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唐李庚传 > 第402章 合纵回纥,共御逆乱

大唐李庚传 第402章 合纵回纥,共御逆乱

作者:一只修仙的小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12:52:13 来源:小说旗

长安城的皇宫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殿外,乌云层层叠叠地堆积着,将阳光遮得严严实实,让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片压抑的灰暗之中。李亨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微微前倾,眉头紧紧地锁成了一个“川”字,眼神中满是忧虑,仿佛被愁绪填满,随时都会溢出来。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轻微的声响,那是他内心焦虑的无声体现。

郭子仪站在殿下,身上的铠甲还带着战场上的硝烟气息,斑驳的血迹与划痕诉说着战斗的惨烈。他单膝跪地,身姿挺拔如松,神色严肃而庄重,脸上的坚毅与沉稳仿佛能驱散这弥漫的阴霾。

“郭爱卿,如今安禄山叛军虽暂时退去,但实力仍不容小觑。”李亨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几分疲惫与期待,“朕听闻回纥军队骁勇善战,骑兵更是纵横草原无敌手,朕有意联合他们共同对抗叛军,你意下如何?”

郭子仪站起身,双手抱拳,朗声道:“陛下圣明。回纥军队在草原上威名远扬,他们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射技艺精湛,骑兵众多且机动性强,来去如风。若能与我大唐军队联手,犹如猛虎添翼,定能给叛军致命一击。只是……”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那忧虑如同乌云,瞬间笼罩了他的眼眸。

“只是什么?郭爱卿但说无妨。”李亨向前倾身,急切地问道,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

“只是与回纥联合,需考虑诸多事宜。”郭子仪缓缓说道,声音低沉而沉稳,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其一,我们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让回纥看到与我们合作的好处。回纥地处草原,物资相对匮乏,我们需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给予足够的优惠与支持。其二,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利益,避免日后产生纠纷。作战时的分工、战后的利益分配,都必须提前商议妥当,白纸黑字,不容模糊。其三,还需防范回纥军队趁乱生事,毕竟他们与大唐风俗不同,行事风格也有所差异。我们要在合作中保持警惕,避免引狼入室。”

李亨微微点头,陷入沉思。他的目光在大殿内缓缓扫过,似乎在寻求更多的建议。这时,李庚丞相上前一步,他身形修长,神色恭敬,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与睿智。“陛下,臣以为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回纥,表达我们的合作意愿,并商讨具体的合作条款。”李庚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如同在寂静的夜空中敲响的洪钟,“同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丰厚的礼物,作为结盟的诚意。丝绸、茶叶、瓷器,这些皆是回纥所喜爱之物,定能打动他们。”

“李丞相所言极是。”李亨说道,微微颔首,“那派谁去出使回纥呢?此事关系重大,必须挑选一位能言善辩、沉稳可靠之人。此人既要熟悉外交礼仪,又要能随机应变,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陷入沉默。大殿内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每个人都在脑海中搜索着合适的人选。这时,郭子仪开口道:“陛下,臣推荐礼部侍郎郑叔清。他曾多次出使周边国家,经验丰富,熟悉各国的风土人情与外交礼仪。且为人正直,善于沟通,心思缜密,定能不辱使命。”

李亨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认可,点头道:“好,就派郑叔清出使回纥。郭爱卿,你即刻传朕旨意,让他做好准备,明日便出发。事不宜迟,平叛之事刻不容缓。”

“臣遵旨。”郭子仪领命道,声音洪亮,充满了使命感。

第二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郑叔清便带着一众随从和丰厚的礼物,踏上了前往回纥的征程。礼物装载在一辆辆马车上,丝绸的绚丽、瓷器的精美在晨光下若隐若现。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晓行夜宿。时而穿越茂密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时而翻过险峻的山峦,寒风呼啸,吹得人面颊生疼;时而又行走在广袤的荒原,漫天黄沙,让人睁不开眼。

终于,他们抵达了回纥的王庭。回纥王庭坐落于一片广袤的草原之上,白色的帐篷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宛如繁星洒落大地。帐篷外,骏马嘶鸣,羊咩声声,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奶香与牧草的清香。

回纥可汗听闻大唐使者前来,亲自出帐迎接。可汗身材魁梧,面庞黝黑,眼神深邃而锐利,身着华丽的兽皮长袍,腰间佩着一把锋利的弯刀,尽显草原王者的风范。郑叔清见到可汗,行了一个庄重的礼节,身姿优雅,举止得体。然后说道:“尊敬的可汗,我乃大唐礼部侍郎郑叔清,奉大唐皇帝之命,特来拜见可汗。大唐皇帝陛下对可汗敬仰已久,听闻可汗的威名传遍草原,特命我前来,共商要事。”

可汗微微点头,神色威严中带着一丝好奇,说道:“大唐使者远道而来,有何贵干?”

郑叔清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份文书,双手递到可汗面前,文书用精美的丝绸包裹,上面系着象征吉祥的红绸带。他说道:“如今大唐境内安禄山叛军作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我大唐皇帝念及苍生,心系天下,欲联合贵军共同平叛。这是合作的文书,详细阐述了我们的合作意向与计划,还望可汗过目。”

可汗接过文书,展开细细阅读起来。他的目光在文书上缓缓移动,时而皱眉,时而微微点头,脸上的神情让人捉摸不透。过了一会儿,他放下文书,说道:“大唐与我回纥向来友好,此次相助,本可汗理应答应。只是,我回纥出兵,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郑叔清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自信与诚恳,说道:“可汗放心。若贵军与我大唐联手平定叛乱,大唐愿与回纥开放更多的贸易口岸,互通有无。今后,回纥的骏马、皮毛可更便捷地进入大唐,而大唐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珍贵物资,也将源源不断地运往回纥。同时,每年还会赠送回纥大量的丝绸、茶叶等珍贵物资,以表诚意。”

可汗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心动,他微微仰头,望向远方的草原,似乎在权衡利弊。他沉思片刻,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容本可汗与诸位大臣商议一番。使者先去休息,明日再给你答复。”

郑叔清回到住处,心中忐忑不安。他在帐篷内来回踱步,时而停下,望向帐篷外的草原,那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异域风情,却也让他感到陌生与不安。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若不能说服回纥可汗,大唐的平叛之路将更加艰难,无数百姓将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二日,郑叔清再次来到可汗的大帐。可汗见到他,脸上露出笑容,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豪爽与大气,说道:“使者,经过我与大臣们的商议,我们决定与大唐联手平叛。草原儿女向来重情重义,大唐有难,我们定当相助。”

郑叔清心中一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连忙说道:“可汗英明!我大唐皇帝定会十分感激。这不仅是大唐之福,也是回纥之福,更是天下苍生之福。”

随后,双方开始商讨具体的合作细节,包括出兵时间、行军路线、粮草供应等。他们围坐在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前,可汗不时用手指点着地图上的位置,提出自己的见解;郑叔清则耐心倾听,详细解释大唐的计划与安排。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

郑叔清带着合作协议回到长安,一路上,他归心似箭,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平叛胜利的曙光。李亨得知后,大喜过望。他立刻召集郭子仪等将领,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大殿内,气氛热烈而充满希望。大唐与回纥的联合,让平叛的天平开始向大唐倾斜,而安禄山的叛军,即将面临一场更为严峻的挑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