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冰鉴离枪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试

冰鉴离枪 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试

作者:久未饮酒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1:45:13 来源:小说旗

慈宁宫,一个圆的像球的胖子,却裹着厚厚的貂皮大氅,还在微微颤抖,仿佛周围的火盆形同虚设一般。

勉强睁开眯缝小眼,看了眼身边壮硕黝黑的少年。

“哎!我就说不来,北方的寒风,本宫这身子骨,真是扛不住啊。儿啊,忙完这段,我还是回南都了。还是江南养人啊。你就留在这里,多和你皇爷爷学习。这天下早晚是你的,而且恐怕留给你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您说什么呢!皇爷爷春秋鼎盛,您也正值壮年,不过是不适应北方苦寒罢了。待天转暖了,自然就没事了。”

太子朱高炽轻咳一声打断了儿子的话。

“你提议要伴读,你皇爷爷允了。但是你这要求很过分,你清楚么?不要以为你二叔不在了,这江山就必定是你的。你皇爷爷的性格你应该是知道的,东西可以给你,那是恩赐,但你不能伸手去抢。顺顺当当,也要不了多久了,你就能接位。但是你要培养亲信,培植羽翼,这是犯忌讳的。”

咳咳,太子很是虚弱,说了几句就咳了起来,好半天才缓过劲。

“为父送你句话,大公无私。身为皇帝,亲信这种东西可有可无。至公至明,则所有臣民都是你的亲信。偏听偏信,则无人是你亲信。这就是你父亲我这几十年的经验。”

朱瞻基小心的给太子顺着后背。

“父亲,这些我懂的。有些话我和皇爷爷说明了的,伴读其实是假的,只是为了引出一个人罢了。妖女祸世,此祸不绝,则后患无穷。从发告示抓住了妖女,就是我和皇爷爷设的局的开始。您放心吧,我对权势还没那么痴狂,该是我的就是我的,我不会抢也不会放。”

太子还是有点担心。

“你啊,朝堂是朝堂,江湖是江湖,自古两相安。你和江湖走的太近了,这是要出问题的。”

朱瞻基却面露异色。

“父亲,自皇朝确立以来,除了秦隋二世而亡,但凡强盛的朝代,多则四百,少则二百年,总要走向消亡。历史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我大明真的就能逃离这皇朝的诅咒么?到底这盛衰之间,有什么道的存在?父亲,我想试试,不说万世一帝,也要尽可能的让我大明长一些,再长一些。”

“这是你那个师兄教你的?此人...为父看不透,查不明,不是神仙中人,就是乱臣贼子啊。你是要当皇帝的人,有些事只能你自己判断了。不过...帝王心术,帝王是孤单的,你能信的最终还是只有你自己。你大了,有主见了,这很好。但是...你要时刻记住,你是帝皇,你是孤人。”

朱瞻基默默点头,慈宁宫逐渐恢复了寂静。

看似轰轰烈烈的伴读选拔,竟然两天就定下了初选名单。二十多个年龄相仿的官宦子弟入了选,其中赫然就有黄烁现在的这个身份。紧接着就是明日早朝,再大殿之上,群臣面前接受皇帝的面询,定下最后的名单了。群臣见证,倒也算得上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一旦事成,必然仕途亨通,传为佳话。

但是黄烁闪寸心一闪,心中却多了一份疑虑。朝廷的效率什么时候这么快了?一天公布,两天初选,三天就要定下,这么赶的么?为什么总感觉是个陷阱呢?

黄烁虽有疑虑,但却不认为这是针对他的。能猜到他身份的只有那个大厨,但是他魔门的身份,就决定了他针对黄烁的手段只能是江湖层面的,最多也就是类似六扇门这种沾点江湖属性的部门。哪怕是锦衣卫,或者东厂一类的机构,都不为奇。但是能让整个朝堂配合,那个大厨还没这能力。

那是针对谁的?

情报太少,任黄烁想破了脑袋,也实在得不出结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早朝黄烁还是熟悉的,之前冒充官员可是着实参加过多次,虽然他只是排在最后,连皇帝都看不见,更是只有资格听,没什么资格进言的小官。

故地重游,黄烁心情是复杂的。主要是演的太累,既要装作文弱书生弱不禁风的样子,在这初春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又要装作第一次进宫,什么都新鲜,却又要故作成熟,控制自己不四下乱看的菜鸟样。

这对黄烁的演技,还真是一次大考验。好在穿得多,遮的还算严,而且和他做伴的人也不少,也就没那么惹眼了。随大溜,学着别人就好,这对拥有琉璃心的黄烁来说,实在简单。

从黑灯瞎火的凌晨四点多,一直等到日上三竿,天已大亮。早朝基本结束,重臣们商议完了朝政,才轮到处理他们这些小年轻的事。

等宣旨让他们上殿的时候,竞争者已经少了三人。清晨的倒春寒,那是这些身娇体贵的官宦弟子受得了的。直接冻晕过去了三个,被下人匆匆抬走,失去了资格。

终于站在了大殿上,考试也开始了。

让黄烁惊喜的是,考的却不是他以为的八股文。

其实科举的八股文没什么用,统治者不清楚么?其实八股文就相当于一个投名状,官场的投名状。想当官,想出人头地,连最基本的八股文都过不了,你又凭什么让皇帝觉得你有了当官的觉悟。

这和现代的高考啊,学历啊,其实是一样的,没有这个敲门砖,用人单位又凭什么觉得你是个人才?连上学这么简单轻松的事都做不好,工作的艰辛你又凭什么觉得自己能撑得住?

所以科举的最后是殿试,这才是皇帝亲自询问为官之道,治理之策的最终考试,才是决定名次,奠定仕途基础的重要考试。这时候自然就不会再考八股了。

朱棣出的题目很应景,随着北方草原几个大部落的巨大伤亡,草原的抵抗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开春以后,忙完农时,蓄谋已久的北伐就必然开始了。

而且目前来看,已经算不得北伐了,就连朱棣这个战争狂人都似乎失去了御驾亲征的兴致,更应该说是去接收开拓疆域。

那么如何管理和真正控制草原,就成了现在朝廷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原文明一向是农耕文明,长城以北不适合种植。所以历朝历代,北边都是能打但占不住。匈奴,突厥,元蒙,敌人一直在变,但是也从来未变。如何根治北方之敌,也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头疼的事。

这次考得就是御边之策。

当然了,朝中诸公也没指望这帮小年轻真有什么好办法。考的不过是对时政的了解和平日积累,以及一点点的急智。

只不过这个问题,黄烁还真有点抓瞎。不是不会,是怕太超前了,露馅。

犹豫再三,黄烁还是决定藏拙,宁愿胡写乱答,失去这次机会,也不能露了马脚。

通篇只写教化之功,论证如何用儒家教化,把草原变成忠义之地。倒也符合他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的身份。只是黄烁清楚,太务虚了,这篇文章在朱棣这位马上皇帝面前,怕只是满篇的废话。

没办法啊,办法他倒真有,从他的专业出发,大力发展畜牧业,然后以商贸控制草原。但这话他可不敢说,大明一朝是典型的小农思想,恨不得把所有人按在土地上,没有流通,就没有混乱。他一个书生谈商道,那是大逆不道。而以他的身份,讨论刀兵之术,也和身份不符。所以也就只能这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