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权路巅峰 > 第100章 三条

权路巅峰 第100章 三条

作者:凤凌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12:29:18 来源:小说旗

江北省副部级以上的领导,除了政协、人大和政研的一些老干部之外,张滔鹏算是年纪比较大的一个。这也注定他在政治上的上升空间和给他的时间都不多了,张滔鹏之前还有可能接手江北省一把手的指望,但如今刘明新过来后,将他这希望给戳破。也使得他这两年显得有些颓废,省里的一些事情都不太关心。

但满届的时间终究要到来,情势又『逼』得他不得不打起精神。如今,可选择的路非常窄,或者说他被选中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论从哪一种角度看,对张滔鹏前景都是渺茫的。

按一般规律,张滔鹏处于这种情状中会有几种选择。一是维持现状,等着最后时限,推倒二线,以江北省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央对他的功绩也不会亏待于他,退下来后总有不算差的安置。二是在六十岁之前,到京城找到强力的靠山,或许能够往前靠一靠,当一届省委shu记,再退下来的待遇当然不同的。只是,这种可能『性』更渺茫,张滔鹏到副部级时,就在盘算这事,但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去处,来促成自己。

国内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家族里掌控着,不过是外人看不到这些而已。这样的大家族其实也分几大阵营,比如京城黄家,完全是老爷子这一代出生入死积累功勋,之后因缘际会,将一些人凝聚在身边,县城这样一个大世家。这类世家推算起来不过是几代而已,但有另一类,虽说也是从这战火里闯出来,但走进革命阵营之前,就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比如像周家。当然,如今京城周家跟新政权的第一任总理没有丝毫关系。

张滔鹏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碰壁,也将他自己的时光渐渐消耗到如今。在京城找到小靠山,却让他就此止步。有心要带着自己及深厚的资源作为交换来获取支持,却奈何自己和深厚的这点资源都不被人看好。

张滔鹏如今却像到第三条可走的路,那就是在退下来之前,好好做出两件事,也让自己今后少一些遗憾。到正部级这一关,在国内有多少人?如此往下看,其实自己比太多的人都幸运,也明白,自己要说有多少才干才华,还是有自知的。

但在江北省要怎么才走好,对他说来也不是那么好理清的。杨冲锋之前给他的印象一直是咄咄『逼』人,虽说以前为了达成一定的政治诉求,跟杨冲锋有过对立、排斥、『摸』底、施压、拉拢、示好、合作、联手等等,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但从内心里还是将杨冲锋看出是依靠京城黄家的资源,才做到给人看到的一切。对杨冲锋本人的能力反而视而不见了。

但这三年来,杨冲锋到省城来,在他手下工作。三年来除了工作汇报之外,再也不跟他多说一句话,反而更多地注意到他的工作。张滔鹏能够走到正部级的层次,本身的能力和见识都不差,自然能够看到这三年来杨冲锋的付出和江北省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关系。

江北省省府这三年是最平静的三年,连常务副省长胡晋南等人都安静下来,在工作上对杨冲锋没有丝毫的为难和设置阻力。只是在出成绩时,不断地往自己头上拉,张滔鹏虽说看得清楚却不点出来。到这种层次,政绩是谁做出来的,宣传和吹嘘都是假象,省里高层和京城那边谁还不知情况?每一个人都有很多信息来源途径,得到的信息真假都能够有分辨力。

也因杨冲锋的不争,沉寂下去只做具体工作,使得张滔鹏对他的印象从内心里逐渐转变。太年轻的副部级确实让人有排斥,但真正了解这个人后,又让人感觉到他前途无限,说不定十几年或二十年后,最高常委里会不会有他一席之地?

京城世家第三代核心人物之间的角力已经开始,无形的劲力较量,会在国内不他的地方掀起一些建设大『潮』。海岸省的千亿项目要说看不清是京城周家在为周玉波谋划,那当真就眼瞎了。杨冲锋在江北省三年沉寂,难道不是黄家的策略?

几天之前,杨冲锋突然提到要去京城参加经济讨论会,张滔鹏全力支持,但也在琢磨背后究竟会有什么?

之前,国内也有类似的会议,甚至是国际上的会议,杨冲锋都一概地推掉或让其他人去参加。不他的做法,自然会让你更张滔鹏多想,也让张滔鹏关注着这几天在京城那边的事情。

杨冲锋在京城跟周家发生冲突的事,并没有传开,圈子里的事情,在圈子外的人自然没处可打听。而一些人即使得知,哪敢『乱』说?不论是周家、黄家,还是宋家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惹的。

杨冲锋跟顾雪琪那边的接触,之前杨冲锋跟张滔鹏在电话里沟通过,对香港顾家,张滔鹏还是知道不少。如果香港顾家能够争取到江北省投建项目,说明江北省的潜力给看好,也会激起省内工作的热情,更能够吸引其他商家到江北省来投资建设。

从大势上来说,江北省如今基础渐渐厚实,积攒的资源也见丰厚,蓄势渐成,正处于一种大步前行的前一阶段。这种时候,对江北省说来,内因和外因都非常重要。从内部说来,凝聚力量,一条心往前发展,才有可能将这一台阶一跃而上;从外因来看,招商引资对江北省而言也到一个瓶颈,除非有大商机才能引得大项目来参与共建。

华英市对张滔鹏说来也非常头痛,却有必须容忍、必须视而不见的一块。张滔鹏对华英市的认知并不比蒋为为少很多,他也曾想过要对华英市动手,只是,省里有人很直接地给他点名关窍,张滔鹏便看蒋为为这个一把手的脸『色』来对待华英市。

蒋为为离开后,将这个最为棘手而伤脑筋的问题彻底抛开,解脱了。张滔鹏还是保守着,要看新来的书记刘明新的态度。刘明新以要熟悉情况,对华英市浅浅碰触,张滔鹏也注意到了。他虽不知道刘明新『插』队进江北省的前因后果,但刘明新这样的态度,却不能看出背后的更多故事。

看着杨冲锋和周善琨,说着到京城并不理想,但脸上都没有失落,说明虽没有实质『性』的招商引资成就,肯定有另外的收获。要不,昨天下午杨冲锋就可能过来见面的。

“专家们都怎么分析我们省的情况?这对我们接下来进行工作可具有理论指导层面的,太好了。”张滔鹏说。心里复杂,却不会放在脸上。

“那天的讨论,一些说法不一的切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毕竟他们只是听我们对省里的介绍为依据,这样的依据可『操』作『性』并不强。”杨冲锋说,“善琨过后会整理细致的发言,给省长送来。”

“省长,这里只是一些粗粗的脉络。”周善琨说了将手里的文稿交给张滔鹏,张滔鹏接了,稍翻开看,也不会就沉下心来细读。

“省长,这次去京城,很幸运地在途中遇上国内经济界最具权威的钱教授。”杨冲锋说。

“钱教授?”张滔鹏也知道钱教授的存在,“那可是出了名难打交道的倔老头,在他面前碰壁的人可多了。”

“很巧,我们在火车上恰好住同一软卧包厢,就这样认识了。”杨冲锋说,“到京城后,缠着钱教授谈江北省的情况,跟他请教怎么摆脱目前的限制,再有机会往前迈进。钱教授虽没有细说,但也点了几条。足供我们参考了。”

“哦,钱教授每一条建议都是无价之宝啊,要得要得。”张滔鹏说,对杨冲锋说在火车上巧合而遇见,只是当作一种言辞。“钱教授怎么说?”

“钱教授说他虽对江北省有不少研究,但终究是从一些资料得出的推论,资料的可信度有多少,他是持疑的。说仅供参考,最好不要落到实处。”杨冲锋笑着说,“我当时就提了,要请钱教授到江北省来看一看,他笑着表示那一把老骨头可能经不起折腾,江北省可不好走。而且,如今给事情缠住,半年内没法抽身。听他这话也没有完全封住门,省长,我准备半年后再找钱教授,请他到省里各市都看看……”

“好、好、好。”张滔鹏有些兴奋,钱教授这样的人物,有多少人能够请动?能往江北省走一趟,造一造势,对江北省接下来的工作都非常有利。

杨冲锋自然也要借钱教授这种顶端权威的存在,给省里一些压力。先在张滔鹏这里埋下一个因头,今后在华英市那边的工作,就好造势些。

“钱教授说了三条,我是没法完全理解的。”杨冲锋说,“第一,目前江北省积蓄的势头很不错,但不比急于选择,要让这些积累更厚更实。时机到了才会有水到渠成的冲力,一气呵成。

第二,江北省目前的发展不平衡,参差不齐,是江北省目前最大的硬伤,在蓄势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这个在做好,才有可能甩掉包袱,轻装前进。否则,盲目求进,非但没有进步的机会,还有可能激发隐患,使得江北省的经济萧条下滑。

第三,交通是发展的枢纽,水陆并进,结构分布要有精确的规划,不能盲目建设,空自耗费资源,将目前的蓄势给泄气。拖入另一种泥团,陷进去,也会让江北省形成『乱』局。”

张滔鹏听了后,没有评说什么。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连茶都不喝。杨冲锋和周善琨也不说话,免得打搅张滔鹏的思路。

过了五六分钟,张滔鹏才叹一口气,说,“杨省长,对省里的经济工作你思考得最多,你有什么感想?”

“省长,这些天我一直都在琢磨。”杨冲锋应到,“是不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是我们的高度达不到,看不到问题的结症所在?省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有种种言论,但更多地看向今后要立什么项目,要投入什么建设,很少有人说到要稳住目前的势头,要将内部因素调理好。我觉得耳目一新,思路顿时开阔不少。虽说不能完全理解钱教授说的这三方面,但至少目前我们该做什么工作,从哪一方面开始入手,感觉找到跨出下一步的落脚点。”

“好,好一个落脚点啊。”张滔鹏笑着说,似乎也有种明悟的感觉,“我们工作不外乎是做好工作规划,这需要见识、判断力、分析力、综合力等等,工作的规划做得准,工作会有明确的指导『性』,不会偏向。但这还不够,工作规划的落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执行力之重要不会低于工作的规划。

冲锋省长你说的落脚点,既是短期的工作规划,又是那个落实在执行力上的东西。不是钱教授站在旁观的角度看问题,而是他对国内各地经济行为、经济现状都有深入的研究,自然一眼看出问题的结症所在。了不起啊。”

杨冲锋和周善琨当然没有反对张滔鹏的赞叹,这三条确实是钱教授谈话所表达的意思,但也经过杨冲锋稍有加工。三条的意思隐隐对华英市那边的问题有所针对,今后在省里先造出一个势头,要对华英市出手也就有了基础,在省里也会有更多的支持。

三条建议张滔鹏会怎么样来对待,杨冲锋暂时不会给予过多的关注。随后,跟周善琨一起,汇报了讨论会的情况。张滔鹏听说过一阵子,可能有一些商家会到江北省来考察,将投资意向确定下来,很高兴。

“你们这次京城之行,收获不小,可喜可贺,为省里立功了。”张滔鹏说得有些夸张,主要还是为杨冲锋如今肯跟外面接触,这回算是第一次复出。就有这样大的收获,怎么不让他高兴?

在省里,胡晋南等人扭结在一起,张滔鹏难以奈何也难以拉拢利用,对应省委那边的压力,当真感觉到力薄。杨冲锋肯出来,相比之下,他还是有更多机会跟杨冲锋结盟在省里谋求利益,将自己的意图执行出来。

“省长,在京城还接触到另一位嘉宾,香港顾家的顾雪琪。”杨冲锋将这事也抛出来。

“哦,她是不是对江北省也有兴趣?”张滔鹏说,显然对顾雪琪不会有多少指望,顾家虽说在国内有不少投资,但中西部都没有在入选之中。

“敌人太狡猾,不肯透『露』任何机密,不肯表示是不是对中西部有意向。”杨冲锋说,“不过,接触了后,我最后一天『逼』着顾雪琪表态,她最后说现在还不可能,等一段时间或许有机会到江北省来考察。我不敢判断是真的,还是应付我这个纠缠不清的人。”

“对顾家的人,也就你敢这样做啊。”张滔鹏手虚指着杨冲锋,笑着。

“顾家到国内来不就是找商机吗,江北省商机不少,我们也有心要做事业,共同点总是有的。她们对工作和对生活是明确不同区域的,也会有截然不他态度的,不怕她发火。”杨冲锋说,跟顾雪琪的接触,周善琨也是看在眼里,倒没有半点虚言。

“说实话,在江北省有胆气跟顾家接触,也就冲锋省长了。不论今后是不是能够跟他们合作,冲锋省长,你都要时时留意,只要有机会跟顾家接触,都不能错失机会。能够将顾家的人拉到江北省来,不论是否投资,都是我们省的一件功劳。”张滔鹏对香港顾家的认知也是深刻,到这一层次后,对顶级的存在有更清晰的感受。

“请省长放心,我一定会关注这事,一有进展,会给省长汇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