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登基吧,少年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将军的摇篮

登基吧,少年 第三百二十三章 将军的摇篮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12:52:37 来源:小说旗

等众人一行到曲阳县,在曲阳县巡视了一遍后,就基本确定,今年滁州还是大旱。

“亳州那边没有消息回来?”

霍宝很是惊讶。

自去年六月霍五父子得了滁州军后,霍五就陆续派人往各地收集消息。

金陵城里有各方势力的间人,滁州军的耳目也安『插』进四方势力。

宋林倒是在林先生身边处理政务,也留心过各地消息,闻言苦笑道“之前就盯着几方白衫势力,亳州那边的消息,多是亳州白衫几方势力纠纷,还有征兵事宜……”

“得打听仔细了,确定下大旱范围!”

霍宝想了想,道。

除了到时候需防范亳州白衫与泰州白衫外,还要加强地方治安,做好安置流民的准备。

往坏了说,有的时候,流民就等同于盗匪。

就是霍宝他们去年三月从南山村逃亡,遇到的第一伙路匪就是陵水县的流民。

若是看好的一面,流民就是人口。

滁州前年、去年两年灾荒,人口流失了好几成。

等到邓健横空出世,一个县城就征丁两万多,就是家家都有男丁服兵役。

和州、庐州受灾不明显,却是去年征兵征的不轻。

谁让当时滁州军兵卒少,在和州征丁恨不得多多益善。

就算和州人『性』子绵软,少了几分血『性』,也多充作了后勤兵。

庐州那边,是原庐州知州弄的,都征到单丁了,可见征的多厉害。

等到后来滁州军就捡了便宜,除了放了些老弱与单丁,其他的庐州新兵就全盘接手。

以曲阳兵为主的滁州军与那一批庐州新兵,经过历次征伐后,成为滁州军的主力。

活下来的兵卒,如今少说也升了两、三级;身手不错的,已经混成了千户,就是副将也不乏其人。

等到滁州军过江,兵卒富裕了,征兵就没有征的那么狠。

如今跟江南比起来,滁州、和州、庐州三地都缺少人口,正好可以收留流民。

只是如何收容,如何安置,还需要做周全准备。

否则刚缓过气的滁州,又要『乱』了。

屯田初见成效的和州与庐州,也要经受损失。

具体如何,还要金陵那边定夺。

如今还好,草木萌发,就是吃草根也能顶饱。

还有夏耕秋收可以指望,一般百姓不会离乡背井。

等到秋冬时节,万物凋零,就是逃荒的时节。

霍宝写了亲笔信给老爹,叫人送回金陵,提及加强滁州、和州、庐州三地治安之事,还有准备接收流民事宜。

曲阳县官场去年因私自加商税清理过一次,也是长了教训,如今自上到下都本分极了,不敢有丝毫逾越。

谁都晓得,所谓滁州军,是从曲阳县走出去的。

黑蟒山上三个寨子两、三千号人,外加上邓健强征的两万多曲阳兵,就是最初的滁州军。

几个元帅的根底,除了水进部的人手是滁州州府那边后征的,其他邓健、马寨主、杜老八等人心腹臂膀,都是曲阳县这些老人为主。

尤其是邓健手下,除了张都尉、李都尉、王都尉这些独当一面的老人之外,还有一批中层,也陆续出头。

这些人,都是世居曲阳县。

还有当初那两万三千曲阳兵,厉害的已经升到千户。

滁州军中,中高将领中,曲阳籍贯的就一百多号。

如今依附着滁州军,这些人家也水涨船高。

只是有去年的“加税案”,也足以警示这些“新贵”。

连王家姻亲都被处置了,何况其他人?

要知道跟着邓健的张、李、王三家,王都尉看似比不得张都尉、李都尉被重用,可是王家大姐儿却是许嫁霍豹,王家也成了太尉府的姻亲。

能成为霍氏姻亲的都是邓健、马寨主、于老元帅这样的人物,王家能位列其中,就足以让人不敢小瞧。

王都尉的连襟去年接任曲阳县令后,之所以敢在曲阳县敛财,也多少是倚仗这一点儿。

结果落马,追回脏银,本人罚没苦役营五年,还祖孙三代禁止入仕。

这样的裁决,没有丢了『性』命,却比丢了『性』命还让人绝望。

眼见着朝廷就要不行了,各地白衫蓬勃发展。

滁州军就算得不了整个天下,也有割据淮南江南的资本,曲阳县这些老人,会跟着鸡犬升天。

只有这前县令一家,一人犯罪,阖家没了前程,只有又悔又恨。

随后监察司还将曲阳县的这“加税案”通报各州府,并没有多加润『色』,从发现到处置都写的清楚。

各地官吏看了,很是警醒。

看来这敛财是要不得,不管是什么借口,都没有回旋的余地……

大家在滨江县驻留一日,在曲阳这边则是停了三天。

虽说霍六婶没有回来,可是霍宝还是打算回一趟南山村。

霍家五房的院子里,还有几个坟包,去年过路时顾不上移坟,霍宝只在院子里祭拜。

今年也该移坟,将院子清理出来,日后霍家人回乡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除了霍宝家的院子,其他霍氏堂亲的院子不是倒塌,就是被官府分派给定居在南山村的流民百姓。

杜老八、宋林等人听说后,想要同往,都被霍宝婉拒。

最后是水进带了五十人骑马随行,陪同霍宝回了南山村。

同去年相比,眼下的南山村少了几分生气。

村口的马蹄声,惊动了村民探看。

出面的还是去年的老人,南山村的里正牛算盘。

认出霍宝来,牛算盘松了口气,仔细往霍宝身后望去,没有见到其他人,不由失望“就小宝一人回来了?你牛大哥他们没说回来瞧瞧?”

霍宝道“牛大哥在饶州,牛二哥与清大哥都在金陵,有差事抽不开身……”说话的功夫,叫人递了东西过去,是四匹布、五十两银子“这是牛二哥同清大哥预备的,叫我转送给算盘叔……”

牛大郎、牛二郎、牛清三人去年知晓有族人回了南山村,都十分欢喜。

就算关系远了些,也是族人。

这次霍宝回滁州,牛大郎不知道,牛二郎与牛清就商量着预备了布匹与银钱,请霍宝捎带回来。

牛算盘看着东西,带了惊讶,有些不敢收。

霍宝亲自递了过去,道“清大哥念叨着想吃咱们南山村的酱菜,算盘叔家里要是有,可以预备一罐让我带回去……”

牛算盘忙不迭道“有哩有哩,回头就让你婶子准备……”

霍宝看着自己院子里的坟包,道“我这次回来,是要给族人与乡亲们移坟……去年三月,糟了兵祸的除了霍家人,就是牛家人,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入土为安,两姓人就葬在一处……如今重新营葬,如何区分骸骨还需有个章程的……“

霍宝知晓血型分类,自然不相信古代滴血辨认骸骨的说法,可耐不住信的人多。

等到重新营葬时,少不得也如此鉴别一二。

到底是两姓旁人,之前没有条件就罢了,如今移坟就不需要继续合葬。

牛算盘闻言,神『色』黯然“都听小宝的……小宝什么时候动工,我这就喊人来……”

霍宝抬头看了看天『色』。

他是一早从县城出发,快马而来,如今不过晨初。

村民帮把手,外加上他带回来的五十兵卒,一天功夫也差不多了。

“赶早不赶晚,就现下吧!”

霍宝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