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权路巅峰 > 第119章 旁听

权路巅峰 第119章 旁听

作者:凤凌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12:29:18 来源:小说旗

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贾书理觉得自己在听到吴洋的汇报后,所做的决定是对的。华英市、平江县有这样的罪恶存在,怎么样才能清除掉这些黑恶势力,就是接下来应该做的。

在省城,谁才是支持打击华英市黑恶势力的人?贾书理也在思谋这点。华英市黑恶势力如此猖獗,不是一时一刻,而是十多年来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黑恶势力早将自己的手触延伸到省里,在华英市也是遍布每一个角落。这些人要一成擒,目前要做的工作还非常艰巨。

要克服的阻力还非常大,对于这样的斗争,贾书理不是没有经验。首先,必须在省里暗中联络到一些支持的力量,这些力量足以跟维护华英市利益的人抗衡并形成压制,才有可能在省里形成决议。

老吴头提供的材料很珍贵也很有力度,但要让省里下决心动高开善、何霸、孔俊、谢进璋这些人,省里除了要考虑政治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京城的态度。贾书理对高开善跟京城的关系也是得知的,因为这一层难以冲破的障碍,也是他之前总为自己找到安慰的籍口。

只是,如今看到血淋淋的真相后,他也在想,省里的其他领导、京城那边的人,或许都跟他之前有着类似的思维。以为高开善等人不过是因为平江县的矿山利益,才在县市里横行霸蛮一些,绝对不会做出太过分的事。

但事实上,已经不是做什么过分的事,而是罪恶累累。

省里、京城见到这些事实还会再为他们做保护?

可能『性』很小,但揭开这一层面纱之前的斗争,要有足够的方法手段。孔俊到张长昆面前诉苦,张长昆到自己办公室来提出对吴洋的不满,不就是那边已经感觉到压力在动起来了?

省里主导作用的人就是市委书记刘明新,贾书理之前接触过,但书记到省里来已经有两年,对华英市那边的情况从没有问过。不知是刻意回避,还是省厅对华英市的情况没做汇报,使得领导以为其中有什么玄妙才不提起?

如今细想,感觉这里面还有些名堂的。刘明新在他那位子上,不可能对江北省的情况一无所知。实际上应该是他在到江北省之前,就该有了大体的情况,华英市这般特殊,会不引起市委书记的关注?贾书理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

既然不合情理但事实却有如此,其中有什么名堂?要说新书记跟华英市有什么关系,确实难以有说服力。华英市在区域里横行无忌,却极少将触手往外渗透,甚至连省城这边的经营都很有分寸。只是在政治上寻求保护者,并没有将他们的势力扩展过来,这也是贾书理这些年来对华英市回避的另一个原因。

一个没有对外扩张的势力,相对说来会在自己区域里也会有所收敛的。谁想,这一通常的推理对华英市却不适宜。

对华英市那边要下手,涉及到华英市不少主要领导,省里的决心要大。这样的决策绝对无法绕开刘明新,他的态度才是最为关键的。当然,省厅这边要是将工作做到位,有充足的材料后,刘明新也不可能再一力拦阻。但省里要保护华英市的占主流,要对那边下手确实非常难,即使有足够的证据,也可能最终捉拿一些小鱼小虾搪塞糊弄过去。

省里的斗争,虽看不到烟火,却比下面的斗争更复杂。贾书理决定了自己的立场,却明白不是想怎么样就能够怎么做的。自己在省厅能够有这样的位子,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平时做事营造自己风格,让下面的人看不透。如今,要赤膊上阵,让贾书理感觉到自己走出办公室似乎都会有不同的变迁。

手里的材料无比沉重,甚至有着扑面而至的血腥,这种疯狂的罪恶,让贾书理决心愈坚。手里的材料没有细致看第二遍,贾书理确实没有勇气再经受心灵的鞭挞,手附在材料封面上。始终没翻开里面去看。

空坐在办公桌后,整个人都沉在某种情绪里,贾书理不想改变自己这种情绪,独坐着。

张长昆直接出省厅,上了车,拿出电话。拨打一个号码,对方接听了,正处级说,“杨秘,我是省厅张长昆啊。”

“张厅好。”杨洁不温不火地说,对下面的人打电话来,都是这样调调。张长昆在省厅混得不差,也能揣透领导的心意,今后能不能往前一步到厅长位子确实说不好。不过,杨洁也不会因为他有前进的可能就多给一些热情。在杨洁这样的位子,每天要处理的事实在太多,不可能都热情满面。张长昆才是省厅的副职,平时各市和省各厅局的一把手,都应付着累。张长昆也不会因杨洁的热情度就那个些,又说,“领导有时间吧,有点工作要当面给领导汇报,还要辛苦杨秘安排安排……”

要见领导是下面很多人的要求,杨洁对此早就习惯,对方的地位、见领导的重要『性』等,都会先做权衡。不会任何人提出要见领导都给安排的,张长昆平时见领导的机会不算多,但在领导面前的表现还不错。目前,省厅有什么工作,杨洁也清楚。领导层过问过,提示过要关注省厅工作的进展。

领导有什么用意,杨洁不会多深地去探究,却知道领导既然关注了,那就是大事。张长昆说有工作要汇报,杨洁不会推托,说,“张厅长,你请稍等等,我就去请领导示下。”

“辛苦了。”张长昆说。

“张厅平时这般关照兄弟,都是应该的。”杨洁的人情要做到位。

“好,等事情安定下来,找时间再请杨秘坐坐,喝一杯。”张长昆也表示下,跟杨洁交好对他说来也是必须的。自己能不能往前一步,顺利地接贾书理的位子,跟紧领导说必须的,而杨洁那里也要有足够的人情,才会得到领导更多的信息,自己才便于做工作。

在车里耐心地等着,这次这样顺利地请动杨洁,对张长昆说来也是一种突破。这样的变数如果抓住了,也能够让自己今后跟领导的关系更近一层。不到五分钟,杨洁打电话过来,张长昆说,“辛苦杨秘,感谢的话我就不说……”

“说感谢就远了,”杨洁说,“领导说下班后一起吃饭,你看时间还有一点,到时领导出来玩给张厅再打电话?”

“这样吧,还是我到那边等,点好菜,领导出来时请杨秘电话一下,我让那边准备好菜,免得让领导久等。杨秘,你看这样合适?”

“好,那就这样吧。”对于安排晚餐,张长昆也不是第一次,对领导的胃口也熟知。“老板最近几天肝火稍旺,辛辣的菜少一些。”杨洁交待一句。

“多谢杨秘了。”张长昆捞到这样一个机会,确实是好。华英市那边吴洋等人闹得出格,省里发话后他们还有什么可张狂的,张长昆不担心压不住吴洋那些人。他们在背后弄那些事,其实上不得台面。以为找到什么证据、找到人证就能够翻盘,其实都是迂腐之见。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吴洋那些人再混二十年未必就能够弄清楚!

走出办公室,贾书理觉得自己头非常沉,吴洋在从华英市回省城的路上,什么时候能够到省城来,还不能就确定。贾书理做了一些布置,在省厅,自己跟吴洋算不上在同一阵线里,但省厅里却有贾书理的直系。让人到半路去接吴洋,要让他从半道上改线路,之后一起去见一见当年的受害者,亲自听一听老人讲述当年的血案,对他自己、对吴洋他们都是一种激励。

但工作要安排周密,吴洋才回省城又随即给招回来,确实容易让人疑『惑』。但召回吴洋,对省里一些人说来何曾不是一种『迷』『惑』?在张长昆那就说过要找吴洋回省厅来问问华英市的工作进展,至于自己有什么态度,张长昆自己去想。

不过,那个受害者藏匿在省城郊外,非常隐秘,却不能让丝毫迹象给流『露』出去。安排人接应吴洋非常必要,到时候,会有人见吴洋甚至已经回到省厅。

出省厅,贾书理也不担心会有人对他进行监控,但上车后还是很小心。此时,华英市已经意识到老吴头的消失跟省厅有密切关联,肯定也在留意自己。在省城,贾书理要突然消失在人们视野,不算难做。有人配合着,司机对这些做法也熟悉。贾书理坐在后排,闭目却无法养神,视野所见,都是血淋淋的场面。这些场景只是从材料里诉说后,笔录,读着这些文字,让贾书理就抹不掉这些场景。

此时,完全感觉不到车在移动,他在推敲着材料里的笔录。在走出办公室之前,决定亲自再去听那位受害者说一遍发生在华英市的血案,也要亲自给受害者当面道歉。这样的道歉确实没任何作用,只是,对贾书理而言,这样左后心里会少安定些,也会让自己有更足的勇气来主导这一工作。

车怎么穿行,进出之间,车外形『色』彩都变了,车号也变了。在省城足足绕了两个小时,这段时间,也让贾书理有充足的时间来盘算接下来要怎么做,对省里各种力量与因素也都有了较为充分的估算。

等贾书理的车出省城进入郊区车道,已经换过几次车,早就面目全非。除非有人一路从最初的出发点追踪,不然,不可能还可辨认出贾书理。郊区的车道显得宽敞,主要是街两面的人少,显出宽松来。这时候,车走得慢,吴洋虽说从华英市赶过来,但在半路给接走,时间上并不比贾书理少,反而先到郊区。

知道吴洋已经到了,贾书理更不急,今晚有足够的时间。慢一些,对要去的地方也会更安全,到一个隐蔽的点先吃饭,吴洋并没过来汇合。吃过饭后,有警员过来带贾书理走,转几道弯进到一家农舍里。这家农舍是省厅租过来的,平时没有丝毫破绽,将老吴头藏在这里,周边也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

走进农舍,吴洋在里面等着,见贾书理进来,说,“老贾,到了。”

“情况怎么样。”贾书理说,到这里也不会再称职位,贾书理进来时虽没有刻意化妆,但整个人跟周边的农村人相差不多,夜里更难辨认。

“情况还好老吴情绪很稳定。”

“这就好,我们心里惭愧,真没有脸去见受害者。”

“老贾,是我们工作没做好。”

“先不说这些,还是进去听一听。这是血的教训,我们也该好好反思了。”

“是。”吴洋说,到这时,平时的一些刻意这时也都收敛了,才适合此时的心境。也只有这样的心境下,面对老吴头等一系列命案才有充分的心态来面对、来审视过去、审视自己。

老吴头精神还行,见有两个人进来,平时陪着老吴头的省厅警员说,“老吴,是我们的领导来看你了。”

老吴头站起来将笑挂在脸上,脸上除了笑还有感激。贾书理往前走两步,伸手抓住老吴头的手,那手已经变样,粗裂着,黑。贾书理低头看着那首,说,“老吴,我们对不起你,对不起平江县群众啊……”

双方说一阵,也没有几句实际的话。

随后,贾书理说了要听一听案子的过程,警员跟老吴头说领导要细致了解发生的惨案,老吴头脸上的表情有些变化,之后慢慢变得平和,将他所知道的情况说给贾书理和吴洋听。

贾书理和吴洋是相继离开那家农舍,至于在农舍呆了多久,讨论了哪些问题,没人知道。第二天,天还没亮,老吴头和守在他身边的省厅警员离开省城郊区,转移到另外地方藏匿。

老吴头不是华英市破局的唯一一个人,但却是关键点。如今,华英市、平江县对其他牵涉到案子的人都控制很紧了吧,有吴洋和杜勇等人在华英市、在平江县想来对县里多少有些震慑作用,不会放开手将这些人都灭口的。

贾书理从其他市暗中调集了更多的警员,潜伏到华英市去,主要是对平江县那边进行监控。严防对方在造血案,提前将所有案子的漏洞给补上。

同时,省里要做的工作也必须加快,要在对方失去耐『性』之前,将前期工作完成。如今,吴洋等人在华英市的担子更重,不仅要对平江县、对华英市黑恶势力进行威慑,对市局的警员也必要多接触,甄别出一些可用的人来。不论如何,今后都不可能对华英市市局全部调换,也不可能所有的警员都参与到黑恶势力之中,为黑恶势力所用。

吴洋提出魏征远这个人要怎么看,贾书理对他的工作经历有更清楚的认识,表示可以多接近。魏征远在市里虽说有名的不做实事,但这些年来却从没有恶迹,省里一直有领导对他支持,也是省厅为什么还能容忍魏征远在华英市市局局长位子上。

当然,华英市整个市里的人事变动,省厅虽说有调整、调动的权力,但一直以来都如同虚设。这也是实际情况,省厅对华英市市局都无奈,很快魏征远在华英市里担任局长,也不过是傀儡一个,能够自持没有做恶,就是很有原则的人了。

在华英市另外一个人是必须要借重的,就是何森。何森在市里能够站稳脚跟,也会有人在市里支持听用的,不会完全给高开善等人掌控。

这些方案详尽讨论后,能不能执行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要边落实边调整。

吴洋没有急着回华英市,还要在省里表演一番给其他人看,被召回省城来,总要到省厅『露』面。让其他人多少放心一些。

而在相同的时间,张长昆在省里也在活动。他跟华英市表面上不算太紧密,这不过是他做事小心,实际上的利益往来不小。一些华英市的利益在省城的转手分拆,都是张长昆经手『操』作。如此,他在这过程中有一点的运作空间,张长昆也不会太短视,这样的运作空间他不会伸手卡要,能有这样的机会,就是为领导服务的最佳机会,只要领导对自己认可了,得到的东西远比那点直接利益要多很多。

对华英市的危机,张长昆看得比其他人要透,这么大的利益所在,自然会引得更多的人有吞占之心。而他们要借省里更有力的势,来阻击妄图打破目前平衡贪昧之心,这也是张长昆能力的一部分,唯有表现出才干才会给领导从心里认可。认可之后,才会交给他更多的事做,也得到更深的信任,如此,才会在他仕途前进的路上越走越好。

安排好晚餐所用,将主菜点好,特意叮嘱了做菜要清淡一些,但又不是过于清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