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872章 国难未平,将军难歇!

盛唐华章 第872章 国难未平,将军难歇!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09:52:50 来源:小说旗

武陵城头残雪未消,猩红“唐”字大旗在朔风中猎猎招展。

杜希望伫立城头,轻抚女墙上凝结的冰霜,眺望洞庭湖边桅帆林立的战舰,胸中豪情万丈。

此战堪称一场大捷,仅以折损两千人的代价,便将盘踞武陵将近两年的苏、张残部连根拔起,彻底肃清。

被俘的叛将苏全忠缚于囚车之中,正由军士押解着穿过焦黑的城门洞,昔日镶金嵌玉的明光铠沾满灰烬。

而这苏全忠也是苏家几十口人之中,唯一逃过这场大火之人。

“自今日起,湖南太平!”

湖南布政使徐长远进入城内,出榜安民,并任命原长沙郡丞高乘暂时代理武陵太守,维持地方秩序。

杜希望亲自修书向朝廷报捷,发出三羽檄文,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在报喜的同时请圣人指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沿途驿站快马加鞭,冒着凛冽寒风将捷报送往长安。

两日之后,杜希望的奏折于深夜子时送到了兵部衙门。

正在值班的员外郎看完奏折之后不敢怠慢,深夜前往尚书李泌的家中禀报。

今年已经二十一岁的李泌住在永兴坊,至今尚未娶妻,府邸是皇帝赏赐的,一并赏赐了三十个婢女、二十个家丁。

李泌作为兵部尚书,半夜被人砸门是家常便饭。

李府的下人不敢怠慢,急忙去把睡梦中的李泌喊醒,禀报道:“禀公子,衙门里的孙员外郎求见。”

李泌至今尚未成家,因此要求家中下人一律称呼自己“公子”,而不是使用类似于老爷的“阿郎”来称呼自己。

李泌有穿着衣服睡觉的习惯,当即爬起来在书房内接见了这个姓孙的员外郎。

“真是太好了,总算彻底平定苏、张二贼了!”

李泌看完捷报,高兴不已,“这两个小人犹如苍蝇一般飞来飞去,虽然不咬人但却膈应人!”

孙员外郎道:“是否需要连夜进宫禀报圣人?”

李泌看了看沙漏:“现在不过子时末,距离天亮尚早,等早朝的时候我再向陛下禀报不迟。”

“下官告退。”

李泌是尚书,他说了算,这个员外郎自然不敢多费唇舌,当即施礼告退。

李泌把奏折放在书案上,上床又睡了一觉,天亮后乘坐马车赶往大明宫参加早朝。

此刻已经进入腊月时节,关中地区朔风劲吹,天寒地冻。

李瑛继位后把早朝从卯时推迟了一个半时辰,让满朝文武不用在寒冷的半夜就从被窝里爬出来参加早朝,对于张九龄、萧嵩这些老臣尤其友好。

李泌揣着奏折,拿着笏板,跟随在参加早朝的人流之中进入了含象殿,等着圣人驾临。

辰时四刻,也就是后世的早晨八点,李瑛准时走进了含象殿,坐在龙椅上接受满朝文武的参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依旧是由中书令张九龄在左领衔,侍中颜杲卿在右领衔,率领满朝文武齐刷刷的捧着笏板施礼。

“诸位爱卿平身!”

李瑛和颜悦色的扫了满朝文武一眼,“哪个有本?速速出列奏来。”

自从被贬为工部侍郎之后,韦坚低调了许多,以往每次都是第一个出列的他再也不出风头,每天都在尾声阶段才会站出来禀奏,今天也不例外。

“启奏陛下,武陵大捷!”

皇帝话音刚落,年轻的兵部尚书李泌举着笏板站了出来。

“兵部于昨夜子时接到来自武陵的奏折:杜希望于两天前攻克武陵,生擒李琦,斩杀张盖世;苏庆节纵火**,洛阳朝廷仅剩的最后一点残余势力就此彻底肃清。”

“奏折在此,请陛下过目!”

李泌说着话,从袖子里掏出奏折,双手呈上。

李瑛看完之后大喜过望:“哈哈……这真是个好消息,朕可以高高兴兴的过个腊八节了!

传朕旨意,升杜希望为镇军大将军、赐爵临淄县公,所奏诸将,俱都论功升迁,以资鼓励!”

李泌捧着笏板领旨:“兵部遵旨。”

李瑛接着道:“湖南既已平定,便不需要再屯驻大军。即刻弛檄杜希望,命他率部由长江南下,会合申王李祎,共同反击叛军,争取尽早收复江宁。”

“喏!”

李泌再次领旨。

侍中颜杲卿出列禀奏:“武陵虽平,但湖南境内山峦起伏,异族众多。南诏势力在境内颇有影响,臣建议由长沙太守岳斌改任湖南兵马都督,统领全省兵马,以防南诏不轨。”

李瑛从谏如流,降旨岳斌由长沙太守改任湖南兵马都督,统领整个湖南境内军队,保卫境内各州县,与布政使徐长远共治湖南,同时任命高乘担任武陵太守。

……

早朝结束,兵部发出的羽檄通过驿站,八百里加急又送往武陵。

两天之后,羽檄便送到了杜希望的手中。

在这几天内,杜希望已经集结了三百多艘船只,准备率部出洞庭湖,顺着长江南下支援申王李祎。

杜希望看完诏书,对麾下众将道:“果然不出本帅所料,陛下命我军尽快顺江南下,会合申王,收复丹阳、扬州等失地。”

王难得兴奋的攥拳欢呼:“哈哈……终于可以战个痛快了,苏庆节、张盖世这俩酒囊饭袋不堪一击,打起来一点都不过瘾!”

杜希望的幕僚看完诏书后,率领众人向杜希望祝贺:“恭喜杜帅荣升镇军大将军,晋爵县公。”

吴恪守抱拳祝贺:“哎呀……这可是一桩大喜事,咱们得摆酒庆贺。”

杜希望捻须谦虚:“国难未平,何喜之有?不用庆贺,大军即刻拔营启程,尽快赶往丹阳。”

紧接着,杜希望按照皇帝要求,派遣一名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押解着李琦北上,将他送往长安接受发落。

经过收编苏庆节的残部之后,杜希望麾下的将士达到了四万人,他按照诏书要求给湖南兵马都督岳斌留下五千人镇守地方,随后率部扬帆向北,驶出洞庭湖进入了长江。

从洞庭湖到丹阳大概有两千里路程。

三万五千唐军顺江而下,时速高达四十里,一个昼夜下来就抵达了九江。

杜希望下令队伍在九江城下暂时屯兵,并派出使者向东联络李祎率领的唐军。

李祎于十月初离开长安,先到淮南田神功军中选拔了一万五千精兵,由合肥前往长江岸边的望江县屯兵,同时派出使者前往九江召夫蒙灵察率部南下,与自己在望江会师。

夫蒙灵察八月份率三万人马谋攻江都,在芜湖县境内遭到安庆绪的水陆夹击,苦战不敌,损失了三千将士后顺着长江又退回了九江。

九江是夫蒙灵察设置在江南的大本营,那里有他招募训练的预备兵,回到九江可以补充兵力,伺机再来偷袭丹阳。

但大唐皇帝却不满夫蒙灵察的表现,直接空降李祎前来接替他的主帅,统领江南地区的所有军队。

夫蒙灵察知道江南的战况一团糟,张九皋全军覆没,自己败走于芜湖,张巡被困于温州,朝廷只能寄望于换帅扭转局势。

夫蒙灵察也知道自己的斤两,乖乖的在九江厉兵秣马,等候新主帅走马上任。

李瑛在派遣李祎出征江南的同时,又对江南的兵力进行微操,命夫蒙灵察分给雷万春一万人马驰援温州,以解张巡之围。

李祎到了合肥之后,提兵南下,同时命令夫蒙灵察由九江南下,两军在芜湖县境内会合,剑指丹阳。

在李瑛的这套组合拳之下,崔乾佑不得不分出一万兵马回师驰援安庆绪,以免江宁有失。

十一月中旬,李祎率一万五千人马自合肥抵达望江县。

夫蒙灵察与副将来瑱则于数日前率两万人马提前抵达望江,与李祎的人马顺利会师,伺机再攻江宁。

江宁县就是后世的南京,此刻也是丹阳郡的治所。

安禄山接受李林甫的建议,把这座城池当做陪都,派遣长子安庆绪率领五万精锐燕军在此镇守,以谋士高尚、大将李庭望、薛嵩等人辅佐。

为了加强对江宁的控制,自今年初夏,安禄山又派遣了曾经在李隆基手下担任刑部尚书的陈希烈前来担任丹阳太守,修建城池,巩固防御。

经过半年的建设,现在的江宁城依山带水,北控长江,南依紫金山,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得知大唐皇帝派出了老将李祎出征江南,安庆绪一边向崔乾佑请求援兵,一边亲自带着李庭望、曹世勋等将领,率领三万人马前来芜湖布防。

芜湖乃是江宁上游的军事要塞,要想攻打江宁,必须先拿下芜湖,因此安庆绪派遣麾下大将薛嵩在此屯兵一万五千人驻守。

安庆绪亲率三万人抵达后,沿江布防,水陆相连,旌旗招展,森严壁垒。

李祎亲自到前线视察了一番,看到燕军森严壁垒,井然有序,心中惊讶不已。

“怪不得燕军到处攻城略地,这个安庆绪还真是个人才,用兵竟然颇有章法!”

夫蒙灵察道:“这安庆绪今年二十岁出头,虽然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他用兵还不算老道。如果末将没有猜错,这条防线应该是安庆绪手下的李庭望所部署。”

李祎感慨道:“这防线依山傍水,水陆相连,又有鹿角、荆棘作为防御工事,要想突破过去,绝非易事啊!”

夫蒙灵察苦笑:“非末将灭自己威风,长贼军志气,李庭望在叛军之中根本数不着,厉害的是史思明、崔乾佑这两个人!”

李祎捻着胡须道:“应该还有河北的李归仁吧?这家伙和王忠嗣纠缠了一年,互有胜负,是个难缠的对手啊!”

偷窥完燕军的部署刚刚返回望江大营,李祎就接到了好消息。

杜希望于七日之前攻克武陵,彻底肃清了苏庆节这支疥癣之疾,并奉旨顺江驰援,目前已经到了九江城下,距离望江县只剩下三百里路程,特派使者前来征询李祎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