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376章 一箭定萧关

盛唐华章 第376章 一箭定萧关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08:31:25 来源:小说旗

次日早朝,有个姓林的御史受了尹凤祥指示,跳出来弹劾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庆节贪墨军饷,任人唯亲。

李隆基勃然大怒,叱喝苏庆节出列,问他可是认罪?

“臣并没有贪墨军饷,提拔了一些心腹担任要职倒是确有此事。”

身为双面间谍的苏庆节急忙出列认罪,跪在地上恳求李隆基从轻发落。

没办法,苏庆节要让李隆基相信,自己确实在配合他演戏欺骗杨洄、邓文宪等皇后党,才能让他毫无顾虑的钻进圈套。

李隆基在训斥一通之后降旨:“念在你当年为国戌边,多有功劳的份上,罚俸一年,由左卫大将军改任右千牛卫大将军。若再犯错,定然严惩不贷!”

“多谢圣人从轻发落!”

苏庆节叩首谢恩,诚惶诚恐的退回了班列。

李隆基心怀杂念,没有太多心情处理国事,象征性的听取了几件上奏之后宣布退朝。

大唐十六卫之中,分量最轻的就是左、右千牛卫,兵力最少,任务最闲,一年下来,护驾出宫的次数屈指可数,大部分时间都在养老。

早朝散去,苏庆节立刻赶往右监门卫述职,并带去了数百名心腹将士。

苏庆节自幼从军,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苏定方,先后历任左威卫大将军、右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等职位,袭爵邢国公,在军中威望巨大,右监门卫中的人自然不敢提出异议。

他到任之后,立刻大刀阔斧的调整人事,把军中原先的将校免职的免职,送走的送走,很快就变成了一言堂。

而李隆基和皇后党都进入了静默状态,俱都耐心等待苏庆节的下一步动作,只等对方进入圈套之后,一举奠定胜局。

在接下来的几天,长安城进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表面上看似波澜不惊,暗地里实则暗流汹涌。

……

萧关城外。

这日晌午,一支六千人的唐军扛着天策上将的大旗抵达了关下,高呼开门。

守关武将谢迎君出自陈郡谢氏,官拜正四品的忠武将军,职位是萧关镇守使。

得知有兵马来到萧关城外,谢迎君立刻亲自登上城墙查看,高声喝问:“城下的兵马从何处而来?”

仆固怀恩策马出列,在城下拱手道:“我乃天策上将麾下宣威将军仆固怀恩,奉命前来接替谢将军镇守萧关。还望打开城门,放我等入关。”

“天策上将让你来镇守萧关?”谢迎君一脸懵圈,“我为何不知道?”

仆固怀恩在马上大笑:“我现在告诉你,不就知道了么?”

谢迎君一脸敌意:“我谢迎君奉了朝廷之令镇守此关,岂能随便来个人就想接替我镇守关隘?你可有凭证?”

仆固怀恩左手高举符节,右手擎着佩剑,大声喊道:“有天策上将的符节与佩剑为证。”

“呈上来!”

谢迎君吩咐城墙上的守军放下竹筐,让仆固怀恩把符节与佩剑放进筐子里,然后再拉上城墙核验。

仆固怀恩照做,派遣自己的亲兵上前,把符节与佩剑交给守将勘验。

片刻之后,符节与佩剑又被送下了城墙。

仆固怀恩策马向前,大声问道:“如何,谢将军,现在相信我说的话了吧?”

谢迎君站在城墙上,伸长脖子喊道:“虽然符节与佩剑确实是天策上将的信物,可我是朝廷任命的守关大将,不能只凭他一句话就把关隘交出。我需要上书一封,请示圣人之后再做决断!”

仆固怀恩勃然大怒,悄悄摸起揽在马鞍上的铁胎弓,弯弓搭箭,瞬间奔着城墙上射出一支利箭。

两者相距不过五十丈,谢迎君做梦也没料到对方竟敢对自己突施冷箭,自己可是正四品的守关大将!

猝不及防之下,被一箭射穿脖颈,顿时惨叫一声,跌落到了三丈高的城楼之下,瞬间气绝身亡。

主将被杀,城墙上的守军顿时乱做一团,不知道是该抵抗还是该开门?

仆固怀恩拔剑在手,厉声大喝:“天策上将节制天下兵马,谁敢不从,立斩不赦!

本将奉命前来镇守萧关,有符节与佩剑为证,谢迎君却视若无睹,分明是心怀不轨,目无朝廷。

我今按照天策上将之命,将其射杀,以正军纪。

若朝廷问罪下来,我仆固怀恩自会一力承担!

城墙上的将士若敢抵抗,视为与谢迎君同党叛逆,格杀勿论!”

城墙下的六千唐军纷纷举起刀枪,齐声呐喊:“开门!开门、开门!”

萧关城内只有两千守军,而且其中一半关系户,承平多年,疏于操练,何曾见过这样的阵势?

三千来自北庭的边兵都是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一个个声音洪亮,目光坚毅,气势雄浑。

连带着三千新兵也是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嘹亮的呐喊震彻云霄,直冲天际,吓得关上的守军心惊胆战,魂不守舍。

再加上主将谢迎君已死,剩下的几个将校一商量,决定打开城门交出萧关。

仆固怀恩一箭定萧关,当即挥师进关,迅速控制了各个重要机构,并派遣信使快马加鞭返回灵州向李瑛报信。

使者马不停蹄,经过一天一夜的狂奔,顺利的把捷报送到了李瑛的手中。

“哈哈……仆固怀恩果然没有让孤失望,萧关已经被收入囊中!”

李瑛看完之后,大笑着把捷报交给旁边的李泌,“为了拿下这座雄关,他直接射死了萧关镇守使谢迎君,胆子是真大!”

李泌拱手称贺:“真是太好了,拿下萧关,咱们进可攻退可守,这样只需要等着长安出现变化,咱们就可以随机应变。”

在这几天的时间内,灵州刺史东方睿献上了七万贯铜钱,说是资助唐王招兵买马,剿灭渤海藩邦。

没想到东方睿的财力竟然如此雄厚,着实让李瑛有些刮目相看。

东方睿又是表态支持自己竞争储君,又是献钱献粮,李瑛也不好意思再罢免他这个州刺史,便将他收入麾下效力。

紧接着,东方睿的两个小舅子从盐州带来了八百马家健儿投奔,这些人身手矫健、骑术娴熟,而且各个姓马,自称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李瑛很是高兴,便分别册封马万骑为游骑将军、马千乘为游击将军,统率这支马家军,在南霁云麾下效力。

根据信使禀报,雷万春、田神功率领的两万人马已经穿过了吕梁山,目前抵达了夏州境内,估计再有七八天左右,即可抵达灵州。

在抽调了六千人前往萧关之后,灵州城内只剩下两千边兵,外加这一个多月招募的五千新兵,总共七千余人。

仅凭这一万三千人的兵力,自然不足以威胁到长安。

但李瑛却是成竹在握,不慌不忙。

除了雷万春率领的两万人即将来援之外,阿史那乌苏、岑参从草原上追回的两万突厥降兵也在朝灵州进发,目前已经到了吉兰宁盐池附近,再有十天左右即可抵达灵州。

也就是说,最多十天左右,李瑛手里能够直接调动的兵马将会超过五万人。

到时候根据形势做出变化,如果武氏母子赢了那就挥兵进入关中靖难,如果李隆基赢了那就扼守萧关自立,足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