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680章 真一个土崩瓦解

盛唐华章 第680章 真一个土崩瓦解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08:31:25 来源:小说旗

洛阳。

自从李隆基出征后就寝食难安的武灵筠没有等来喜讯,反而等来了李隆基被困郑县的噩耗。

“什么……李瑛没死,此乃长安朝廷请君入瓮之计?”

半夜接到噩耗的武灵筠震惊的脸色苍白,呆若木鸡。

不等天亮,她便派人连夜召李林甫、裴敦复、王琚等人入宫商讨对策。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让镇守函谷关的韩举功、风陵渡的来曜一起出兵救援李隆基。

郑县城内的七万人马是洛阳朝廷的底牌,一旦被吃掉了,那洛阳朝廷将再也无力抵抗长安军的进攻。

使者携带了“朝廷诏令”,连夜离开洛阳赶往函谷关。

只是人还没到函谷关,就在陕州境内撞见了浩浩荡荡的河东军,“杜”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招展。

使者急忙返回洛阳向武灵筠禀报这个噩耗:“启禀皇后,函谷关沦陷,杜希望正率八万大军朝洛阳杀来!”

武灵筠如遭雷击,当场晕厥了过去。

随后,斥候不断的从各地送回噩耗,函谷关沦陷、风陵渡沦陷、潼关沦陷,河东军已经过了渑池,距离洛阳只剩下一百五十里路程。

在李隆基倾巢出击之后,洛阳城内只剩下两万守军,眼见洛阳朝廷的覆灭已是旦夕之事。

这日早朝,超过一半官员缺席,甚至连告假都没有,直接开摆不来了。

武灵筠急的嚎啕大哭:“右相你快想个办法,本宫相信你一定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李林甫也知道洛阳朝廷即将寿终正寝,但他还是想再抢救一下。

“请皇后给河阳的李钦修书一封,让他火速过河拱卫洛阳。”

“好好好,马上给李钦修书!”

武灵筠已经失去了方寸,当即以皇后的名义给李钦下了调令。

使者携带兵部文书离开洛阳,快马加鞭赶往黄河北岸的河阳县,召李钦率部回援东都。

李钦此刻手里正拿着儿子李晟的招降书,在权衡一番后下定决心向长安朝廷投降。

既然李瑛能够接受来曜、来瑱父子的投降,能接受辛云京的投降,那自己还犹豫什么!

李隆基被抓了,七万大军全部覆没,来曜父子投降、辛云京投降,潼关沦陷、风陵渡沦陷、函谷关沦陷……

杜希望率领八万大军逼近洛阳,自己再去保卫洛阳朝廷,那纯属脑门被驴夹了!

“拥护长安,讨伐武氏!”

下定决心之后,李钦立刻设宴召来自己的副将,原潞州大都督府长史邓睿,掷杯为号,直接在酒席上砍了。

此人与邓文宪一样,与武灵筠乃是表姐弟关系,属于武氏死党,断无投降的道理,不如砍了将首级献给李瑛当做投名状。

随后,李钦召集驻扎在河阳周围的兵马,宣布向长安朝廷投降。

“诸位将士,长安的皇帝才是大唐正统,自今日起,本将决定拨乱反正,支持长安!”

李隆基惨遭俘虏,三关连续失守的消息已经在河阳军中传的沸沸扬扬,从上至下早就失去了斗志,军心惶惶。

此刻听了李钦的决定,五万将士齐声表示遵从命令,弃暗投明,归顺长安朝廷。

“拥立长安,统一大唐!”

“拨乱反正,讨伐武氏!”

五万将士攘臂高呼,支持长安的声音直冲云霄,振聋发聩。

“出兵!”

获得了全军上下的响应,李钦随即率部袭击孟津渡,斩杀守将任师利,将他的首级与邓睿的首级一起给大唐皇帝李瑛送去。

此时,李瑛率领十万大军已经过了潼关,距离洛阳还有三百多里路程。

李晟接到父亲的降书之后,立刻带着使者提着两颗头颅前来面圣。

“启奏圣人,家父已经率部反正,并斩杀任师利、邓睿,特将首级来献。”

“哈哈……真是太好了,看来不用等朕抵达洛阳,杜希望就能收复东都了!”

李瑛喜出望外,命李泌以兵部尚书的名义给李钦修书一封,命他依旧担任左威卫大将军,率部渡过黄河,协助杜希望攻打洛阳。

孟津渡距离洛阳不过八十里路程,李钦叛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

“启奏皇后,李钦叛变了,他斩杀了邓长史与任将军,正率叛军朝洛阳杀来。”

“启奏皇后娘娘,郑县被攻破,陛下被押解回长安了!”

“报……大事不好,李瑛率十万人马御驾亲征,已经过了风陵渡,距离洛阳只剩三百里!”

“报……渑池、新安各县望风而降,杜希望的大军距离洛阳只剩八十里路程!”

“不要报了……谁再报就给我砍了!”

武灵筠捂着双耳,几乎要疯了,“快派人把李林甫、裴敦复、王琚等人召来,共商对策。”

“奴婢遵旨!”

担任内侍省知事的牛仙童答应一声,马上派人去宣召李林甫、裴敦复等人来洛阳宫议事。

此刻,李林甫正在家里考虑前程。

作为洛阳朝廷的首相,他比武灵筠接到的消息还要早。

自己的计划弄巧成拙,导致李隆基惨遭俘虏,随即三关沦陷,各路人马纷纷投降,洛阳朝廷手里的军队短短半个月内土崩瓦解。

“大势已去……”

李林甫呆坐在偃月堂内,抿嘴苦笑。

他的这个偃月堂比照长安城平康坊相府内的偃月堂打造,布局与造型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就连家具都是出自同一个木匠之手。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李林甫才能静下心来,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老夫到底该何去何从?”

李林甫背负双手,在堂内来回踱步,如芒在背。

洛阳沦陷已经是旦夕之事,杜希望的大军相距只剩八十里,李钦也叛变杀了过来,指望洛阳城内的两万人马负隅顽抗完全是痴人说梦!

或许,这两万人非但不会抵抗长安军,甚至有可能会把自己抓起来献给李瑛邀功。

李林甫深知,整个洛阳朝廷不可饶恕的人首推武灵筠、李琦母子,其次就是自己这个宰相。

作为洛阳朝廷的主谋,李瑛的大军进了洛阳,肯定会毫不留情的把自己抄家。

几天之后,自己全家老幼就会像张守珪那样被满门抄斩,老幼不留。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不能让子孙们为我陪葬!”

李林甫狠狠地揪下一根胡须,喃喃自语,“是时候逃离洛阳了。”

自从李隆基被困郑县,三关沦陷的消息传到洛阳之后,已经有数十名官员弃官逃命,不知所踪。

其中职位最高的是一个吏部侍郎,在大唐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逃了也就逃了,李瑛或许不会特意抓捕他。

但李林甫知道自己却走不通这条路,如果找不到庇护的势力,李瑛一定会派人掘地三尺搜捕自己。

而且,李林甫担任宰相的这几年结下了无数仇家,还不知道多少人想要他的性命,一旦手里没了权力和军队,随时都有可能丢了性命。

放眼整个神州,似乎只有投奔安禄山一条路可走!

“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李林甫盘桓再三,最终决定离开洛阳前往徐州投奔安禄山。

张守珪虽然死了,幽州虽然被王忠嗣拿下了,但安禄山占领了山东地区、淮南地区,主力部队已经渡过长江拿下了润州、苏州、常州等地,前锋直逼杭州、越州。

安禄山占领的地盘不仅远超洛阳朝廷,其兵力也多达三十万,如果指挥有方,取代大唐或许做不到,但像孙权那样割据江东也并非不可能。

想到这里,李林甫先命几个儿子收拾家中的细软,集结家丁侍卫,做好逃离洛阳的准备,又派人去把依附于自己的党羽召集到相府。

李林甫要告诉党羽自己的去向,让他们自己选择出路,或者留下来等候李瑛的审判,或者跟随自己去安禄山麾下谋求一席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