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165章 中医药调理肌衄(皮下出血一)

每日医案 第165章 中医药调理肌衄(皮下出血一)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肌衄(皮下出血一)

[病案]胡某,女,27岁,于1981年5月前来就诊。她的四肢和胸背部都出现了紫红色的瘀斑,用手按压也不会褪色。同时,她还感到皮肤干燥瘙痒,面色泛红,心情烦躁,口渴难耐,夜晚难以入眠。此前,她已经在某家医院接受过治疗,但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经过观察,发现她的舌头颜色发红,舌苔呈现白色,脉象细数。

[治则]活血化瘀,滋阴清热。

[方药]当归15克,质地温润,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生地15克,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赤芍15克,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枳壳15克,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香附15克,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丹皮15克,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山栀15克,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阿胶15克,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玄参15克,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桃仁20克,活血祛瘀;红花20克,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川芎10克,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

患者服用3剂后,病情减轻了一半,于是继续服用原来的方剂3剂,肌肉出血停止,疾病痊愈。

[评析]肌衄,又名皮下出血,是一种常见于中医学中的病症。它归属于中医“瘀血”的范畴,具体表现为血液在皮肤表层或皮下组织中异常溢出。当患者出现肌衄症状时,通过对其脉象和病症的细致分析,可以明确诊断出这是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血液妄行,进而溢出到皮下形成肌衄。基于此,在针对肌衄的治疗过程中,应以滋阴清热为主要治疗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肌衄症状,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此时患者的肌肤已经形成了瘀斑,这与《血证论》中所描述的各种出血症状相符,即“吐血、鼻出血、便血、尿血等各种出血,皆因血离经也。”因此,为了缓解瘀血状况并促进新血的生成,需要在方剂中加入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方法来治疗,旨在消除瘀血,促进新血的产生。

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包括丹皮、山栀、香附、枳壳和阿胶等药材。其中,丹皮、山栀具有凉血清热的作用,可以使血液不再妄行;香附和枳壳则能够行气解郁,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而阿胶则具有养阴血并止血的功效,能够滋养受损的肌肤。因此,整个方剂的配伍合理,针对病因病机,疾病自然会痊愈。

通过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逐渐减轻肌衄症状,肌肤瘀斑也会逐渐消退。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调理身体,患者的肌衄症状有望得到彻底治愈,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显着提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