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710章 三军会师

盛唐华章 第710章 三军会师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08:31:25 来源:小说旗

“呜呜~”

巳时正,吐蕃大营敞开大门,九万吐蕃军潮水一般汹涌而出,将成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全军攻城!”

乞力徐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亲自擂鼓。

“杀啊,冲进成都抢女人!”

“冲啊,杀进成都抢金银!”

将近八万吐蕃大军分作四个方队,每个方队将近两万人,呐喊咆哮着,举着兵器疯狂的冲向成都。

望着乌泱泱的藩贼,唐军上下俱都心服口服。

“节帅算得真是太准了,吐蕃狗果然倾巢来袭!”

“光算得准也没用,大伙得加把劲顶住藩狗的攻势!”

李光弼抱起一块滚石,照着云梯上的吐蕃士兵狠狠砸了下去。

只听“咚”的一声闷响,被滚石击中的贼兵惨叫一声,向下跌落,并将脚下的一个吐蕃头目顺带砸了下去。

“杀啊,让吐蕃狗尝尝我们唐人的厉害!”

在李光弼的身先士卒之下,唐军呐喊着朝敌军猛攻,弩箭爆射,滚石猛砸,擂木一根接一根的抛下去,阻挡云梯上的敌人爬上城墙。

双方从巳时鏖战到午时,惨烈程度比起昨天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半天的时间下来,吐蕃人在四面城墙之下至少填上了五千以上的性命。

密密麻麻的使者层层叠叠,枕尸于股,干涸的血渍将城墙上下渲染的斑驳陆离,触目惊心。

在吐蕃人凶猛的攻势之下,唐军也阵亡了五百余人,另外还有六百人负伤不能再继续作战。

连续两天的鏖战下来,唐军减员人数超过了一千五,占总兵力的将近五分之一,导致每面城墙上的守军从两千人降低到一千六百人。

这还是全员参战的情况下,如果到了吃饭、睡觉的时候,那城墙上的兵力将会严重不足。

吐蕃人一天半的强攻下来伤亡一万两千人,但他们的基数足够大,这个伤亡比例也不过八分之一,依然还能给守军带来强大的压力。

如果按照这个形势继续发展下去,守军迟早因为兵力不足,被吐蕃人登上城墙,到那时成都将岌岌可危。

李光弼当机立断,命令益州的官员去发动全城百姓登城协防,尤其是那些士族,一定要把家里的家丁、护卫派出来帮忙。

“吐蕃人已经在高喊进城抢粮食、抢女人,如果被吐蕃人破了城,我李光弼固然要以身殉国,但桑梓们只怕也是在劫难逃!”

在益州官员的动员下,数以万计的民壮走上街头,协助唐军抵抗吐蕃军的强大攻势。

由于百姓们没有甲胄护身,李光弼也没有贸然命令百姓登城,而是让他们帮忙往城墙上运送滚石、擂木的防御器械,这样也会大大降低唐军的工作量。

就在这时,成都北面人喊马嘶,烟尘滚滚,一支人马打着李字旗号,席卷而来。

吐蕃斥候在这支唐军距离本方大概七八里的时候发现了行踪,慌忙去向主将乞力徐禀报。

“禀报将军,北面有一支唐军杀了过来。”

“来了多少人马?”

乞力徐停下了擂鼓的双手,皱着眉头问道。

“目测有三四万人。”斥候答道。

“唉……上天不让我乞力徐立下大功啊!”

乞力徐仰天叹息,只能下令全军暂停攻城,并命副将桑卓丹增、贡达旺率部应战。

在城墙上看到吐蕃人停止了进攻,陆续退回大营,李光弼心中知道,大概率是李嗣业的援军到来。

“太好了,援兵到了,成都保住了!”

“大唐万岁!”

得知援兵到来,城墙上下的军民一片欢腾,庆贺成都化险为夷。

否则,若是被吐蕃人杀进城内,那就是一场灾难!

桑卓旦增率部返回北大营,随即引兵从后门出营应战唐军。

行有三四里,便与李嗣业的前锋部队狭路相逢。

“挡李嗣业者,人马俱碎!”

李嗣业留下大队人马在后方安营扎寨,亲自率领三千铁骑前来冲阵。

“杀啊!”

马蹄声震耳欲聋,三千身着玄甲,手提陌刀的精兵列队驰骋,像是大海中的狂狼冲着吐蕃人席卷而来。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唐骑,顶在最前方的吐蕃人有些心惊胆战,阵型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混乱。

“骚动者,立斩不赦!”

桑卓丹增手提大刀,大声约束后退的士兵。

如果唐军还没冲过来,自己这边就自乱阵脚,那这仗就没法打了!

在桑卓丹增的约束之下,吐蕃人稳定了阵型,全力应战唐军。

“轰隆隆……”

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愈来愈近,李嗣业率领三千玄甲陌刀兵席卷而来。

在阳光照耀下,唐军的玄甲闪烁着熠熠的光辉,手中陌刀寒光闪闪,让人望而生畏!

三千骑兵排着整齐的阵型,席卷而来,犹如狂涛怒浪,给吐蕃人带来巨大的压迫感。

“杀!”

片刻之后,两军接战。

唐军发出雷霆一般的怒吼,举起手中的陌刀奔着吐蕃人的脑袋上狠狠的砍下去。

刀快马疾,挡者披靡。

陌刀骑所到之处,吐蕃人被杀的人头乱滚,尸体犹如被收割的小麦一样成片成片的倒下。

虽然吐蕃人奋力反击,也能把冲锋的唐军刺下马来,但双方的战损比达到了惊人的八比一。

李嗣业也不恋战,一个冲锋之后旋即引兵退却,阵斩一千五百多名吐蕃士兵,而本方的损失不到两百骑。

吐蕃人被杀的胆战心惊,即便以两万对阵三千,也不敢再追击,而且追也追不上。

看着李嗣业引兵扬长而去,桑卓旦增只能收兵回营,连夜去向主将乞力徐禀报战况。

李嗣业率部在距离敌军五里之处安营扎寨,挖掘陷阱,布置拒马,准备做持久战。

他从去年九月追击苏庆节到了荆州,本想筹集船只渡江,把这支残兵彻底铲除,以免武陵、长沙等地受到波及。

就在这时候,圣谕送到了李嗣业手中,天子命他暂时不用理会苏、张二贼,率部向西前往剑南道抢夺成都。

李嗣业立即奉命行事,经过了半个月的筹备,率部从荆州溯江而上,一直抵达了(渝州),随后弃船登陆,走陆路直取成都。

就在这时候,李隆基从长安逃到洛阳复辟,李公甫及麾下的将士军心大振,于是扼守沿途关隘阻挡李嗣业。

经过一个半月的苦战,李嗣业以折损五千人的代价突破层层关隘,兵临绵竹关城下。

李嗣业正打算强行叩关,忽有喜讯传来,成都已经被李光弼偷袭得手,李公甫及手下的心腹被一网打尽。

随后,李光弼派人前往绵竹关劝降,剩下的四千守军得知成都失守,士气顿时土崩瓦解,主动打开城门投降。

李嗣业随后将降兵与自己的人马整合,率领将近三万人马杀奔成都,终于在吐蕃人破城之前抵达。

连续两天的厮杀下来,吐蕃军折损了一万五千多人,被李嗣业在背后扎营,随时有可能遭到前后夹击。

经过商议之后,乞力徐下令解除对成都的围困,全军后退十里,另谋破城之策。

随后,李嗣业兵临城下安营扎寨,与成都城互为犄角,并派遣一万人进城协助守城。

就在绵竹关的蜀军献城投降之际,守卫剑门关的近万蜀军也接到了成都失守,李公甫被擒的消息。

守城的主将是李公甫的长子李信,他还想负隅顽抗,却被部将在夜间砍了首级,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

剑门天下险,易守难攻,要想破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因此,田神玉并没有真刀真枪的攻城,而是骚扰佯攻,牵制城内的蜀军,等待李光弼偷袭成都得手。

只要李光弼拿下了成都,那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渡过剑门关,进入巴蜀盆地。

面对畏缩不前的唐军,李信洋洋自得,还以为李光弼不敢叩关,却没想到李光弼已经偷渡阴平,直取成都。

新年过后,噩耗传来,成都失守,李信随即也被部将砍了脑袋。

田神玉接受了蜀军投降,留下五千人守关,率领其他唐军经过梓潼、绵阳,直抵成都,与李嗣业、李光弼会师城下。

短短七八天之内,唐军在成都汇集了七万之众,一时间兵强马壮,旌旗招展。

李光弼当机立断,留下一万人给岑参守城,自己与李嗣业、田神玉率领六万人马出城向吐蕃人发起反攻。

看到唐军援兵愈来愈多,乞力徐不敢正面硬拼,只能率部向西南撤退到邛州,转攻为首。

李光弼引兵随后追袭,一直撵到邛州,誓要把吐蕃人逐出巴蜀大地,还百姓一个国泰民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