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权路巅峰 > 第83章 经济只是棋子

权路巅峰 第83章 经济只是棋子

作者:凤凌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12:29:18 来源:小说旗

杨冲锋体会到钱教授等对这样的经济讨论会用意所在了,虽说,这个会给周玉波等借用造势,但也会有人对那个千亿项目有另一种思考了吧。有句话叫欲盖弥彰,又说过犹不及,今天,周玉波刻意表演不正是最好的诠释?

周玉波演说后,静等提问,下面不少人都在议论。提问时,嘉宾可提问,参会的来宾也可提问。杨冲锋静听,周围更多的议论都是看好那个千亿项目。这种事也是不可复制的,但可参与,按周玉波的说法,如今参与,五年后或十年后绝对会让产值翻两倍以上。就按保底两倍算,都是非常诱人的投资。

“请问周省长,”周玉波是第一副省长,比杨冲锋的位子要高,但还没有入常委。“之前,我听你在阐述观点时,用了一个‘势’的说法。一个省的经济势头要造就一个大势,才有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勇力,才能将人心都凝结起来,扭成一股绳,力量聚合有生成更强的‘势’,如此往复推动,具有加成合力……我想,在具体的运作上,能不能请周省长再谈一谈?最好阐述具体一些,让大家能够理解更透。毕竟,海岸省的巨大魄力不仅是国内影响力巨大,在国际上也引人瞩目……”

“好,”周玉波说,“论文限于篇幅和时间,有些东西确实宜粗不宜细啊。这个问题确实很有必要多谈谈,目前,有少数人没有到海岸省实地考察,仅凭一些传闻,对我们在千亿项目的运作上持有疑『惑』,不过,真金不怕火来炼,有争议,才有真理……”

周玉波充满了自信,也使得他那种感染力发挥得更好,不少人受到他的影响,有些兴奋起来。平时,对海岸省的千亿项目不可能忽视不见,而海岸省本身对这个项目也在炒作,吸引人们的注意。人们更多从不同的途径了解这个千亿项目,得到的更多是正面消息。偶尔也会弄出负面消息来,但在两三天内,项目部或海岸省会有明确的举措,让大家意识到之前的消息是假的。

累积三年多对海岸省千亿项目的资料,此时当着主抓项目的周玉波,听他对项目的阐述有着更全面也有着更多自信。这让人们容易动心,如今要找到稳健收益的项目或投资口子,当真不容易。周玉波先前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只要在千亿项目里投入一个亿以上的资金,去年之后资产假如还不翻两番,他负责联系商家按两番的价买断。

听在人们耳里,就是周家对前去投资的客人一种承诺,一种保障。

杨冲锋听得出,周玉波完全是在搞『迷』雾,说明周家在千亿项目上已经给拖得太难受,否则不会让周玉波出面来推动这事。其他人或许看到是周玉波出来,自然是表明周家在这个项目的态度,杨冲锋却知道。如果黄家在某一项目上出问题,要轮到他去演说拉人,必然是万般无奈。

这也是岳父在华英市问题上不肯出声的原因。

第三代核心人物上阵,真的代表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极度重视,二是万般无奈。对自家而言,千亿项目早就极度重视了,如今只剩下万般无奈。

看着有些人在着急,杨冲锋也有些替这些人可惜。海岸省的千亿项目,按杨冲锋不完全的估计,至少还要翻一倍的资金量来进行建设。像这种拉人参与,得到的资金量总额或许不会少,但投进那个大项目里未必就发挥出定鼎的作用,起死回生更不指望了。之前投资进入的,只怕如同当年在海南楼房那样,急不可待地等着将资本捞走,脱身吧。

但杨冲锋不想在这里揭破周玉波,听他在回答提问时很有风度地说,“论文限于篇幅和时间,有些东西确实宜粗不宜细啊。这个问题确实很有必要多谈谈,目前,有少数人没有到海岸省实地考察,仅凭一些传闻,对我们在千亿项目的运作上持有疑『惑』,不过,真金不怕火来炼,有争议,才有真理……下面,我谈谈个人对‘势’的一点体会。

不论是做什么工作,都是让大家认识、认同、理解、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比如,餐馆要介绍自己的特『色』菜,如果没精打采地说出一个菜名。试想,你对此有什么感想?很明显,是持怀疑态度的。就我自己说来,遇上这样的情况肯定不觉得他的特『色』菜是真好。但如果店家造出一定的‘势’,介绍时很有热情,或将这道菜拍的一组照片给你看,都是造成了一定的‘势’,在这样的‘势’影响下,你改变主意、接受他的介绍,准备尝一尝的可能『性』会有多大?百分之七十还是百分之八十?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长江三峡大坝蓄水量有多大,突然放出来会将下游都席卷而走。但要是有计划地排水泄洪,这些水会沿着河床流到大海。这也是‘势’的不同,效果出现不同。其实,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镇,甚至一家两口,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怎么样将不同的想法都收拢起来形成合力?最紧要的就是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聚集力量,形成‘势’。势如破竹,哗啦啦一瞬间将问题就解决了。这样才能将工作做好,而不是拉拉扯扯地纠缠不休、争议不下,大家都扯皮去了,工作怎么推动?诸般道理,其实都是一致的。”

周玉波也察觉到自己说着有些走样,便收下话头。在这里,主要说一些经济方面的事,如果将个人在处理工作的习惯带进来,不免给人笑话。不过,很多人受到千亿项目的影响,反而对他说的东西更容易接受一些。停下来,立即有人拍手鼓掌。

周玉波笑意但没有丝毫得意地跟那些人点头,以示感谢。

杨冲锋没有固定目标可看,又不好表现出四顾张望,让周玉波发现自己特殊些,注意到自己的存在。稍偏一点头,能够从间隙看到坐在第二排的顾雪琪的小半边脸,从脸上的表情看出,似乎带着一点笑,只是看不到这笑是欣赏的还是讥讽的。

以顾雪琪的视野,对那个千亿项目有什么样的感观?杨冲锋确实很关心这一点。毕竟,他的感观多少带有一些黄家阵营的态度,这种因素不容忽略,或许会让自己有错误的判断。当然,顾雪琪在香港有着超级大的家族背景,可顾家会不会跟京城周家在政治和商业利益上有一致『性』?在千亿项目里,会不会就有香港顾家的一份?这些资料确实弄不到。

突然,会场安静下来,偏偏这种冷场却是周玉波的胜利。杨冲锋不知要不要支使周善琨提问,让周家过早发觉自己对他们关注,不会是好事啊。

“其实,可以将这个问题拓开一些来讨论,把自己心里想法都说出来。”钱教授突然说,让杨冲锋心里一动,这是不是一种态度?

钱教授一句话,将寂静打破,周玉波有意地对钱教授笑笑,表示赞成他的提议,也表示对钱教授的感谢。只有将千亿项目的话题炒起来,才会有更多大关注,周家也才有更多的机会。

“填海造地,确实是对现有一些高新区、经开区、开发区的新模式、新思路,好就好在不会占用之前的耕地。拆迁工作也好省了,会减少很多矛盾对立,降低项目的社会成本。”一个人说。

“对,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项目不会损耗现有耕地,利益在千秋啊。”

“大魄力、大气概……”

“规划和实践都很有预见,高瞻远瞩……”

一片叫好声很自然,杨冲锋也听到了,不知是不是这些人之前跟周玉波等先就见过面。有人捧场叫好,是很普通的戏法,杨冲锋相信明智的人都会看到这点。好在这些人也不会将话题引深入,鼓噪而已。真要请动几个名人出来帮着宣传,那才有更大效应。

但周玉波事先不可能想不到这些,却没有见人呼应,是周玉波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还是主办方事先没有透『露』邀请的来宾?杨冲锋也懒得多才,正想着要不要让人提问。即使不让周善琨说话,但也可让柳河酒业集团的那人出面,周家未必会将思路直接引到自己身上。

“我有个问题想请问周省长,”杨冲锋听声音却是顾雪琪那动人心魄的声音,心里叫到,“来了。”只听顾雪琪继续说,“海岸省开始规划千亿项目时,我还在美国,听说有这么一个大项目,便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也参照了一些类同的案例进行对比。海岸省有着广阔的海岸线,在海运交通、出口运输上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可比的。这些优势发挥出来,理论上聚全省之力做这样一个大项目,穷二十年或更长时间的确可以达到应有的收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