都护府、蒙古大都护府、朔方节度使,从而坐拥大唐一半的兵力。

这样一来,只要李瑛不回长安,李隆基就拿他这个天策上将没办法。

你敢降诏免除我的天策上将,我就起兵造反,割据自立,熬死你李隆基,再进军长安废黜新皇帝。

你李隆基如果不敢免除我的天策上将,那我就赖在外面不回去,一步步把安西、陇右、河西等地的主将换成自己人,等你李隆基死了,我照样进军长安夺取皇位。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李隆基识破李瑛诈伤的拖延之计,立刻降诏免除李瑛的天策上将之职,并号令陇右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出兵讨伐李瑛。

这种情况,对于李瑛来说是最不利的局面,那时候只能退回草原,利用突厥人和大唐周旋。

“不过呢,李隆基真要是这么雷厉风行,孤也有办法应对。”

李瑛又对李泌抛出了自己的对策。

“倘若当真到了这个地步,孤就会派人四处散布流言,说李隆基为了霸占儿媳,指示杨玉环毒杀了李琩。

后来为了平息武灵筠的愤怒,又强迫孤禅让储君之位,并以天策上将做为交换条件。

现在看孤立下大功,又妒贤嫉能,想要迫害亲子,孤被逼无奈,只能起兵反抗。

我想,武灵筠一定很乐意看到这种局面,到时候作为皇后的她一定会趁机向李隆基发难,逼迫他禅位。

到那时,李隆基内忧外患,很有可能把帝位禅让给李琦。

等李琦上了位,孤再派人到长安散布流言,就说李琩之死的真相其实是武灵筠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逼迫李隆基册封她为皇后,并扶持李琦成为了太子,这夫妻二人本是蛇鼠一窝。

这样一来,无论是李隆基做皇帝还是李琦做皇帝,都会威信扫地。

届时,孤率领精锐之师剑指长安,拨乱反正,重振朝纲,定然会获得朝野间一片支持。”

李泌对李瑛的这个杀手锏深表赞成:“圣人与杨玉环之事,确实成了他身上的一个致命污点,既然武灵筠可以拿来做文章,殿下确实也可以拿来做文章。”

战略既定,马上开始执行。

李白亲自撰写了募兵告示,写的洋洋洒洒,文采横溢。

天策府的文吏连夜誊抄了上百份,天亮之后立即赶往灵州下辖的各县与乡镇张贴,并派人赶赴鸣沙、烛龙、盐州、夏州等地张贴。

李瑛一战灭了突厥,威望与日俱增,民间传说天策上将爱兵如子,用兵如神,在他手下效力不仅军饷高而且伙食好,只需要跟着捡功劳就行。

在唐王麾下随便杀几个敌人,就能领到不菲的奖金,等将来退伍后吃喝不愁,要是运气好杀几个头目,还能做官。

募兵告示张贴之后,响者云集,设在灵州的募兵点第一天就招募了五百多名新兵。

李瑛的职位是天策上将,统率整个大唐的兵马,他可以把天策府设置在任何地方,可以随时随地的募兵,这就是兵权带来的巨大好处。

如果只是寻常官职,想要募兵,马上就会被按上谋反的罪名,而拥有了天策上将的护身符,李瑛几乎可以随心所欲。

面对着李瑛的大动作,不止是灵州刺史东方睿保持沉默,就是盐州、夏州的刺史也都不敢过问,任凭李瑛在各地招募士卒。

人家是大唐天策上将,圣人的二皇子,前任储君,现在又建立了灭亡突厥的盖世大功,傻子才会站出来提出异议。

各州刺史非但不敢过问,甚至还鼓励本地的百姓前往灵州参军。

不过两三天的功夫,设置在灵州四门的募兵点,就已经招募到了三千多名精壮男子入伍。

李瑛把这些新兵交给南霁云统率,全部发给刀枪甲胄,每天都跟随老兵操练,灵州城内的原朔方军大营一时间杀声震天。

同时,李瑛又修书给杜希望,命他在云州厉兵秣马,等候自己的命令。

末了,李瑛在书信中着重强调:“朝廷波诡云谲,武氏势力野心勃勃,岳丈手中掌控的六万兵马非孤之手谕,不得调动,即便是圣旨亦要先请示于孤。”

给杜希望写完书信之后,李瑛又给章仇兼琼写了一封书信加深关系,让他好生镇守北庭,他与北庭军的功劳,自己这个天策上将一定会论功行赏,赏罚分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