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64章 中医药调理吐涎沫

每日医案 第64章 中医药调理吐涎沫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吐涎沫

[病案]刘某,男,44岁,患有吐涎抹一年余的病状。该症状表现为频繁地从口中流出唾液,影响了正常生活。患者自述,过去一年多来,头昏乏力症状日益加重,严重影响了其工作与生活。此外,他还出现了脐下跳动的不适感,口干不欲饮,午后脚肿,尿少而频的症状。

刘某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在过去的治疗过程中,他尝试了中西药疗法,但效果并不明显。由于病情持续恶化,刘某在1980年2月29日前来就诊,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治则]健脾渗湿,温阳化气。

[方药]茯苓30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30克、桂枝24克、陈皮12克和法半夏15克。患者在服用了这些草药的2剂之后,吐痰沫的症状明显减少。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医生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了苡仁30克,患者再服用了4剂,结果吐痰沫的症状完全消失,其他相关症状也得到了痊愈。

[评析]吐涎沫之症,通常是由于水饮停积在体内所导致的。在古代医书《金匮要略》中提到:“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尤在泾进一步阐述道:“…吐涎沫则水逆于中也。”这种现象表明,患者体内存在水饮停积。

现代患者的病症表现为脐下悸动,这正是由于水饮邪气停积在下焦所致。此外,患者本身阳气虚弱,水饮邪气属于阴邪,更会损害人体阳气。肾阳不足,无法温运脾阳,导致脾阳不振,运化功能减弱。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虚弱会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减弱,开合功能失权,因此出现小便不利、口干不欲饮等症状。这些症状实际上是由于气化功能受阻,水停于中焦,中阳无法运转,津液无法上升,气化无法进行,水无法排出体外,最终导致上逆而生其他症状。

水邪在人体内下部活动,特别是腹部,可能导致脐下悸动。当水邪上升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吐涎沫、头晕目眩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水饮邪气停积在下焦,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这种水饮邪气停积在下焦的情况,患者应采用五苓散加味进行治疗。五苓散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方剂,主要成分包括泽泻、茯苓、猪苓、白术和桂枝。五苓散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湿的功效,能有效地使水饮邪气下行,减轻腹部不适,并恢复脾阳运化功能。

通过五苓散加味治疗,可以恢复患者脾脏的正常功能,从而消除各种症状,如吐涎沫、头晕目眩等。五苓散治疗后,患者的水饮邪气将得到有效排除,身体将逐渐康复,最终实现痊愈。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五苓散加味治疗时,患者需遵循中医师的指导,并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在治疗期间,如症状未明显改善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