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366章 中医药调理产后血晕

每日医案 第366章 中医药调理产后血晕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产后血晕

[病案1]方某,女,36岁,1958年3月4日入院。她是一位第一胎的母亲,在足月后顺利生产。然而,在生产后约一个小时,她开始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逆等症状。此外,她还感到小腹阵痛拒按,但恶露并不多。突然间,她陷入神昏口噤的状态,失去了意识,面色紫黯,四肢厥冷。

医生用压舌板启口望舌,发现她的舌头呈紫色,脉搏弦涩。经过测量,她的血压为14.6\/8.0Kpa(110\/60毫米汞柱)。

[治则]活血行血祛瘀。

[方药]血竭3克,没药4.5克,失笑散6克。用陈酒烫热分两次送服,须臾恶露下,腹痛胀减轻,神清肢暖,面色转润,血压上升为16.0\/10.6kpa(120\/80毫米汞柱),病情转危为安,继用生化汤3剂以理善后。

[病案2]郦某,女,28岁。1960年4月10日入院。郦某此次怀孕为第三胎,预产期预计在十月底。近期,郦某自觉腰酸、腹胀痛,并伴有下坠感。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郦某的宫底位于脐上四横指,已有宫缩现象。此外,测得郦某的血压为13.3\/9.31kpa(100\/70毫米汞柱)。考虑到郦某的状况,医生决定收入院待产。

次日上午10时,郦某顺利顺产分娩。然而,产后她出现大量**出血,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恶心,胸闷,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症状,甚至一度昏厥。此时,测得她的血压为8.0\/5.3kpa(60\/40毫米汞柱)。

经过一系列补液及宫缩剂治疗,郦某的病情并未得到明显好转。医生紧急邀请了中医专家会诊。经过诊断,中医专家发现郦某的舌质淡红,脉象微细。

[治则]益气补血止血。

[方药]别直参9克煎汁温服,患者苏醒,继服当归补血汤加味,处方为当归21克,黄芪30克,鹿茸1.5克,生姜3片,红枣12克。服2剂患者愈。

[评析]产后血晕是产妇在分娩后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出血过多或持续时间较长,对产妇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产后血晕分为两种类型:闭和脱。这两种类型在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需要针对具体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闭症,又称为实症,通常表现为**出血较少,小腹胀痛,舌质紫黯,脉弦而涩。病案1中的患者就属于这种情况。闭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夺命丹加失笑散的方剂。这种方剂的目的是行气活血、祛瘀,使血液顺利下行。通过这种方法,病案1中的患者成功地治愈了闭症,取得了显着的疗效。

脱症,又称为虚症,通常表现为**出血量多,如崩漏状,无腹胀痛,脉象微细或浮大,舌质呈淡红色。病案2中的患者就属于这种情况。脱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独参汤。这种方剂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使无形之气迅速巩固,从而保护有形之血,使其得以固摄。在病案2的治疗过程中,独参汤发挥了显着的效果,使患者成功治愈了脱症。

尽管病案1和病案2都属于产后血晕,但由于症型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在病案1和病案2中,由于治疗得当,都取得了显着的疗效。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后血晕,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确保产妇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产妇在产后也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