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六百一十一章中医药调理剥脱性皮炎

每日医案 六百一十一章中医药调理剥脱性皮炎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剥脱性皮炎

[病案]邱某,女性,49岁,于1982年8月19日急诊。主诉为:持续发热、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等症状已有一整天。患者因患有糖尿病,故长时间在家休息,两周前开始出现腿部瘙痒,随后逐渐波及全身,并出现类似粟粒的皮疹。

在就诊前,患者曾前往某医院接受治疗,被给予克感敏和银翘解毒片,但病情并未得到缓解,反而出现全身皮肤潮红、肿胀、发热(体温达37.5c)等症状。傍晚时分,患者来到另一家医院急诊室就诊,被诊断为“药物疹”,并接受了苯海拉明等药物注射治疗,但体温继续上升,病情进一步加重。

此时,患者的体温已升至38.9c,眼睑、口唇出现肿胀,耳后肿胀部位覆盖着少许皮屑。全身皮肤呈现出弥漫性潮红,轻微瘙痒,肿胀感明显。患者还出现了咽喉干燥、口渴、心烦不安、辗转难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检查发现,患者的舌苔呈黄色且干燥,舌质呈红色,脉象表现为弦细。

[治则]凉血解毒,熄风止痒。

[方药]生石膏100克,生麻黄6克,知母9克,黄芩30克,红藤30克,连翘30克,牡丹皮9克,丹参30克,生甘草6克,玄参9克,玉竹12克,地肤子9克,白藓皮9克。水煎,每日2剂。服上方二天后,体温降至37.7c,全身肿胀逐渐消退,但面部皮肤如麸皮样脱落,上肢及下肢皮肤成大片状脱落,口干思饮,大便不畅,苔黄而燥、舌质红,脉弦滑。拟滋阴生津,清营解毒,润肤。方药:银花30克,连翘30克,黄芩30克,生地30克,元参15克,玉竹30克,石斛15克(先煎),炙龟版12克,炙鳖甲12克,牡丹皮9克,火麻仁9克,赤芍12克,麦冬9克,丹参30克,花粉12克。服上方7剂后,体温正常,双上肢长出新皮肤,双膝以下至足背见到脱落之厚皮,皮肤潮红减轻,口干亦减轻,胃纳较前有好转,舌苔转润,脉弦细。拟补脾胃,养血固液,润肤熄风。宗前方加生牡蛎9克,熟地12克,淮山药30克,白芍12克,地肤子9克,乌蛸蛇9克。调治旬日,病愈。

[评析]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容易出现热毒灼伤血分的症状。热毒侵入皮肤,导致全身皮肤发红,这称为潮红。随着病情的发展,热毒逐渐侵入内脏,引发心烦不宁、胃纳呆滞等症状。心烦不宁表现为心情烦躁、失眠多梦,而胃纳呆滞则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针对这种症状,中医认为应该采用清营汤进行治疗。清营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如加入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等药物以加强清热凉血的作用,或加入黄芪、党参等药物以增强补气养血的功效。

运用清营汤加减治疗后,热毒得以清除,肌肤恢复正常的红润色泽,心烦不宁和胃纳呆滞等症状也随之消失。因此,药到病除,患者得以恢复健康。

此外,在预防热毒侵袭方面,我们也可以从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及时补充水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都有助于预防热毒的侵袭。同时,在夏季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防止中暑,以降低热毒对身体的危害。

总之,这段文字描述了热毒灼血引起的全身潮红、心烦不宁和胃纳呆滞等症状,以及采用清营汤加减治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式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在现代社会,了解和学习中医治疗热毒灼血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应对各种疾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