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36章 中医药调理阴部出汗

每日医案 第36章 中医药调理阴部出汗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阴部出汗

[病案]张某,男,24 岁。下身潮湿,特别是阴囊出汗很多,颜色发黄会弄脏衣服,而且还有臭味,胃口不好,没有食欲,精神也很疲惫。

[治则]清利为主。

[方药]炒苍术 6 克、川黄柏 5 克、生苡仁 15 克、福泽泻 9 克、地肤子 9 克、炒白芍 9 克、川桂枝 3 克、煅龙骨 12 克、剪芡实 10 克。服用五剂之后,下身依然潮湿,并且有大量汗液渗出,症状和之前一样;患者同时还感到头晕无力,舌苔发白,脉象也比较细微。

原方加茵陈12克,黄柏改10克。服5剂,夜间阴汗仍多,有臭味,寐少易醒。再以原方加减治之,处方为,炒苍术6克,炒黄柏9克,生苡仁15克,福泽泻9克,香独活3克,淮山药12克,青防风3克,煅龙骨12克,黑料豆12克,地肤子9克,车前子15克。服5剂,阴汗已少,唯下肢怕冷,且兼阳萎早泄,脉仍濡细。原方进治5剂,阴汗已大为减少,自觉阴囊及下肢清冷不和,精神仍觉疲乏,此乃脾阳不足,运化无权,气虚汗泄。治当温运脾阳,兼以清利:潞党参9克,生黄芪12克,青防风3克,川桂枝3克,炒苍术6克,炒黄柏5克,生苡仁12克,香独活3克,北细辛1克,车前子9克,服5剂。另用龙骨15克,牡蛎15克,五倍子10克,铅粉3克,共研细末,外敷阴部汗处,病愈。

[评析]这个例子中的患者阴汗出汗非常多,导致精神疲倦乏力,胃口不好,这应该归咎于脾肾问题,本质上属于虚寒;然而,汗液颜色发黄,并且伴有臭味,这表明脾脏湿气积聚并转化为热气,湿热之气向下流动,外在表现为实证。首先运用二妙方药物,其功效在于清除和化解体内的湿热,此乃根本之法。随后,再添入防风、独活等药味,以驱除风邪和湿气。地肤子则能去除体表之风邪。在此基础上,仍需采用龙骨,以收敛固涩。总而言之,治疗时应将利湿作为主导,燥湿为辅助,敛汗亦为辅助性手段。如此方能标本兼治,确保疗效显着且持久。当患者服药后,出汗现象会显着减少,此时可以转而运用健脾益肾的方法来培育身体的根基,并由内至外地进行全面的调理和治疗,最终实现了理想的疗效。对于此类病症而言,如果病情相对较轻,仅仅依靠外部的治疗方式便有可能获得痊愈。

一般来说,当下焦湿热症状较为严重时,可以考虑选用二妙丸、三妙丸或者龙胆泻肝丸等药物来收敛汗水,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些药物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有助于改善下焦湿热所引发的各种不适症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具体使用哪种药物还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决定。如果对用药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此外,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睡眠等都有助于缓解下焦湿热症状。同时,适当运动也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对于预防和治疗下焦湿热也有一定帮助。总之,治疗下焦湿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