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八零纪事:军少宠妻成瘾 > 第417章 【Why,夏天穿棉袄】

八零纪事:军少宠妻成瘾 第417章 【Why,夏天穿棉袄】

作者:席妖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13:08:18 来源:小说旗

宴会上的人,认识这对父子的有不少,其中还是好些个老板的座上宾,不过他们父子俩和孙总的关系一直都不错,据说孙总和这位风水师是自小一起长大的,还一起读过书。

这个职业,是许宁从未接触过的,而且她也不信这个,因此对他们父子并未过多的关注。

“你们俩不相信这个吧?”秦钊笑着问道。

谢铮和许宁相视一眼。

信与不信,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至少谢铮是不相信的,但是重生本身就是一件很玄幻的事情,所以这个问题暂时保留。

许宁却很干脆的摇摇头,“我不相信这个。”

秦钊笑出声来,“其实我也不信,不过帝一集团旗下的公司就断选址都是请风水大师看过的,对于我来说,只要地方对,差个十米八米甚至是十里八里的都无所谓,不过就是图个心安。”

“你能有什么害怕的?也不做亏心事。”许宁笑。

“这不是心虚,总是要选择一个地方的,我对这方面是不懂,不能看好一块地就直接建造,还是要找人看看。”

许宁没有继续说,没有涉及的领域,自然不知道该如何讨论。

总不能拿书上的话题来谈论吧,都知道那是假的,虚构的,可许宁挺喜欢看这类型的小说,每次都是跟着他们的文笔沉浸其中,不害怕,却紧张刺激。

不过孙总还是带着那对父子过来了,许宁看了眼对方,真的有种仙风道骨,出尘绝世的感觉,当然长相只能说是普通,可气质却为他加了不少分。

“许总,还要谢谢你的这条佛珠手串。”男人冲他温和一笑,“我叫明鸿,是一名风水师。”

许宁和对方握手,“真本事的风水师?”

明鸿听到后,不禁哈哈笑道:“若是许总以前接触过风水师,那么我大概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没见过,我不相信风水。”许宁回答的很干脆。

明鸿也不生气,对方的表情坦荡,说是不相信,却并没有认为他是个骗子。

事实上他很理解对方的心情,当年他爷爷和父亲讨论这个的时候,他还觉得两个人是神棍骗子呢,整天嘀嘀咕咕那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后期接触了,才知道这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开了所谓阴阳眼的风水师,并不能抓鬼。

对于这个世界上是否有鬼,明鸿不知道,反正自小到大他是一只鬼都没见过,爷爷和父亲说有,就算是没见过,却并不代表鬼是不存在的,而所谓的“鬼”不过就是一种磁场。

他在这边和许宁聊了几句,发现对方是知道那佛珠手串上的情况的,既然知道,这一千块的起拍价,说实话那就是白菜价。

这种佛珠手串,普遍的都只是带有一种木质的纹理,有的则会在生长期间的结疤,经过后期的分叉以及扭曲后形成的特色纹路,这些纹路再生长期间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子,没有谁会知道,被称之为鬼脸,当然在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也会有鬼眼的纹路。

明鸿喜欢木制的物件,家里的装修,摆件等等,大多都是木制的。

既然许宁知道这佛珠手串的特色,依旧拿出来拍卖,那就是他个人的运气了。

明鸿其实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并不喜欢说些有关风水方面玄之又玄的话来吸引眼球,若非今天需要特殊的身份才能出席,他也会告诉陌生人自己的职业。

私生活中,他也就是个普通中年人,没事和妻子去公园打太极,和三两好友在一块下下棋,出门聚聚餐之类的,并非别人想象中的,要居住在什么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的山间道观等等地方,那样他会受不了。

虽说会给人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关键不方便啊,再说那日子该多郁闷。

还有所谓的入世等等,你本身就在这个世界上,哪里有所谓的入和出。

再说,也亏得风水师没有小说里那么玄幻,不然明鸿绝对不会干这行,说句丢人的话,他怕鬼。

港城这边风水生意很红火,明鸿在这个地界也是数一数二的有真本事的风水师,和他本事差不多的一位,年纪已经快七十了,人家就住在那种限量版的豪宅别墅区内,等闲不会接生意,但是只要出手,必然就是天价。

当然年轻人也有不少走这一行的,有本事的也能看到,个个也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

明鸿和妻子住在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当然带电梯,房子也是几年前新买的,左邻右舍的关系都特好,他老婆还是个爱听八卦的,回到家里就和他聊这些,两人却并不会在外面和别人讨论,这生活才叫充实有滋味。

虽说家里存款也不少,可他们也不是奢侈的性格,钱都存起来,遇到特殊的场合需要捐款的也会拿出一部分捐出去,其余的都准备留着养老,至于儿子,他有自己的能耐。

樱花凋谢,铺在地面上,从远处看去,一片绚烂,极美极艳丽。

气温一点点的攀升,而伊恩这个小家伙也一点点的长大。

家里的长辈在外面浪了两个半月,才恋恋不舍的回国,这次国外长期的旅行,四位老人的气色看上去似乎更好了。

回到家里,再和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几个人商量着,明年过完年再出去玩玩,这次去别的国家,老太太更甚至说出了要去南极看企鹅,北极看北极熊的话来,让家里人简直哭笑不得。

不过高秀兰倒是很感兴趣,直接点头赞同。

可到底是被许锐给拦下来了,那两个地方的温度都是零下几十度,他们四位老人过去,谁放心啊,万一冻坏了,那还了得?

至于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不过家里人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全世界这多少国家,他们哪里玩的过来,去那么冷的地方,坚决要阻止。

伊恩的生日很快到了,这次生日前夕,许锐就在家里说过,不需要办的太隆重,只自己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就行。

而这段时间,伊恩也开始颤巍巍的,在家里长辈的搀扶下开始学走路了。

天气暖和,小家伙穿着开裆裤,被许建军夫妇领着在回廊下练习走路,别看年纪小,可精神头十足,有时候他的爷爷奶奶累的直不起腰,这孩子却不肯罢休。

可就算如此,许建军夫妇也不敢让孩子走太长时间,毕竟骨头还很脆弱,晚点走路对他好。

郭庄,文晓再有几天就要去参加中考了,这次考试的地点在县里的一所中学。

也因为这样,关河夫妇干脆别的都不管,直接在这边住下了,关河每晚都会副导文晓功课,哪里不懂,他就会重点的给她辅导哪里。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生涯有两个难关,中考和高考。

中考崩了,你直接就没有读高中的希望,而高考崩了,至少还能复读,可虽说能复读,有几个孩子能忍受为期一年的高压学习,经历过一次的人都知道,高考最后一年,那就是噩梦,你却只能战胜它,没有第二条路。

现在文晓面临着第一道门槛,她这一年也的确是努力了,关河自然不想让这个孩子止步于简单的九年义务教育。

大概是姐姐的学习态度,感染了文峰,这孩子放学后也不再猴子似的往外跑,安心的待在家里写作业。

他知道了,姑姑和姑父不是开玩笑的,若是这次考试他还是倒数,真的不会带他出去玩。

中考的前一天,学校里的老师都会让孩子们放松一下,自己复习一下功课,当然也会趁着间歇的功夫,给学生们讲解几个知识点,巩固一下。

关河夫妇趁着这天,出门去给文晓买了一些文具,第二天大清早,学生就要赶到学校里去,乘坐大巴去县里的考点。

晚上,郭玉洁给文晓做了满满的一大桌好菜。

“文晓,还有哪里不懂的吗?”虽说考试的是她,可全家人的心情都跟着紧张起来,反倒是文晓的情绪从之前的紧绷,到现在莫名的平静了。

“该预习的我都看了,还有哪里不懂……”她想了想,“一时半会的我也想不起来,似乎都懂了,有似乎什么都忘了。”

“……”

于聪慧哈哈笑道:“明天看到试卷的时候,说不定你就都记起来了,明天我和你姑父去考点外等着你,中午带你去吃饭!”

文晓点点头没有拒绝,虽说那边有食堂,可也允许在校外吃。

这一晚,文晓辗转反侧,一直到半夜才睡着。

之后不到六点钟就醒了,然后起床洗脸刷牙,喊醒了弟弟后,背着书包就去了奶奶家。

这边,郭玉洁已经做好了早饭,看到孙女过来,给她将饭菜端到小饭桌上,让她先吃,吃过就要去学校了,他们通常都是七点半以后才吃早饭,不和孩子们一起。

中考,考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大人殷切的希望。

他们知道,中考发挥失利,就只能辍学去打工了,可若是考上高中,就相当于半条腿跨进了大学的校门,虽说这个大学的好坏还是需要你高中三年的努力。

早饭后,文晓就一个人背着书包去学校了。

关河夫妇吃过早饭,一直到十点钟,才从家里开车去了镇上。

来到文晓的考点,这边已经有不少家长等着了,当然也绝对达不到所有学生的家长这个数目,大约有三四成吧。

也有不少的家长并不太关心孩子的学习,毕竟读书花钱,考不上就去打工挣钱,对他们来说这条路也没什么不好的,别人家里还在花父母钱的时候,他们家的孩子已经开始挣钱了。

不过关河却希望妻子家里的两个侄子能有出息,即便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多牛的工作,至少选择性要多的多,思维也要更加的广阔。

两人坐在车里闲聊,于聪慧还去不远处的小商店里买了不少的零食回来。

一直到十一点半,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校园内外很快就躁动沸腾起来。

不少学生走出考场,找到熟悉的人,互相对着某道题的答案,发现一样会为之欢呼,而听到答案不同,就会探讨一下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之后就是一阵哀嚎。

文晓和认识的同学分开后,拎着自己的书包走出校门,张望着,很快找到了关河夫妇。

她快脚跑过来。

“怎么样?”于聪慧往她怀里塞了一瓶水,“快喝点水,上车,姑姑带你去吃好吃的。”

坐到这里,关河带着两人去了县里的一家黄焖鸡店,这个时间店里已经有不少人了,三人在楼上找了一个位置。

文晓将几个大题和两人说了说,还掏出笔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写画画,之后将答案递给了关河。

关河趁着等菜的功夫,给她看了一遍,最后发现其中的两道题错了,演算的时候用错了公式,其中一道大题的份数就是六分。

看到正确的答案,文晓巩固了一下,然后道:“我预估的数学成绩是110多,其他的有不确定的。”

文晓的成绩其实都普通,没有偏科,也就没有特别强的科目,相对的来说她还是更喜欢文科,虽说中学根本就没有文理之分,不过之前关河同她说起过不少,进了高中之后会分文理,她已经决定选择文科了,理科唯独数学能稍微好一点,物理化学她总是搞不太懂,这次能心平气和的进考场,还是之前关河给她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辅导。

按照她的成绩,县一中希望渺茫,但是三中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这三天的时间,关河夫妇每天都在这边等着文晓,一直到结束,第三天下午是三点半从考场出来的,考试结束后当天回到学校,老师简单的交代了一下,就给学生们放假了,之后的时间就是在家里等待,过些日子你就可以凭借你的准考号,打电话或者上网查询你的中考成绩,中考的志愿他们在考前就已经填好了。

文晓填的三个志愿分别是一中,三中和九中,这三所高中都在县里。

在以往,他们这种偏远乡村的学校里,一中几乎是很少看到,能去三中也已经很不错的,大部分的都是九中一直到十三中,文晓的志愿是在关河的辅导下填报的,第一志愿当然是一中,她也在为这个目标努力,若是考不上那就退而求其次的三中,然后是九中!

虽说是九中,可是在整个县的十五所高中里,一中和三中都是拍在第一第二的,二中并不在县里,师资条件在后来被三中取代。

中考结束后,在家里住了很长日子的关河夫妇回去了。

临走之前还说要接文晓一块去住段时间,不过念着文峰还在上学,她正好趁着放假的时间,帮着家里做做饭收拾家务,拒绝了姑姑的好意。

半个月后,文晓拿起家里的电话,拨通了成绩查询,总分750的成绩,她考了603分,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在625分,文晓到底是因为差距不小,没有考上,不过三中的分数线是足够了。

打电话和姑姑姑父说了这个消息,听到于聪慧在那边都喜极而泣了。

“好样的,文晓,我为你这个侄女感到骄傲,你是咱们整个郭庄,第一个考上高中的孩子。”

文晓瞬间恍惚了,她想了想,还真的是这样的。

之前村子里最出席的就是姑姑了,可是也因为中考失利,去读了职业学校,正儿八经上高中的,文晓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

若是在帝都,总分750的话,第一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最少也得690往上,可这边的教育软硬件毕竟差很多,若是按照那种一线城市的录取分数线来招生,恐怕学生真的招不到几个人,别说招满,全县能招到一个班就是幸运了。

各个省市的总分和录取分数线都是不同的,教育条件不同,自然不能同等视之。

文晓这次中考,在他们学校里也是发挥超强的一个了。

关河夫妇接到电话后的第二天就过来了,一进门就看到家里坐了不少本族的人,热热闹闹的讨论的都是文晓的事情。

而在场的还有文晓的班主任。

“这次咱们学校考入一中的有两个,二中和三中的十九个,破了去年的记录,而今年你们这一级的学生考入高中的有130多个,文晓这次真的是超常发挥了,作为她的班主任,我感到很自豪和骄傲。”

“如今的三中比起二中的教育和师资力量都要强,二中是十一人,三中八个人,文晓就是这三中的其中一个。”

在场的于家长辈们都高兴坏了,他们郭庄第一个高中生啊,这绝对是大喜事。

文峰在旁边吃着葡萄干,听着众人不断的夸赞他姐姐,自己心里也高兴,同时也觉得有些失落。

“我也会考上高中的!”他低声说道。

因为女儿考上高中,请了一天假的于明辉听到后,抬手秃噜了儿子的脑袋一把,“加把劲,你们姐弟俩一块去读高中。”

班主任见状,望着于明辉和郭玉洁,“家里是否有困难?”

“老师放心,孩子们上学的学费都给他们存下来了。”于明辉说道。

再说,要是以后不够,借钱他也得供着两个孩子读书,只要孩子想读能读,他累死累活也甘愿。

临近中午,在场的人纷纷散了,就算是要吃饭,至少也得等到文晓开学前两天,现在还太早。

不过文晓的班主任被家里留下来吃饭了。

饭桌上,听到文晓在家里被关河突击辅导了半个多月,而且对方还是弘科大的本科大学生,真的要说学历比他高,他就是一普通师范的。

当然教学的本领,在这所学校里是够了,优秀教师早就被上面的好学校给挖走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是值得尊重的人民教师。

关河在其中的作用有限,他们这群老师才是孩子们的指路明灯。

于聪慧之后给许宁打了个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对方。

许宁听到后,真的挺吃惊。

毕竟现在都这个年代了,一个村子里居然才供出一位高中生,香山村那边也算是偏僻,可这几年每年都能出三两个高中生的。

晚上和谢铮说起这件事,谢铮似乎并不怎么意外。

“那边地处偏僻,教学水平和帝都不能相提并论,而且再加上周围人的影像,能静下心来学习的孩子也不多,条件困难的地方,的确能飞出金凤凰,可金凤凰的稀少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绝大部分还是甘于平庸的,比起读书,他们或许更喜欢辍学打工,而且父母的观念并不如城里的开放,对学习的看重程度一般,不奇怪。”

“差别有难么大?”许宁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她的体会其实有限。

谢铮继续道:“差别并不仅仅体现在重视程度方面,还有信念,孟母三迁,从侧重点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平生所学并非都能用得上,可懂得多,心胸和眼界自然就开阔,父母,老师,以及孩子本身,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有一方拖后腿,就会造成不一样的人生。”

谢铮的话比较隐晦,许宁却听得懂。

“那,给那边送个红包吧,孩子考上高中,咱们不能不表示一下。”

“可以,你看着办吧。”谢铮没意见。

次日上午,于聪慧的手机就收到了许宁的一条短信,说是给她卡入打了一笔钱,是给文晓考上高中的红包。

于聪慧将手机放到于明辉眼前,笑道:“许宁姐给文晓的红包,等午饭后我和关河提出来给你。”

于明辉看到那条银行短信通知上面的数字,惊讶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这么多?”

“是许宁姐的心意,给你你就收下吧。”毕竟退回去不合适,虽说她给许宁打电话并不是这个意思。

中午郭玉洁听到这件事,有些忐忑,“这不合适吧?”

毕竟两家的关系不见得多融洽。

于聪慧却笑道:“既然许宁姐给了,那就是真心的,妈你也别多想,收下就是了,不然退回去的话,许宁姐还觉得咱们心里对她有意见呢。”

“是啊妈,这主动和自愿是两码事,既然给了,就收下吧,文晓之后三年可都是要住校的,在学校里每个月吃饭都是一笔费用,两个孩子读书,靠着大哥一个人赚钱也挺困难的。”

当然,他们也会给于明辉一笔钱,前天过来的时候和妻子商量过了,三千块,毕竟家里还供着三个房子的房贷,也是有压力,这三千已经是挤出来的。

现在的三年高中下来,每年学费住宿费餐饮费以及零花钱等杂七杂八的,在他们这里怎么着一年也得小六千,三年下来差不多就是两万块,至于过几年读大学,每年差不多也得两万左右。

虽说于明辉现在还上着班,可他的单位不稳定,活多的时候能赚个三千,活少的话也就千八百的,地里的出产每年净利润也就两三千左右,一年下来能赚个两万左右,再加上自家人还得吃吃喝喝的,余下的钱供应两个孩子读书,真的挺困难。

下午,两人载着于明辉去县里,将那笔钱抓到了他的银行卡里,六万块钱,按照这种情况,这笔钱甚至能供完文晓大学毕业。

而七月底,文峰也考试完了,之前都是倒数后五名,这次全班54个学生,居然考了39名,这进步不可谓不大。

之前他看到成绩单也是蒙了,不敢相信这居然是他的名字,偶尔倒数第一,最好的时候是倒数第四,现在居然是正数39,好吧,倒数的话是十几名,可看到这个名次,已经够让他头晕目眩的了。

真的是有生之年。

不过这个名字,没打到姑姑姑父定的标准,也就是说今年出国旅游没有他的份?

“带你去,护照都给你办好了!”

关河揶揄道。

文峰瞬间双眼锃亮。

在放假后的第三天,四个人收拾东西,飞去了临近的日本度假,这次是自由行,关河有同学是做导游的,之前他和对方碰了几次面,找她帮忙做了自由行的攻略,甚至还画了简易的地图,以及详细的交通攻略等等,极其稳妥。

说起暑假,谢洋三兄妹自然也放假了。

今年的暑假他们不准备留在家里,而是三个人在加上陈防,还有另外的两个同学,准备一起去澳洲。

家里大人都不去,不过秦钊一家人现在都在澳洲度假,秦家的宅子和许锐在那边买的在一个地段相邻的两栋,过去之后秦钊会亲自去接人,也会派人带着他们到处去玩玩,许宁倒是不担心。

陈敛夫妇极其另外两个孩子的家长倒也不怎么担心,去了之后有人接机,而且还有帝一集团总裁派人带着玩,全程绝对安全。

谢铮夫妇送三个孩子去机场的路上,许宁不断的叮嘱三个孩子出门在外别玩疯了,谢洋最稳重,让他看好弟弟妹妹,免得玩起来不知道东南西北。

“哎呀妈,我在你心里有那么顽劣吗?”

“不是顽劣。”许宁噗笑,“你们现在年纪小,自控能力差,而且那边也是人生地不熟的,单独出去我和你爸爸能不担心吗?所以你和妹妹要听哥哥的话知道吗?”

“知道!”小柠檬乖顺的点头。

谢洋笑道:“妈,别担心,我会照顾好他们的。”

“辛苦哥哥了。”许宁伸手拍拍儿子的膝盖。

来到机场,陈防已经被爸妈送过来了,另外两位同学的爸妈也在这边等着,还不断的叮嘱自家孩子。

几个孩子们一碰面就迅速聚拢在一起,说着出国后的一些娱乐活动。

这次去澳洲是住在许锐的别墅里,过去后有专人做饭,吃住的都不用花钱,可每个人还是带了一笔费用,总不能在外面的玩的费用也让谢洋花钱吧,他们家里都不是缺钱的主,这是态度问题。

之后,他们再次被各自爹妈拎着叮嘱了一番,才急不可耐的走去安检,很显然都不想听爹妈的唠叨。

半个多小时后登机,众位家长道别离开,之后就是在家里安心等孩子们的电话就可以。

他们是在晚上抵达澳洲的,秦钊早就带人开着一辆加长的商务车去机场里等着。

谢洋带着弟弟妹妹和同学走出航站楼,手机开机,很快就接到了一条短信,是表舅舅秦钊发过来的。

“这边刚下过一场雪,注意保暖!”

“……”Why?明明是夏天啊?

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他们家里是夏天,可澳洲位于南半球,此时这边是冬天!

怎么办?没带冬装!

谢洋一说,几个人群体懵逼!

“我们带了冬装!”谢洋看笨蛋一样的看着他们三人,“你们初中的地理,都学到哪里去了?”

三人顿时一阵哀嚎,“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赶紧买啊,机场这边又不是没有店!”陈防对谢洋道:“先和秦叔叔说声,我们买件冬装穿着再出去。”

谢洋拨通了秦钊的电话,和他简单的说了一下,然后一行人在机场的专卖店里,各自挑选了几套冬装,都是人傻钱多的孩子,看到那价位,刷卡的时候,丝毫不带心疼犹豫的,每件都至少几千块。

众人换上冬装,走出店里后,谢洋道:“专挑贵的?”

“不贵啊,平价!”

“……”我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