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879章 真长兄如父!

盛唐华章 第879章 真长兄如父!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15:46:55 来源:小说旗

除了李峘之外,今年七十三岁的李祎还有六个儿子。

其次子李峄前年因病辞世,因此李瑛把爵位赏赐给李祎的三子李岘,册封他为侯爵。

“臣李岘叩谢圣恩!”

身穿绯色官袍,目前担任兵部侍郎的李岘跟着兄长出列谢恩。

李岘虽然是老三,但因为中间隔了好几个姐姐,今年只有三十二岁,与长兄李峘差了十八岁,两人站在一起更像是父子。

而李岘也是唐朝着名的贤相,在李亨、李豫父子手下五次登上宰相之位,历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京兆尹、侍中等官职,赐爵梁国公,为整个唐朝宗室中功勋卓着的楷模。

正是因为李岘年轻有为,所以李瑛才在攻克长安之后提拔他担任兵部侍郎,让他与年轻的李泌、崔宁二人,共同掌管兵部。

攻克扬州的策划者虽然是李祎,但杜希望作为执行者,功劳也仅仅只是稍逊一筹,论功行赏,也应该予以封赏。

“杜希望功勋卓着,仅仅稍逊申王,传旨由临淄县公晋升为陇西郡公。”

李瑛端坐在龙椅上,又宣布了对岳父杜希望的封赏。

这也是杜希望在短短的半个月内的第二次晋升,先由县侯晋升为临淄县公,接着由县公晋升为郡公。

这让礼部侍郎薛绦、万年县令沈易直、谏议大夫崔文焕等人羡慕不已。

不过,羡慕归羡慕,这些国丈们也没什么不满。

毕竟杜希望的爵位是靠着喋血沙场的军功换回来的,甚至就连他的长子杜位都战死在了雁门关,现在的荣耀是人家应得的!

除了李祎的两个儿子与杜希望之外,李祎表奏的田神功、王难得、吴恪守、来瑱等人俱都论功封赏,皇恩浩荡。

“再有十天就要过年了,我军收复扬州,可喜可贺。

佳节来临,今日中午就由光禄寺在宫中设宴,朕与诸位爱卿共贺这场大捷!”

散朝的时候,李瑛下达了金口玉言。

光禄卿严挺之急忙站出来领旨:“臣遵旨!”

早朝散去,文武百官各自返回衙门忙碌,等到晌午的时候再返回大明宫,参加在延英殿举行的庆功宴。

午时。

光禄寺的人员在延英殿有条不紊的张罗着这场盛大的国宴,身穿紫色、绯色官袍的各部官员纷至沓来,陆陆续续的走进了大殿。

李瑛换了一身朱色的便服,带着皇后薛柔出席,居中端坐。

旁边留着一张桌案,那是给太子李俨与太子妃韦氏准备的,只是两人目前尚未到来。

宰相张九龄、颜杲卿、裴宽、李适之分居左右,另外给太师萧嵩加了一张桌子。

再向下则是身上有官职的几位亲王:分别是大理寺卿、忠王李亨;太常卿、棣王李琬;国子祭酒、鄂王李瑶;奉旨出巡陇右的的荣王李琬尚未归京,因此缺席。

除了身上有官职的三位亲王之外,李瑛也没有忘记其他几个成家立业的兄弟,派人把颍王李璬、延王李玢、济王李环、信王李瑝、义王李玼五人请来赴宴。

这其中,排行二十三的李瑝、排行二十四的李玼都是刚刚娶了媳妇没几天,首次参加这种高规格的国宴,俱都举止拘谨,唯唯诺诺。

“二十三郎,放松点,不必拘束!”

趁着百官还没到齐,李瑛热情的与施礼的李瑝寒暄。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他爹的面看他娘的面,人家亲娘都逼到那个份上了,李瑛也应该有所表示。

卢美人雪夜送十三,礼轻情意重。

只可惜,李瑛不敢笑纳,怕挨骂……

“多谢陛下!”

马上就十六岁的李瑝受宠若惊,连连作揖,诚惶诚恐。

“二十三弟,你想要到哪个部门任职?朕给你个机会锻炼一下。”

李瑛笑容可掬的问道,一脸“长兄如父”的模样。

李瑝露出惊喜的表情:“哪个部门都行,臣不挑!”

李瑛想了想,捻着胡须道:“明天你就去卫尉寺担任少卿吧,先锻炼几年,朕再委于你重任。”

“谢陛下!”

李瑝急忙磕头,被李瑛起身拉住,摸着他的后脑勺道:“自家兄弟,不必多礼!”

提前落座的李璬、李环、李玢三兄弟坐在远处。

受嘈杂的声音影响,三人不知道皇帝对二十三郎说了什么?

但既然二十三郎都要磕头谢恩了,那肯定要么封官要么就是赏钱!

“凭什么?”

“都是兄弟,凭什么他二十三郎有封赏,我们兄弟就被冷落?”

李璬三兄弟互相瞟了一眼,心照不宣,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中却十分不满。

三郎、四郎、五郎、六郎四个人都在朝中担任要职,他们年龄大,办事稳重,我们这些小兄弟认了!

大郎、十六郎被处死了,八郎被判了五年的监刑,十二郎被贬为庶民,这些就不提了。

“论资排辈,也该我十三郎李璬出仕了,凭什么他二十三郎受宠?”

颍王李璬不等开席,就端起面前的酒杯抿了一口,心中暗骂。

“凭什么?就凭二十三郎他娘够浪?”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衙门的官员陆续来到延英殿,按照光禄寺官员的指引入座。

在五位亲王下面坐着的是各部尚书与京兆尹、御史大夫,分别是礼部尚书东方睿、兵部尚书李泌、刑部尚书皇甫惟明,御史大夫崔希逸、京兆尹韦陟。

吏部尚书李适之、户部尚书裴宽身上挂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因此坐在宰相那边,近距离陪着皇帝。

前段时间风头正劲的工部尚书韦坚因为受谈平案牵连,被贬为刑部侍郎,所以只能坐在九卿五监的下面,心中好不郁闷。

平常的时候,韦坚以工部侍郎的职位行使尚书的权利,心中倒也无所谓,最让他难受的就是参加各种国宴的场合。

自己本来应该坐在前十名,现在却只能坐在三十名开外,排在九寺五监主官的后面,甚至就连皇帝说的话都听不清楚,要多郁闷就有多郁闷!

六部尚书下面坐着的则是九寺主官,分别是鸿胪卿夏侯功、太府卿王维、宗正卿郑有为、太仆卿李希言、司农卿萧衡,以及刚刚被任命为卫尉卿的李峘。

其中一张空置的桌案则是留给光禄卿严挺之的,此刻他正在忙前忙后的部署宴会,暂时无暇入席。

身上挂着大理寺少卿、御史中丞职位,执掌巡抚司的李白也坐在这一片区域,并且挨着王维。

但李白马上就不乐意了,一把揪住严挺之,抗议道:“严老头,你这是故意的吧?”

严挺之抚须笑道:“老夫哪里惹到太白了,以至于让你兴师问罪?”

李白指了指正在和萧衡说话的王维:“你又不是不知道本官与这厮不对付,赶快给我换地方。”

“狂徒!”

王维指了指李白,一副懒得与你计较的样子,“看把你狂的,不是在太平关种树时候了?还不愿意与我挨着,我稀罕挨着你?”

李白不屑:“不服?要不你我今天各自写诗赞颂扬州大捷,看看谁技高一筹?”

“白痴!”

王维转过头去继续和萧衡叙话,懒得再搭理李白。

“两位同僚,都怪我们光禄寺的人不够细心,给老夫一个面子,莫要吵了!”

严挺之没办法,只能给李白调整一下位置,让他与新任卫尉卿李峘换一下座位,免得两人继续互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