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822章 看来我们错怪朝廷了!

盛唐华章 第822章 看来我们错怪朝廷了!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4:57:00 来源:小说旗

震惊长安的“青龙坊纵火案”终于真相大白。

但长安的百姓并没有唾弃雇凶纵火的仪王李璲,反而有许多商贩称他是为民请命的“侠王”,认为刘晏的房子该烧,谢阿三与陈冠西这对泼皮该杀!

现在的大唐皇帝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竟然要用纸币取代铜币,这不是坑老百姓吗?

我辛辛苦苦种的菜,千辛万苦砍的柴,用了许多粮食养大的家禽就被别人用几张破纸买走了?

古往今来,哪有这样的说法?

只有沉甸甸的铜币才能给百姓们带来安全感!

身穿便装的少府监刘君雅与财政大臣刘晏走在街头,考察民情,对于百姓的论调不断摇头,深感改革之艰难。

“唉……古往今来改革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君雅感慨不已,“这还是陛下自己推动的改革,如果是哪个大臣的提议,怕不是要被百姓们的唾沫给淹死了。”

刘晏苦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相信下去若干年之后,百姓们就会知道纸币的好处,纸币取代铜币只是迟早的事情。

下官相信,即便没有陛下的提议,在下去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之后,纸币终会取代铜币成为主要货币。”

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向皇城,大部分都是去刑部为仪王李璲请命。

刘君雅摇晃着手中折扇,提议道:“咱们也去听听。”

“走!”

刘晏表示同意。

两人加快脚步,带着几个乔装打扮的侍卫混在人流之中,前往刑部衙门。

两人还未来到跟前,就看到刑部衙门前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堪称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仪王无罪,谁敢对他用刑谁就是罪人!”

“仪王侠肝义胆,为民请命,凭什么要受杖责?”

“真正应该受杖刑的是刘晏这个奸臣,肯定是他蛊惑圣人发行纸币,刑部应该把他抓起来杖刑一百!”

听着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刘晏唯有苦笑:“君雅兄,你说我冤不冤?被烧了房子还要被诅咒!”

刘君雅拍着刘晏的肩膀道:“委屈你了,我相信若干年之后,百姓们会记住你的功绩!”

“出来了,出来了!”

伴随着百姓们的一阵喧哗,戴着脚镣的仪王李璲被押上了刑部大堂。

刑部尚书皇甫惟明居中端坐,宣布了对李璲的惩罚。

“圣谕:仪王李璲目无法纪,雇凶纵火在前,杀人在后。

念其一时冲动,且谢、陈二人俱都身背重罪,故对李璲从轻发落。

自即日起削去仪王爵位,贬为庶民,杖责三十,以儆效尤!”

话音落下,皇甫惟明从面前的签筒中摸起一支竹签丢到堂下:“来呀,对犯人李璲处以杖责三十的惩罚!”

李璲一直在大牢中惶恐不安,认为心狠手辣的李二郎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处死自己的机会,此刻听完皇甫惟明的宣判,顿时喜极而泣。

“谢陛下开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随后,李璲被按倒在地,准备施行杖刑。

“不能打,谁敢打仪王谁就是罪人!”

衙门外面的百姓纷纷用呼声抗议天子的判决,声援被摁在地上的李璲。

李璲本以为乌泱泱的百姓是来声讨自己的,却没想到竟然是来声援自己的,不由得受宠若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把刁民给本官驱散!”

皇甫惟明大怒,丢下一支令箭,喝令刑部的差役把堵在门前的百姓轰散。

随后,大堂上响起一阵“噼啪”的刑杖之声。

但顾忌李璲的身份,行刑的差役也只是虚张声势,下手的时候听起来声音响亮,但却伤不到骨头,最多就是让李璲受一些皮肉之苦。

但即便这样,也让向来养尊处优的李璲呲牙咧嘴,大声求饶。

“轻点、轻点,再打下去怕是要出人命了!”

三十刑杖过去之后,李璲被去掉脚镣,扔出了刑部衙门。

衙门外面早有已经改为“鄱阳郡王府”的家丁在等候,七手八脚的拨开看热闹的百姓,将屁股肿胀的李璲背上了马车。

“都让开、让一下!”

随着马车轱辘转动的声音,李璲在百姓们的拥护声中仓惶逃离。

九月初十这天,筹备了四个月大唐宝钞终于面世。

长安城的所有官员都领到了一半宝钞、一半铜钱的俸金,而所有的宗室成员的俸金更是全部使用宝钞发放,“青龙坊连环案”并没有阻止货币改革的脚步!

就在同一天,关中地区的所有盐铁司全部执行新政策,前来采购食盐的盐贩子使用纸币采购才能享受正常价格,若是使用铜币,价格将会上浮百分之二十。

无商不奸,盐贩子们自然不想多支出这百分之二十的采购成本,于是纷纷来到少府监设立的钱庄兑换纸币。

少府监是大唐货币的最高管理机构,相当于后世的中央银行,而钱庄则是国营银行网点。

为了推动大唐宝钞的发行,少府监在长安城设置了二十个用来兑换的钱庄,在整个关中地区设置了八十个钱庄。

除了把长安与关中作为试点地区之外,朝廷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将会在全国开设更多的钱庄,把“大唐宝钞”在全国逐步推广发行。

“给我兑五十贯!”

“给我兑一百贯!”

“我要兑两百贯!”

规模不同的盐贩子扛着大小不一的麻袋走进钱庄,把铜币倒在地上与钱庄的会计对账。

一贯钱重六斤四两,五十贯的重量就高达三百多斤,需要两三个壮汉才能把麻袋搬进钱庄之内。

兑换两百贯的大盐贩子更是使用马车拉来了整整五麻袋的铜币,重量高达一千三百斤,光护送和搬运的壮年劳力就动用了七八个。

宝钞的面值分为四种,有五钱的、十钱的、一百钱、五百钱,大部分商贩都选择一百钱的面值。

“这是你的,每张面值一百钱,整整一千张,折合一百贯。”

钱庄的会计在清点完了某个商贩的铜币之后,拿出来十捆宝钞交给了这个盐贩子,“来,下一个!”

盐贩子不放心的当面清点宝钞,每一摞都挨着数了一遍,不多不少全部都是一百张。

望着手里制作精美的宝钞,盐贩子一脸的新鲜感:“嘿……还别说,这宝钞制作的真好看,比我想象的好多了!”

然后他把十捆宝钞装进褡裢里掂量了一下,也就是十斤出头的样子,不由得大笑起来。

“咱们来得时候五六个人弄来了两麻袋铜币,没想到换成纸币用一个褡裢就全部装下了,我婆娘拿着出门都没问题,嘿嘿,这宝钞有点意思!”

正在给其他盐贩子清点铜币的会计插嘴道:“钱庄里还有面值五百钱的宝钞,你要是换成那种,只需要两捆就够了,就算你儿子拿着上街都没问题!”

“好好好,真是不错!”

盐贩子喜滋滋的把褡裢背在肩膀上,心里却在想回去就裁掉两个雇员,既然往后不用再倒腾沉甸甸的铜币了,还要这么多人手做什么?

“看来我是错怪朝廷了,这宝钞也不是一无是处嘛,哈哈……走了,走了!”

后面一个关中地区的大盐贩子用两辆马车运来了四百贯铜币,重量高达两千六百斤,光随从就带了十几个。

“伙计,俺要兑换一半面值一百钱的宝钞,另一半则兑换五百钱的,你可莫要给俺少了张数,否则我去衙门告你!”

“呵呵……小人怎敢少罗二爷的钱票?你进屋坐着喝茶,小人先帮你清点铜币,光这些铜币没有一两个时辰根本点不完!”

钱庄的会计毕恭毕敬的把大盐贩子让进雅间喝茶,随后和他的下人焦头烂额的清点起了又多又重的铜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