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51章 中医药调理无汗症(三)

每日医案 第51章 中医药调理无汗症(三)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无汗症(三)

[病案]李某,男性,年仅 17 岁。于 1978 年 6 月 6 日初次就诊。自幼就有鼻出血的病史,身体较为瘦弱,肌肤缺乏光泽,舌头颜色偏淡,脉象宽大却虚弱,精神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寒热症状,口渴但并不贪恋饮水,饮食和大小便都很正常。过去几年里,冬天和春天病情相对较轻,但夏天和秋天则倍感煎熬。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由于无法出汗,导致皮肤灼热难耐,面部泛红,呼吸急促且声音粗重。四处求医问药,始终未能见效。

[治则]沃焚清热,宣肺养血。

[方药]太子参 20 克,石膏 60 克,山药 15 克(代粳米),知母 10 克,甘草 6 克。6 剂后虽未见明显变化,但患者主诉精神状态相比之前有所改善。上方虽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但缺少宣肺的药物,因此在原方基础上加入麻黄 6 克、生地 15 克和杏仁 10 克。继续服用到 7 月 15 日,虽然仍然没有出汗,但皮肤已经开始变得润泽,面部发红发热的症状也有所减轻。选用三拗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方中麻黄、杏仁宣肺解表;炙甘草调和诸药;黄芪大补元气以固表;当归养血和营。全方共奏益气固表、养血祛风之效。服药 4 剂后,上半身先有汗出,说明卫气渐复,营血得充。继服 2剂后,下半身亦有汗出,表明气血调和,营卫通畅。此后停药观察,随访一年未见复发。本案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通过调理机体整体功能状态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同时也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重视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病情灵活遣方用药。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风保暖,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感冒反复发作。

[评析]这位患者曾经有过鼻出血的症状,而且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以来都比较虚弱和消瘦。从中医理论来看,血汗同源,也就是说血液和汗液有着共同的来源。如果人体失血过多,就可能导致没有足够的汗液排出体外。因此,这位患者长期无汗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阴虚,二是贫血。阴虚意味着体内阴液不足,不能滋养肌肤和毛发;而贫血则表明体内血液量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这两者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患者长期无汗的情况。初次诊断时开出的方剂中,没有使用能够宣发肺气的药物。之后,医生采用了三拗汤合当归补血汤来治疗。在这个方剂中,辛温解表的麻黄与甘温走表的黄芪相互配合。同时,还加入了生地和当归等药材。这些药物相互协同作用,不仅具有辛温的特性,还兼具甘润的功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的津液和血液,进而调节阴阳平衡。如此一来,体内的阳气就能够与阴气相结合,促进汗液的排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