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160章 中医药调理胸痹(房室传导阻滞)

每日医案 第160章 中医药调理胸痹(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胸痹(房室传导阻滞)

[病案]冯某,女性,39岁。她于1975年8月14日入住医院。患者在1975年受凉后感到胸闷、心悸、神疲乏力以及面部和肢体浮肿。经过某医院的检查,被诊断为右肺上叶**型肺炎。心电图检查显示2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经过使用抗生素、阿托品和利尿剂等治疗后,肺炎得到了吸收,浮肿也消失了,但心跳仍然缓慢。心电图检查结果与之前相同,因此被收治住院。入院后测量心率为每分钟38次,心律整齐,心尖区可听到二级收缩期杂音,抗心肌抗体检测结果为1:16,心电图检查结果仍然不变。记波图显示波峰变钝,心胸比率为0.44,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伴有2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感觉头晕、胸闷,活动时呼吸急促,手心发热。舌头颜色鲜红,舌苔薄白,舌体胖大,脉象沉细且迟缓。

[治则]补肾益气养阴。

[方药]麻黄9克、党参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9克、仙灵脾12克、麦冬15克、红花12克、川芎15克、炙黄芪15克、炙甘草9克、知母9克。服用一剂之后,患者的心率有所增加,每分钟60次。再次复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2度房室传导阻滞已经消失,但右束支阻滞仍然存在。继续服用上方药物六剂后,患者的自觉症状有了显着改善。接着再服用二十剂,所有症状都得到了解决。最后一次复查心电图时发现:窦性心律正常,2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消失,病情痊愈。

[评析]患者病起于病毒感染之后,所出现的诸多症状乃是肾阴亏损所致,肾水不足无法上济于心。心阴不足容易导致心悸,阴血不能上承则会引发头晕,心气虚则会出现胸闷乏力,一动就气急的情况,手心发热也是阴虚的表现,脉象沉细而迟则是因为气血不足,无力推动血液流动。因此,采用补肾益气养阴的方剂,再加入麻黄来促进心脉的跳动,同时加入红花、川芎等活血的药物,使得气血更容易运行。这样的配伍治疗能够迅速见效。

具体来说,可以使用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等药材组成的六味地黄丸加减方作为主方。其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药补脾益肾;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丹皮清泻肝火,凉血散瘀;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湿泄热。这些药物共同作用,可补肾益气养阴。

在此基础上,加入麻黄以增强心脏搏动之力。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同时,加入红花、川芎等活血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疗效。红花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效,川芎则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诸药合用,补肾气、益心阴、活心血,标本兼治,相得益彰。通过这样的综合调理,患者的症状有望得到有效缓解。当然,具体用药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