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 第224章 姚广孝的计策

捋着胡子装作思索的样子,其实内心对他非常地不屑。

毕竟他们这些人讲究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像蒋贵这样没有气节的三姓家奴,他一点也不放在眼里。

但是汤鼎还得用得着对方,于是按下心中的不屑之色,装作思索的模样,矜持几分,故作玄虚道:“蒋大人可曾听说过三国时期的魏延?梦头生角,实为刀下用也!”

听了这话,蒋贵心里暗骂汤鼎的虚伪,有话不好好说扯什么典故!

自己这脑子去看书,那就跟狗肚子里藏油差不多,留不下一点。

他哪里知道啥意思?!

“原来如此……我还是没听懂您什么意思。”

蒋贵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汤鼎还以为对方懂了,可结果最后这转折却是让他有些意外。

心里把对方的祖宗十八代亲切的问候了几遍,没有弄明白你出这个熊样什么意思?

存心气我是吧?!

有句老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今的汤鼎就是这种境地。

于是他只好说的稍微通俗易懂点。

“既然朱允炆对你托梦,说你明珠暗投,就是说明如今的陛下并非是你的明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你的明主另有其人!”

那蒋贵闻言,决定不再去扭扭捏捏的了,直言不讳起来:“既然汤大人看出来了,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前些时日,你在大帐之中对陛下的谏言我颇为认同。”

“只是我看军中虽有这方面想法的人很多,但真的动了心思的却没有多少,又或者,都在等一个领头之人,共举大事。”

“如今,北方朱允熥即将南下的流言又议论纷纷,我看陛下也无动于衷,特地前来和汤大人商议,我们是不是与其坐以待毙,静观时机,不如主动出手?”

本以为对方会当即同意下来,谁成想汤鼎斜瞥了一眼他,好奇道:“你觉得军中还有谁会有这样的心思?”

舔了舔自己发干的嘴唇,蒋贵小声道:“实不相瞒,我看当初同为降将的那一批都有这个心思,再就是……陈山!”

听到这个名字,汤鼎眼皮子不禁抖了抖,但是眼底深处掠过一抹惊喜。

“陈山?我倒是忘了他了,倘若真的是我们联合,那么胜算起码有七成!”

汤鼎忍不住补充了这么一句。

此时蒋贵又表现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道:“可是,如果我们起事,军心必定不稳,若是足利义持趁机进攻,反而有些不顾大局之嫌,一旦因为我们让足利义持有机可乘,岂不是罪人?这与南宋之时刘整、夏贵等人何异!”

要说他不读书吧,他还知道南宋的事件。

听到对方这样说,汤鼎好似想好了对策一般笑道:“蒋将军你多虑了,我们是为了更好的对付足利义持,而且,我们怎么不得先联系朱允熥大军的人前来接应我们,若是贸然起事,便宜了倭寇当然不好!”

见到对方这样说蒋贵不禁有些喜上眉梢:“原来汤大人早有安排?末将佩服。”

只见汤鼎继续娓娓道来:“我们可以内外联合拿下朱高煦,这必定会让朱棣投鼠忌器,不敢与我等交战,我们以朱高煦为要挟,让朱棣交出兵权,我们一边掌控大军,一边等待朱允熥大军前来,朱棣父子这样一来,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眼前一亮,蒋贵恭维着汤鼎马屁声不断:“妙哉,妙哉!不愧是国公爷的后人,汤鼎大人此计的精妙,末将佩服。”

只不过在他眼中,对方已经是个死人了。

......

“汤鼎这个混账,安敢如此!”

这边的蒋贵回去后,就将汤鼎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向着朱棣朱高煦父子二人说了。

听到汤鼎的计策,朱高煦直接气得青筋暴起,无比愤怒,猛地站起身来,牙关紧咬,大有出去将汤鼎杀了,以泄心中气愤的气势!

到底是朱棣老成持重一些,他拦住了心气急躁的朱高煦,轻声道:“稳住性子,休要急躁,我怎么和你说的?既然汤鼎想要这样,那我们就如他所愿,若不配合他演此计,我们怎么设下计策,全歼足利义持大军?!”

纵然此计精妙,但是对于这等软骨头,不忠不义之人,朱高煦心中还是无比气愤的。

吐出口中的浊气,朱棣看向一边的姚广孝:“既然大的方向计策已定,我看不如就此趁机实施如何?”

本以为对方会同意此事,只是没想到姚广孝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如来日再下一剂猛药,让计策的真实性更大一些,只需如此如此……”

听着姚广孝的谋划,现场众人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如此一来的话,那么他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只是他们也都非常的清楚,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这般了!

第二日,朱棣召集全军,商议主动攻打足利义持一事。

几乎军中全员到齐,还有新到的陈瑄,何真等人。

但是为了他们计策的出其不意性,姚广孝的计策,仅限于那么几个人知道。

朱棣重整铠甲,英姿雄发,看着麾下众军,掷地有声地说道:“尚巴志已死,趁此大捷,我要趁机反攻足利义持,不知诸君谁有意见?”

话音刚一落地,霎时间底下一阵骚动,毕竟这几日虽然有几场大捷,但是士气完全提不起来,甚至还有低迷之势,不知道朱棣为何如此想,竟然想要主动进攻,发动总攻。

要知道,打仗打的就是士气,尤其是去死磕足利义持这样的强敌,士气更加的尤为重要。

突然底下出现一人,在那里高声的叫嚷着,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纷纷把目光看了过去。

“陛下,如今北方朱允熥已经将目标对准东南,甚至有斥候探得,梅殷等人已经绕过开封,准备偷渡大别山,往南移动,依我之见不如回兵北上!”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朱棣的心腹,新的锦衣卫指挥使观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